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6)
- 2023(12792)
- 2022(10282)
- 2021(9510)
- 2020(7823)
- 2019(17402)
- 2018(17039)
- 2017(33007)
- 2016(17646)
- 2015(19336)
- 2014(19145)
- 2013(19025)
- 2012(17484)
- 2011(15506)
- 2010(16274)
- 2009(15488)
- 2008(15609)
- 2007(14594)
- 2006(13301)
- 2005(12133)
- 学科
- 业(86933)
- 济(74766)
- 经济(74670)
- 企(68666)
- 企业(68666)
- 管理(62969)
- 农(50398)
- 农业(33733)
- 业经(31312)
- 方法(26336)
- 财(25603)
- 中国(20900)
- 策(18815)
- 数学(18778)
- 数学方法(18589)
- 制(18493)
- 务(18010)
- 财务(17982)
- 财务管理(17967)
- 企业财务(16960)
- 技术(16487)
- 地方(15499)
- 贸(14597)
- 贸易(14589)
- 易(14267)
- 划(13595)
- 体(13555)
- 和(13206)
- 理论(13202)
- 农业经济(12520)
- 机构
- 学院(252305)
- 大学(240472)
- 济(109692)
- 经济(107444)
- 管理(103513)
- 理学(87481)
- 理学院(86753)
- 管理学(85747)
- 管理学院(85285)
- 研究(79863)
- 中国(69169)
- 农(54079)
- 财(52772)
- 京(49566)
- 科学(43385)
- 江(42365)
- 农业(40641)
- 中心(39827)
- 财经(39814)
- 所(38590)
- 业大(38072)
- 经(35989)
- 研究所(33881)
- 州(33175)
- 经济学(31184)
- 北京(30926)
- 范(30155)
- 经济管理(29957)
- 师范(29949)
- 财经大学(28443)
- 基金
- 项目(156647)
- 科学(125316)
- 研究(124434)
- 基金(112541)
- 家(94932)
- 国家(93798)
- 科学基金(82509)
- 社会(80868)
- 社会科(76195)
- 社会科学(76177)
- 省(64177)
- 基金项目(59019)
- 教育(55286)
- 编号(53255)
- 划(50821)
- 自然(49521)
- 自然科(48373)
- 自然科学(48358)
- 自然科学基金(47555)
- 资助(44332)
- 成果(42823)
- 业(36228)
- 课题(36092)
- 发(35980)
- 创(35582)
- 部(35065)
- 重点(34095)
- 制(33642)
- 性(33035)
- 国家社会(32693)
- 期刊
- 济(139814)
- 经济(139814)
- 研究(76873)
- 农(59493)
- 中国(57281)
- 财(43096)
- 管理(40791)
- 农业(39650)
- 融(35026)
- 金融(35026)
- 科学(32093)
- 业经(30363)
- 学报(30018)
- 教育(26895)
- 大学(25243)
- 技术(24364)
- 学学(23953)
- 业(20043)
- 财经(19527)
- 经济研究(19404)
- 问题(18170)
- 经(16847)
- 农村(16118)
- 村(16118)
- 农业经济(15375)
- 技术经济(14698)
- 世界(14185)
- 现代(13468)
- 版(13096)
- 经济问题(12679)
共检索到40351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谢玲红 吕开宇 何龙娟 滕晨光
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是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但受承贷主体缺乏、融资供需对接不畅、还款来源难保障、贷款担保难落实等现实因素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投入结构不合理、参与度不均衡、贷款增速趋缓、供需缺口扩大等问题突出。为推动金融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要适当扩大中长期信贷范围,加快建立全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信息数据库平台,压实政策性金融机构对非经营项目的中长期信贷责任,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为经营性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创新中长期信贷产品与模式,完善对金融机构中长期信贷业务的考核评估、激励督导,加大对中长期信贷的财政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坤 符正平 邝婉桦
新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些设施的投资建设需要稳定而持续的资金的投入,仅仅依靠财政、银行和农民自身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但也面临经验不足、法律依据不充分、存在潜在风险等现实困境,为此,有必要结合现有困境选取化解策略,在政策、法律、管理、技术等方面推动社会资本的有效参与,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乌兰
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国家财政对西部地区"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加之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服务总量与效率明显提高。但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相比,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给不足,非均等化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实现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当前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代彦
本文指出,乡镇道路和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在降低农业生产支出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因此,应增加这方面的投资。但与通常的看法不同,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却增加了农业生产支出,降低了农民收入,原因可能在于农业技术服务的收费太高。因此有必要降低农业技术服务的收费标准,以降低农业生产支出,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支撑着这三项农村基础设施的是农业和农民,财政支出对其没有显著贡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石忆邵
本文论述了基础设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並提出了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糘燏
数字农业是数字中国和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数字农业出发,以农村基础设施变压器为例,深刻分析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变压器现状,提出通过与数字技术有效结合,利用MI、VR、AI、云计算、深度学习、大数据、智能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对农村变压器数字孪生故障仿真与监测,创新性提出数字农业下农村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的数字防范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军岐 权菊娥 费振国
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相结合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理应为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针对当前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弱化、组织体系低效,未能给予农村基础设施足够的融资支持的现状,在借鉴国际上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通行做法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双层合作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提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贷款项目管理、健全财政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营管理等保障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珊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基。在国家财政和集体经济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由于存在一系列的制约因素,所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放开市场准入政策、创新融资方式、优化投资环境是有效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民间资金 农业基础设施 融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明其
根据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农业协议》对进口农产品的关税进行了大幅度的削减,以至以往各国利用关税措施对本国农业进行保护失去了效果。而利用如进口数量限制、技术壁垒等非关税措施对本国农业进行保护容易引起贸易争端。所以只有在WTO框架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是符合农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关键词:
WTO “绿箱” 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保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费振国 卢东宁 侯军岐
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使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无法单方面满足其融资需求,这就决定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才是解决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融资困境的有效途径。要做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支持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在强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服务导向,重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拓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筹资渠道、增强其融资能力,完善融资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多做工作。
关键词:
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 农业政策性金融 融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恒林
地处苏北的盐城市盐都区不断加大农业投入,自2011年首次超过亿元以来,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为2.3亿元、2.9亿元和3.2亿元,巨额投入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此,笔者对全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应建议。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一)项目种类多而散,项目重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谷成 尹朝静 吴清华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中国各省1999~2011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一阶差分GMM方法,实证检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电设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显著;公路设施能够显著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灌溉设施却显著降低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晓河 刘振中
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对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当前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尚存在诸多问题。以此为研究基础,本文深入剖析了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环境条件,从我国农业农村的基本实情出发,结合国家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及其目标,建议"十二五"时期以围绕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等为战略目标,以纯公共品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循序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广度与建设深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灯华 许世卫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入融合,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成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加快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是新时期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的基本条件支撑和战略举措。本研究基于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分析,通过梳理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范畴和功能,厘清农业农村新基建和传统基建的区别特征,分析中国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新时期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并提出未来做好农业农村新基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卜紫洲
三农问题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一、现状与问题 1.电力不足制约农业农村生产的迅速增长。现代农业越来越表现为机械化和社会化生产,农业生产效率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