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7)
- 2023(16761)
- 2022(14338)
- 2021(13234)
- 2020(11017)
- 2019(25459)
- 2018(25405)
- 2017(47978)
- 2016(26154)
- 2015(29455)
- 2014(29761)
- 2013(29387)
- 2012(27874)
- 2011(25413)
- 2010(26054)
- 2009(24287)
- 2008(24262)
- 2007(22079)
- 2006(20002)
- 2005(18503)
- 学科
- 济(123134)
- 经济(123010)
- 管理(72159)
- 业(70151)
- 企(54976)
- 企业(54976)
- 方法(42066)
- 数学(36564)
- 数学方法(36161)
- 中国(34962)
- 农(34640)
- 地方(33536)
- 财(27554)
- 业经(26249)
- 学(25244)
- 制(24050)
- 农业(23238)
- 贸(21293)
- 贸易(21276)
- 易(20494)
- 银(19723)
- 银行(19686)
- 技术(19542)
- 融(19536)
- 金融(19533)
- 行(19012)
- 地方经济(18129)
- 环境(17893)
- 和(16838)
- 体(16423)
- 机构
- 学院(375809)
- 大学(374085)
- 济(162991)
- 经济(159420)
- 研究(141428)
- 管理(137264)
- 理学(114906)
- 理学院(113451)
- 管理学(111567)
- 管理学院(110807)
- 中国(107849)
- 科学(84832)
- 京(81802)
- 财(76170)
- 所(73675)
- 研究所(66215)
- 农(65869)
- 江(64167)
- 中心(63941)
- 财经(57668)
- 业大(53474)
- 范(53193)
- 师范(52701)
- 北京(52594)
- 经(51876)
- 农业(51005)
- 院(50621)
- 州(49870)
- 经济学(49853)
- 省(45677)
- 基金
- 项目(236335)
- 科学(184354)
- 研究(176370)
- 基金(167204)
- 家(146275)
- 国家(144703)
- 科学基金(121682)
- 社会(110534)
- 社会科(104564)
- 社会科学(104534)
- 省(94095)
- 基金项目(87456)
- 教育(80316)
- 划(78646)
- 自然(76216)
- 自然科(74251)
- 自然科学(74227)
- 自然科学基金(72851)
- 编号(72284)
- 资助(68725)
- 成果(60747)
- 发(56663)
- 重点(54191)
- 部(52055)
- 课题(52011)
- 创(48811)
- 发展(45793)
- 创新(45753)
- 展(45075)
- 国家社会(45063)
- 期刊
- 济(199594)
- 经济(199594)
- 研究(122988)
- 中国(86697)
- 农(60716)
- 财(59990)
- 学报(56391)
- 科学(53263)
- 管理(52677)
- 教育(46575)
- 大学(42327)
- 融(41306)
- 金融(41306)
- 农业(40785)
- 学学(39387)
- 技术(35554)
- 经济研究(31632)
- 业经(31169)
- 财经(29128)
- 问题(25750)
- 经(25294)
- 业(22663)
- 贸(20856)
- 技术经济(20595)
- 世界(18930)
- 图书(18585)
- 国际(18581)
- 资源(18183)
- 现代(17547)
- 坛(17465)
共检索到610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果 边俊杰
降成本是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和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地调查,从企业税费、用电、用工、物流、融资、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研究分析中部省份革命老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部门在推动民营企业降成本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产生的积极影响,剖析了在实践中面临的深层次困难和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差异化出台"降成本、优环境"政策升级版、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做足内功化解用工难题、以市场化思维解决用电困难、多方联动降低物流成本、畅通渠道破解融资困境、刀刃向内持续削减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学军 万明 邓波
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发展园区商业经济,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有利于促进产业和城镇的有机互动,推动工业园区向综合城区的转型升级。然而,学者们对发展园区商业经济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园区商业经济发展缺乏系统、全面、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园区商业经济服务主体需求和内容为研究重点,构建园区商业经济的三阶段(即邻里级、社区级、新城级)发展模式。最后,以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9为例,探讨选择商业经济的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据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介绍,3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如下: 1992年以前批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闵行、上海虹桥、上海漕河泾、宁波、福州、广州、湛江; 1992年批准:温江、昆山、威海、营口、福清荣侨;
关键词:
漕河泾 上海闵行 上海虹桥 福建东山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2012年8月,国务院批准开发区扩区9.9平方公里。2013年,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155.1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工业增加值107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潇 李冬花 张晓瑶 司月芳 谷人旭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创性举措,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空间重构具有深远影响。基于长三角地区30 a土地利用数据,借助景观指数和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多尺度检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对城市形态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3 km与5 km缓冲区内均实现了从乡村地域到城市地域的转变,城市形态趋于规则化和紧凑化,并且具备一定空间分异特征;(2)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导致两种缓冲尺度内的形状指数下降,紧凑度指数上升,还致使5 km缓冲区内的规模指数显著降低;(3)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集聚与约束效应,行政托管的管辖模式,以及企业超额用地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周边地区城市形态演化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占录 李永梁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开发区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不同时期开发区的供地政策和增长方式。研究方法:将土地要素引入到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扩张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土地要素是开发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但土地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功能是在变化的,其经济增长源泉功能在经济发展中逐渐弱化,技术和制度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大。研究结论:开发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于土地内涵式扩张的基础之上,其特征是提高土地集约度和减弱土地扩张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途径是提高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作用,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关键词:
土地扩张 经济增长 经济技术开发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新芝 查丹燕 孔凡斌
通过建立江西省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要素投入效率评价模型,采用Malmquist指数模型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各个生产要素对园区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江西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其中技术进步在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属于增长型园区;江西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经济增长表现出惯性特征,资金与劳动投入对工业经济增长表现出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劳动的影响弹性大于资金的影响弹性;园区企业个数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弹性为负,盲目招商引资并不会显著带动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希志
“沈阳青春再生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开发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希志在距沈阳南中心12公里处,一座被誉为“沈阳青春的再生地”──开发新区,正以今世人瞩目的发展速度崛起。它是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重要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顺奇 田贵明
本文以5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首先,比较分析了其经济发展的成就,以及在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促进产业聚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第二,总结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成功的影响因素;第三,分析了新形势下,开发区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最后提出了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科学发展、区别对待,并将开发区作为我国提升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载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悦 杨振山 蔡建明 王兰英
借助SPSS 16.0和Arc GIS 10.0软件,分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经济规模与空间格局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东多西少、东密西疏、沿长江和沿海呈"π字型"密集分布是国家级经开区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2)全国范围看,国家级经开区经济规模在城市间和三大区域间的差异持续减小,但区域内部差异增减变化的情况不一。(3)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的绝对经济规模体系由"倒梨型"发展为"纺锤型",但规模等级空间分布格局较为稳定;相对经济规模等级体系呈现为中部不断变粗的"纺锤型",极高和极低区在空间上发生东西倒置。(4)国家级经开区规模等级体系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区域发展的均衡程度在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筠 赵栩 刘戒骄
针对各地新材料产业发展出现的过度趋同和对重点领域选择研究不足问题,以青海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实际调研充分了解该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绿色发展能力纳入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确定出该地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具体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子硅材料、光电材料、电子薄膜材料)、锂电新能源材料和金属合金新材料(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钛合金),并针对每个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材料产业 重点领域 选择 指标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孔翔 顾子恒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由于集聚了较多加工制造活动,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相关的区位因素都可能影响经济绩效。基于经开区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特点,结合106个国家级经开区2013年面板数据作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各区位因素对经开区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与交易成本相关的区位因素对经开区绩效的影响更显著,这不仅表现为工资、地价和排污费等与生产成本直接相关的区位因素与经开区单位面积产值呈负相关关系,而且表现为交通运输条件和政府依法行政状况等与交易成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尔娟 何皛彦
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京津冀地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可从地位作用和发展水平两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三地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从总体上看,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科技引领、产业支撑和经济带动三个方面能够对区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内部结构看,京津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最高,其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力最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创新活力最优;从空间格局来看,三地产业呈现"一轴、一带、多点"的空间分布特征。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实力差距悬殊、产业集聚度与对接能力不足、资源整合与要素共享机制欠缺等。未来应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高地,更好地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促进产业链接,打造高新产业高地,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促进要素整合,形成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区域引擎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尔娟 何皛彦
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京津冀地区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可从地位作用和发展水平两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和空间分析方法,对三地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从总体上看,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科技引领、产业支撑和经济带动三个方面能够对区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内部结构看,京津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最高,其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力最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创新活力最优;从空间格局来看,三地产业呈现"一轴、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