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0)
2023(10983)
2022(8909)
2021(8006)
2020(6976)
2019(15209)
2018(15261)
2017(29079)
2016(16288)
2015(18177)
2014(18175)
2013(17629)
2012(16035)
2011(14250)
2010(14567)
2009(14152)
2008(14328)
2007(13525)
2006(12097)
2005(11319)
作者
(46352)
(38795)
(38639)
(36641)
(24898)
(18417)
(17424)
(14794)
(14721)
(14113)
(13389)
(13026)
(12726)
(12567)
(12365)
(11736)
(11577)
(11483)
(11357)
(11174)
(9711)
(9590)
(9471)
(9055)
(9051)
(8800)
(8637)
(8562)
(7766)
(7722)
学科
(78511)
(72293)
企业(72293)
管理(67522)
(64615)
经济(64490)
(27507)
业经(26267)
方法(25406)
(24298)
(20116)
财务(20098)
财务管理(20068)
(19669)
企业财务(19021)
中国(18052)
农业(17727)
数学(17557)
数学方法(17416)
技术(16179)
(15026)
(13945)
(13716)
理论(13566)
(13210)
体制(12983)
企业经济(11258)
经营(11095)
(10851)
银行(10824)
机构
学院(232561)
大学(230641)
(96764)
经济(94823)
管理(90672)
理学(76773)
理学院(76043)
研究(75354)
管理学(74925)
管理学院(74508)
中国(61185)
(50876)
(48776)
科学(43620)
(42554)
(38782)
财经(38335)
(38274)
(34615)
中心(34598)
业大(34041)
研究所(33791)
农业(33477)
北京(30744)
(29857)
经济学(28732)
财经大学(27962)
(27310)
(26963)
师范(26620)
基金
项目(145029)
科学(115100)
研究(109217)
基金(104688)
(89979)
国家(89068)
科学基金(77740)
社会(69552)
社会科(65742)
社会科学(65725)
(58702)
基金项目(54880)
教育(50383)
自然(49758)
自然科(48614)
自然科学(48594)
自然科学基金(47808)
(47594)
编号(43941)
资助(42365)
成果(37218)
(35287)
(33762)
(32932)
重点(32520)
(32353)
课题(31471)
(31170)
创新(30552)
(28970)
期刊
(117704)
经济(117704)
研究(72795)
中国(54054)
(45350)
管理(41355)
(41045)
学报(33662)
科学(32044)
农业(27903)
教育(27624)
大学(27151)
学学(25008)
(24452)
金融(24452)
技术(20887)
业经(20792)
财经(20177)
经济研究(17948)
(17445)
(16818)
问题(14637)
财会(13415)
技术经济(12978)
会计(12140)
现代(11940)
世界(11779)
(11323)
(10994)
经济管理(10904)
共检索到370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阳   赵一凡   侯胜东  
当前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支持广大高校毕业生服务于制造强国建设,是强化实体经济人才支撑的必然要求。采用就业弹性法和多维固定效应模型,预测11个制造业重点行业的就业弹性和人才需求规模。结果显示,“十四五”及更长一段时间,战略性新兴制造业是增加高质量就业岗位的主力军。如果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均实现大幅加速增长,那么每年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将达70.44万人。传统制造业在稳定就业总量、提高就业质量上具有较大潜力,如果各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均实现中幅加速增长,那么每年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将达64.48万人。应当着力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制造业,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体系,提高高校理工科等教育质量,实施高校毕业生制造业就业支持计划,加强高等教育、技能培训与产业升级发展的衔接联动,增强就业服务联系毕业生与制造业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阳  王伶鑫  赵一凡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有总量压力,又存在多重结构性矛盾,政策和服务管理效能亟待提升。“十四五”及更长一段时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总量持续扩大、重点行业需求旺盛、就业转移下沉加快、长期失业压力加大和灵活就业稳健发展五个特点。从现在到2035年,是妥善应对青年劳动人口供给冲击、着力调整优化高校毕业生配置结构的重要时间段。应当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战略性工作,以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总体目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促进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计划,强化指导帮扶,守住安全底线,努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快就业、就好业、乐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建柳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做好高校毕业生中长期职业发展跟踪指导对促进毕业生自身成长与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东琪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历史转折期的时代背景要求,"十三五"规划编制必须转变理念、创新思维、改进方法,以创新求进精神谋划发展战略,找准发展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建议要高度关注2030年、2050年两个远期时点,以"新五化"为目标充实和丰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以改革、创新、提质、增效为方针贯彻全面科学发展理念,要更加强调规划方法的统一性、一致性、开放性和时效性,切实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转入可持续轨道。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文钦  左玥  陈洪捷  
博士毕业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生力军,也是企业研发的重要力量。基于2016年中国13所高校博士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对他们到企业就业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意愿和实际比例均不高。对于理工农学科背景的博士生而言,男性和在读期间获得过专利的博士生更倾向于去企业就业。到企业就业的博士在读期间学术发表数量更低。此外,到企业就业的博士从事研发工作的比例较低。与到其他部门就业的博士相比,到企业就业的博士认为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比例显著更低。我国企业应进一步增强研发能力,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高的薪酬待遇,吸引更多的博士到企业就业。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游清泉  
客观事实证明,教育不是制造失业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其它因素和原因使今天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攀升。当有的人今天为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欣喜局面喝彩时,也有人为连年扩招后严峻的就业形势给社会带来的压力而忐忑不安。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玉珑  刘焕  望玉丽  刘宁  
文章提出了一种将熵权法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相结合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与目前采用单一SVM的负荷预测方法相比,该方法考虑了中长期电力负荷各种影响因素的信息稠密度;通过熵权法对SVM的训练样本集进行加权处理,减少了信息冗余,提高了SVM的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际刚  
中国是物流大国,但还不是物流强国。物流业发展粗放,总体滞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面临能力、竞争力、效率、布局、可持续、应急、民生等方面的新要求。未来发展要以"完善网络、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提升能力、联动发展、节能环保、惠及民生"为着力点,实施"网络化、联动、全球化、可持续、智能化、创新"六大战略,在服务体系、产业组织、联动、市场、区域、可持续、国际化、技术创新、应急和民生等领域加强重点建设。要改革和完善物流管理体制、物流市场机制及财税、金融、工商、国际化等政策,健全物流标准和统计制度,加强物流学科建设和人才保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玲红  吕开宇  何龙娟  滕晨光  
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是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但受承贷主体缺乏、融资供需对接不畅、还款来源难保障、贷款担保难落实等现实因素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投入结构不合理、参与度不均衡、贷款增速趋缓、供需缺口扩大等问题突出。为推动金融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要适当扩大中长期信贷范围,加快建立全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信息数据库平台,压实政策性金融机构对非经营项目的中长期信贷责任,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为经营性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创新中长期信贷产品与模式,完善对金融机构中长期信贷业务的考核评估、激励督导,加大对中长期信贷的财政支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鑫鑫  
在促使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因素中,个人因素影响力最高。高校毕业生开展自主创业,个人的创业相关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着创业的成败。进一步扩大创业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切实发挥优惠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帮扶作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逐渐成为时代浪潮,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将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据《2015年中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小雪  
1.产品设计。数字孪生在设计阶段可以是虚拟原型,可以进行调整以测试不同的仿真或设计,然后再投资购买实体原型。这样可以减少将产品投入生产所需的迭代次数,节省时间和成本。2.工艺优化。生产线上的传感器可用于创建工艺过程的数字孪生并分析重要的性能指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军英  
本文在分析国际和国内背景的基础上,对制定我国科技规划中应考虑的问题和应包括的内容提出了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锋亮  袁本涛  刘惠琴  
本研究利用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的有关数据,通过不同的模型,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于中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的中长期发展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中国博士生在校生的适宜规模在17万人左右,整个研究生在校生的适宜规模为138万人左右;2020年中国博士生在校生的适宜规模在21-28万人左右,整个研究生在校生的适宜规模为171-228万人左右。基于上述预测结果,我们认为在2010年之前,中国的博士生规模扩张的空间十分有限,而硕士生规模仍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道兵  张红波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一件大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毕业生就业的困难程度有了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的形势更为严重。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全社会普遍关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