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818)
- 2022(697)
- 2021(699)
- 2020(565)
- 2019(1438)
- 2018(1294)
- 2017(2958)
- 2016(1482)
- 2015(1758)
- 2014(1895)
- 2013(1862)
- 2012(1731)
- 2011(1631)
- 2010(1543)
- 2009(1500)
- 2008(1669)
- 2007(1617)
- 2006(1614)
- 2005(1629)
- 2004(1522)
- 学科
- 银(13282)
- 银行(13137)
- 行(11959)
- 制(9320)
- 业务(8313)
- 度(7357)
- 制度(7356)
- 银行制(7305)
- 融(5626)
- 金融(5626)
- 济(3742)
- 经济(3741)
- 方法(2450)
- 数学(2318)
- 数学方法(2316)
- 体(2076)
- 业(2040)
- 体制(2004)
- 企(1941)
- 企业(1941)
- 管理(1929)
- 中国(1818)
- 中国金融(1242)
- 组织(1130)
- 会计(931)
- 行会(907)
- 理论(827)
- 财(806)
- 业经(615)
- 贸(565)
- 机构
- 大学(18757)
- 学院(17474)
- 银(14656)
- 银行(14046)
- 行(12947)
- 中国(12616)
- 济(8170)
- 经济(7925)
- 融(6583)
- 金融(6507)
- 管理(6461)
- 研究(5974)
- 财(5519)
- 人民(4878)
- 分行(4772)
- 理学(4591)
- 理学院(4546)
- 管理学(4511)
- 管理学院(4481)
- 国人(4319)
- 中国人(4317)
- 京(4295)
- 中国人民(4284)
- 财经(4258)
- 农(4109)
- 中心(4087)
- 经(3907)
- 人民银行(3869)
- 江(3603)
- 州(3514)
共检索到40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一、公司简介中银通支付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中国银行与中国银联通过机构投资方式成立的合资企业。中银通业务定位于跨行业小额支付业务,通过资源整合与公司化运作,充分发挥金融标准预付卡的优势,发行可跨行业、跨地区使用的金融标准预付卡,并借鉴海外预付卡发行管理经验,打造基于金融标准的跨行业便民支付应用平台,满足百姓日常小额支付需要,推动金融标准预付卡成为市场发展主流。二、主营业务中银通作为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岗文
港澳中银集团BankofChinaGroupH.K.-MacauRegion钟岗文港澳中银集团是中国银行总行领导下的港澳地区十四家银行及各专业公司组成的金融集团。该集团主要由分布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银行香港分行(BankofChinaHKBranch)...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总经理:让·克洛德·勒尼1991年营业额:14.2亿法国法郎公司职员:14000名跨行业集团在核反应堆建设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法马通,近几年来,已在与其原有产业接近的领域中大展身手:机械、终端设计、信息产业。法马通在核能方面出类拔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许婷 朱晓峰 陆敬筠
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银行服务中银行与用户的行为特征和利益关系,然后运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双方群体博弈的行为规律,进而分析了智能银行服务中银行与用户的均衡策略,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推进智能银行更好发展。
关键词:
智能银行 演化博弈 银行服务 用户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许婷 朱晓峰 陆敬筠
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银行服务中银行与用户的行为特征和利益关系,然后运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双方群体博弈的行为规律,进而分析了智能银行服务中银行与用户的均衡策略,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推进智能银行更好发展。
关键词:
智能银行 演化博弈 银行服务 用户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冯邦彦
2001年10月1日,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银集团重组合并是因应国际和香港银行业加强收购、兼并、整固的发展趋势,旨在通过合并建立更稳固、更具实力的银行。中银香港的重组合并,可以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对香港金融业乃至整体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佐发
在我国上市公司重整实践中银行债权人经常成为被强裁的对象,而法院强裁的依据是清算价值标准。以这种标准为依据强裁严重损害了银行债权的利益。应该从银行债权充分参与重整营运价值分配的角度设定强裁的标准,并赋予银行债权人充分参与重整谈判的机会,以便从根本上保护银行债权在上市公司重整中的利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启发
谈企业转制中银行债权的保护□朱启发在国有企业改革和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攻坚阶段,银行债权在企业转制中大量流失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因此,在企业转制中如何做好银行债权保护,提高质量是摆在银行乃至整个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栩青
远期信用证业务中银行的风险及防范张栩青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结算方式,已为越来越多的进出口商人所使用。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是在商业信用的保证上增加了银行信用的保证,不但解决了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矛盾,也便于银行对进出口商人提供资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佐发
在我国上市公司重整中银行债权经常成为被强裁对象,而法院强裁的依据是清算价值标准,这种标准严重损害了银行债权的利益。应该从银行债权人充分参与重整营运价值分配的角度设定强裁标准,并赋予银行债权人充分参与重整谈判的机会,以便从根本上保护银行债权在上市公司重整中的利益。
关键词:
上市公司重整 强裁 银行债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涛
进口信用证是国际业务结算诸品种中收益较高的一种。但是银行在进口开证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使之成为效益增长点而不是风险爆发点。
关键词:
进口信用证 信用风险 风险规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 江
本文从金融交易形成的角度,界定了银行与企业金融交易关系的基本规定性,通过对转轨经济中我国银企关系的变迁及其内在缺陷的分析,阐述了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银企关系的基本理论框架与改革思路,并揭示了金融制度或规则的完善、信用环境的规范对银企金融交易关系重构的意义。
关键词:
转轨经济 银企关系 制度变迁 重新构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樊志刚 杨飞
商业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应实行"有进有退"的信贷结构调整策略,在严格把控产能过剩引发的融资风险的同时,寻求新的业务拓展空间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最主要矛盾之一。它不仅阻碍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也给各方面尤其是银行带来了巨大风险。因此,产能过剩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下一步要着力解决的重要经济问题。过剩产能的处置过程,不可避免地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但是,只要商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