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3)
- 2023(9264)
- 2022(8122)
- 2021(7506)
- 2020(6490)
- 2019(15221)
- 2018(15023)
- 2017(30011)
- 2016(16729)
- 2015(18939)
- 2014(19003)
- 2013(19022)
- 2012(18214)
- 2011(16648)
- 2010(17021)
- 2009(15856)
- 2008(16102)
- 2007(14935)
- 2006(13051)
- 2005(11892)
- 学科
- 济(75238)
- 经济(75178)
- 业(49183)
- 管理(47412)
- 企(39886)
- 企业(39886)
- 方法(32349)
- 数学(28371)
- 数学方法(28077)
- 农(22203)
- 中国(19139)
- 财(19115)
- 地方(17541)
- 业经(16477)
- 制(14876)
- 贸(14527)
- 贸易(14522)
- 农业(14308)
- 易(14094)
- 学(13875)
- 策(12811)
- 理论(11644)
- 务(11544)
- 财务(11516)
- 财务管理(11487)
- 银(11349)
- 银行(11324)
- 技术(11060)
- 产业(11024)
- 企业财务(10878)
- 机构
- 学院(246350)
- 大学(243317)
- 济(107400)
- 经济(105165)
- 管理(94796)
- 研究(84982)
- 理学(80986)
- 理学院(80108)
- 管理学(78856)
- 管理学院(78369)
- 中国(63907)
- 京(51159)
- 科学(50324)
- 财(49034)
- 所(43553)
- 农(41726)
- 研究所(39269)
- 江(39079)
- 中心(38846)
- 财经(38374)
- 业大(35077)
- 经(34541)
- 农业(32809)
- 经济学(32755)
- 北京(32430)
- 范(31855)
- 师范(31559)
- 州(30601)
- 院(30336)
- 经济学院(29696)
- 基金
- 项目(155699)
- 科学(122127)
- 研究(116525)
- 基金(110854)
- 家(95276)
- 国家(94482)
- 科学基金(80470)
- 社会(72481)
- 社会科(68838)
- 社会科学(68816)
- 省(62301)
- 基金项目(58256)
- 教育(54027)
- 划(51821)
- 自然(50765)
- 自然科(49519)
- 自然科学(49504)
- 自然科学基金(48658)
- 编号(48615)
- 资助(46545)
- 成果(40290)
- 发(35786)
- 重点(35486)
- 部(35012)
- 课题(34413)
- 创(32563)
- 创新(30382)
- 教育部(29914)
- 性(29902)
- 科研(29366)
- 期刊
- 济(121605)
- 经济(121605)
- 研究(73639)
- 中国(47644)
- 财(37988)
- 农(37958)
- 管理(34679)
- 学报(34423)
- 科学(33422)
- 教育(26662)
- 大学(26115)
- 农业(25293)
- 学学(24553)
- 融(24257)
- 金融(24257)
- 技术(22506)
- 业经(20757)
- 经济研究(19491)
- 财经(19187)
- 经(16629)
- 问题(16560)
- 贸(13855)
- 业(13670)
- 技术经济(13582)
- 商业(12223)
- 统计(12203)
- 现代(11689)
- 国际(11623)
- 理论(11620)
- 策(11269)
共检索到370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胜冰 吉宇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由此造成的人才资源短缺是"中部塌陷"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中部产业亟需东部产业转移及自我调整,然而中部地区现有的人才结构出现了与产业结构相互制约的情况,已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严重地影响了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中部地区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及原因,并具体阐述如何通过培养所需人才,使中部地区的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相适应,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利军,鲍全盛,王华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辉关 郭晓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文考察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变动趋势,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群
对中国产业结构矛盾的认识,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改革前30年,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直接的行政手段,将积累资金主要用于发展重工业,从而使我国工业化过程超越了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仍然要依其一般规律变化,这样就必然出现一个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型产业的“补课阶段”。从我国已形成的工业体系看,下一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文哲 孔庆洋 郭斌
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一直是相互冲突又相互协调的两大主题。在中国政府"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指导下,选取中部地区1997—2017年相关面板数据,对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调整的门槛效应和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有效的倒逼作用,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不一。随着正式环境规制强度逐渐增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大致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过程。提出了正式环境规制多样化、加强非正式规制的力量和制度创新、规范环境规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 门槛效应 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忠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同构化”、“低度化”等诸多矛盾。加入WTO之后 ,这些矛盾的进一步存在将使我国经济面临更大的挑战 ,从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及时研究并确立相应的策略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WTO 产业结构 挑战与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德成 胡金有
在对湘潭市农业产业现状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 ,论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调整思路。提出了政府引导 ,财政补贴 ,发展奶业 ;加大科技投入 ,开发地域特色农产品 ;拓展家庭养殖种类 ,扩大鹅鸭业向纵深产业发展 ;合理规划 ,因地制宜 ,促进小城镇发展 ;利用生态优势 ,适当增加特种种植和养殖规模等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WTO 农村经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健 顾岩峰
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保障资源利用最大效益、促进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长期存在着区域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非均衡发展、学科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非协同发展、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非对称发展等结构性矛盾,严重阻碍了区域高等教育实现支撑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作用的发挥。通过分析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结构性矛盾产生的主要肇因,客观借鉴美国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经验,提出了先试先行"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制度设计,坚持"营造高等教育资源理性竞争生态、超前‘对表’国家战略需求、强化‘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协同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解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助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佳 王蓉
当前,基础人才供过于求、高端人才却供不应求的现状已成为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文章在阐述当前金融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表现的基础上,分别从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分析了矛盾产生的原因,探讨了人才失衡给行业与企业发展带来的问题,最后提出除建立高校的市场化培养目标外,还应提升金融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与内部供给,减少低效人员规模,建立差异化培训体系,优化人才结构,使人才规划更好的契合企业发展战略,有效应对金融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关键词:
金融人才 供需 结构性 矛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佳 王蓉
当前,基础人才供过于求、高端人才却供不应求的现状已成为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文章在阐述当前金融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表现的基础上,分别从供给与需求两个角度分析了矛盾产生的原因,探讨了人才失衡给行业与企业发展带来的问题,最后提出除建立高校的市场化培养目标外,还应提升金融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与内部供给,减少低效人员规模,建立差异化培训体系,优化人才结构,使人才规划更好的契合企业发展战略,有效应对金融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关键词:
金融人才 供需 结构性 矛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健康,张筱峰,胡跃红,乔立娟
开放条件下的国际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布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各国争先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期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提升。立足于湖南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湖南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升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肖金成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结构、空间布局、区域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产业结构升级有赖于企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加强城市的分工合作,以及在环"珠三角"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关键词:
珠三角 结构调整 空间布局 区域合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恩健 梁必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占东
中部塌陷的形成既有国家产业布局政策的原因,也有中部六省自身产业结构缺陷的原因,它会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整体性的危害。实现中部崛起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它对保持和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实现中部崛起,除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外,应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选择主导产业,促进支柱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选择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工业结构,支持新型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部塌陷 中部崛起 和谐社会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