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3)
2023(14635)
2022(12391)
2021(11389)
2020(9266)
2019(21213)
2018(20861)
2017(39350)
2016(21743)
2015(24694)
2014(25248)
2013(24981)
2012(23961)
2011(22136)
2010(22890)
2009(21124)
2008(21212)
2007(19591)
2006(17608)
2005(16275)
作者
(67552)
(56755)
(56470)
(53796)
(36202)
(27135)
(25749)
(21875)
(21402)
(20683)
(19579)
(19049)
(18390)
(18113)
(17866)
(17493)
(17155)
(16686)
(16453)
(16380)
(14546)
(14196)
(13875)
(13042)
(12865)
(12782)
(12745)
(12634)
(11681)
(11423)
学科
(110171)
经济(110070)
管理(56326)
(53631)
(40744)
企业(40744)
方法(38677)
数学(33296)
数学方法(32942)
中国(30230)
地方(29156)
(28978)
业经(23263)
(23176)
(21139)
农业(19823)
(18427)
(17823)
贸易(17810)
(17093)
地方经济(17052)
(16710)
银行(16660)
(16615)
金融(16611)
(16078)
环境(15775)
理论(15695)
(15208)
(15130)
机构
学院(328569)
大学(326201)
(138824)
经济(135761)
研究(121145)
管理(115184)
理学(96790)
理学院(95494)
管理学(93684)
管理学院(93054)
中国(91277)
科学(75353)
(71181)
(64445)
(62936)
(61001)
研究所(58083)
中心(54070)
(54018)
业大(49172)
财经(48836)
农业(47743)
(46592)
师范(46090)
北京(45726)
(43861)
经济学(43192)
(42808)
(42754)
(38942)
基金
项目(204563)
科学(158206)
研究(150875)
基金(143215)
(125296)
国家(124160)
科学基金(103499)
社会(93703)
社会科(88605)
社会科学(88576)
(82627)
基金项目(75156)
教育(69740)
(68964)
自然(64345)
自然科(62751)
自然科学(62726)
编号(62651)
自然科学基金(61601)
资助(58776)
成果(52750)
(50340)
重点(47160)
课题(45341)
(44291)
(42009)
发展(40344)
(39687)
创新(39343)
科研(38272)
期刊
(170666)
经济(170666)
研究(103570)
中国(73191)
(57090)
学报(53907)
(49054)
科学(48538)
管理(42964)
教育(41440)
大学(39968)
农业(38476)
学学(37404)
(32952)
金融(32952)
技术(30604)
业经(27442)
经济研究(27248)
财经(24752)
问题(22146)
(21512)
(20241)
技术经济(17864)
(17473)
图书(17020)
(16381)
商业(15882)
世界(15869)
统计(15708)
国际(15164)
共检索到520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树华  陈丽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明贵  刘建新  陈雪阳  
循环经济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惟一出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全面分析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设计了上海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系统地提出了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和实现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立华  
重化工业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但重化工业城市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等问题也显现出来。文章根据重化工业城市对循环经济的现实需要,研究了规划重化工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的基础准备问题,从循环经济的体制和机制、政策法规、示范企业、生态道德观念、环境信息平台、绿色物流、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生态补偿机制等多视角探讨重化工业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清香  
随着绿化环保理念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在经济科学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逐渐将关注重点转移到对林业产业的建设当中。构建科学完善的林业化建设成为保障我国绿化经济的顺利发展,也是提高当代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林业企业建设,不但可以增强相应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带来更高的环保效益。尤其是我国近几年来由于工厂建设的大力生产,给我国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林业产业发生倒退,从而使自然生态体系难以保持平衡稳定的状态。文章将针对当前林业产业的实际情况,全面探讨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完善林业产业的发展策略,希望我国的林产品生产及监管技术得到有效提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之易  
根据生态经济效益理论和生态经济均衡论,引入协调性概念,对陕北榆林地区北6县草场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数学模型对草场资源不同发展途径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建立高投入、高产出的良性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是根本解决本区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矛盾,保持草场资源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位鑫  
结合具体实际,介绍做好情报报导,传递农业科技信息,编辑出版农业科技书籍,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加强情报分析,及时向领导部门提供咨询服务等服务方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松洲  
循环经济是当前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境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缓解资源约束矛盾、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等极其重要,我们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来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君  张凯  
文章从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并提出了循环经济物质资源信息化模型、软环境信息化模型和企业间的信息资源交换模型,循环经济物质资源信息化是其发展的物质基础并确定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颖  
一、辽西地区的自然状况及农业发展现状 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指辽宁西部包括锦州、朝阳、葫芦岛、阜新等在内的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大部分属于暖气候带,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为135—165天,日照充足,是辽宁省高日照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地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1%,总人口为580.30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瑞彤  高策  
以山西某焦化企业为例,结合企业现状,提出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并运用能流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和2015年企业的能量系统做了分析,得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该企业的能源总有效利用率可以提高19.92%,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可以降低2.694tce,可见,这种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对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节能效果均有提升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寿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的发展,正在引人注目地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和估价乡村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对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决不能低估。特别是以“天府之国”著称的四川,向来以农业为本。在乡村建设中,又面临着人多、地少、森林资源贫乏三大难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保乾  
循环经济文献和著作中处处洋溢着"计划"的激情和对政府干预的期待,学者们似乎忘记了解决经济问题的政府干预通常是一种笨拙工具,似乎忘了哈耶克对计划和市场结合将产生更大风险的警告。本文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是对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外部性和公地悲剧的一种系统解决方案,核心任务是消除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经济外部性,将公共资源以某种制度安排"私"有化,市场经济的运行结果将与循环经济模式的目标相吻合;而实现手段主要是法制而不是大规模的"计划"或行政干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舒  
经济发展方式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财政收支政策的走向和调节力度对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结构和报酬状况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文章认为,应针对财政政策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领域,选择财政政策介入的着力点和有效形式,通过优化财政收支结构、灵活运用财政激励约束手段和科学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合理配置财政资源,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金红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我们必须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工业化条件下的生态经济,是指导人类经济活动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倡导经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本文分析了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基本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