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4)
2023(13947)
2022(12248)
2021(11327)
2020(9483)
2019(21425)
2018(21275)
2017(41268)
2016(22035)
2015(24391)
2014(24049)
2013(23740)
2012(21679)
2011(19594)
2010(19719)
2009(18335)
2008(17198)
2007(14958)
2006(13273)
2005(11596)
作者
(62788)
(52247)
(52010)
(49611)
(33205)
(24969)
(23558)
(20442)
(19830)
(18453)
(17778)
(17717)
(16531)
(16483)
(16153)
(15896)
(15541)
(15335)
(14876)
(14775)
(12932)
(12849)
(12460)
(11904)
(11868)
(11555)
(11496)
(11291)
(10461)
(10097)
学科
(106002)
经济(105913)
管理(61527)
(55406)
(46364)
企业(46364)
方法(41610)
数学(36116)
数学方法(35739)
地方(24906)
中国(24038)
(23177)
(22212)
业经(21336)
(20771)
(15820)
农业(15599)
(15555)
贸易(15545)
地方经济(15266)
环境(15084)
理论(15072)
(14926)
(14880)
(12898)
(12896)
金融(12895)
财务(12830)
财务管理(12809)
(12582)
机构
大学(313004)
学院(312893)
(130730)
经济(127971)
管理(122914)
研究(106962)
理学(106868)
理学院(105634)
管理学(103783)
管理学院(103232)
中国(76930)
科学(66261)
(65993)
(56299)
(53257)
研究所(48654)
中心(46971)
(46098)
财经(45876)
业大(45068)
(44309)
(42105)
师范(41735)
(41608)
北京(41591)
经济学(39720)
(39258)
(36236)
农业(35899)
经济学院(35487)
基金
项目(215091)
科学(169422)
研究(157683)
基金(155902)
(135295)
国家(134213)
科学基金(115738)
社会(100039)
社会科(94863)
社会科学(94838)
(84016)
基金项目(83427)
自然(74955)
自然科(73191)
自然科学(73175)
教育(71847)
自然科学基金(71843)
(70088)
编号(64239)
资助(63852)
成果(51393)
重点(48119)
(46775)
(46586)
(44206)
课题(44025)
创新(41260)
国家社会(40793)
科研(40751)
教育部(40381)
期刊
(148802)
经济(148802)
研究(94588)
中国(53392)
学报(47425)
管理(45535)
科学(44796)
(41750)
(41033)
大学(35694)
学学(33775)
教育(32194)
农业(29296)
技术(27100)
经济研究(25025)
(23929)
金融(23929)
业经(23329)
财经(22476)
(19291)
问题(18803)
技术经济(16353)
图书(15835)
理论(14969)
科技(14647)
现代(14545)
商业(14433)
(14325)
资源(13525)
实践(13480)
共检索到452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炜瀚  丁匡达  
本文立足于我国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相关规划,从经济学和地理学交叉学科的视角,以山西太原都市圈为研究对象,以城市中心性高低和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为依据,划定了太原都市圈的空间圈层,并提出太原都市圈具有典型的分割分层性,外围城市较难融入核心都市圈层的特点,也就是说太原市目前仍然更多地处于极化发展阶段,而不是向外围扩散辐射阶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运用基于中心地理论的城镇等级—规模模型对都市圈各市县的非农业人口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经验证实了太原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垄断性较强的特点,发现圈内城市的空间分布基本属于K=7的行政原则,并据此为太原都市圈的拓展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同斌  刘俸奇  孙静  
本文研究了城市和圈层空间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机理。结论表明,城市向圈层地区知识溢出效应的增强,能够缩小城市与圈层之间的经济差距。异质性分析和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更高强度的劳动力自由流动并没有加快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而是扩大了城市与圈层之间经济产出的差异。在城市向圈层地区知识溢出程度提高的过程中,政府在公共支出决策时会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城市中,强化了城市与圈层地区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良沛  
目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维持各地区物价稳定更是重要课题。本文重在探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具有不同产业结构类型的城市,其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之间的传导关系。本文以广州市和汕尾市为例,结合统计图,通过构建VAR视图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得出结论:广州市和汕尾市皆存在显著的由PPI向CPI的单向传导作用,其中广州市CPI对PPI的短期冲击反应更迅速。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德铮  高汝熹  
本文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使用1981—2010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GDP数据,分别构建了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长三角都市圈城市间的空间关系。结论认为,长三角都市圈城市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竞争合作关系,形成"两线两圈"式的空间效应体系;此外,上海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不足,与周边城市的竞争效应多于合作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庆光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泛珠三角经济圈11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状况、技术水平的差异程度,对泛珠三角经济圈进行空间上的分类,把空间特征相似的地区聚成一子区域,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泛珠三角经济圈各子区域的功能定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家新  
一、传统增长方式: 总结与评价 从统计数据看,1978以来我国GDP增长速度远大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得益于较高的增长速度,经济体制改革的环境相对宽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结构的基本关系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雪苑  
我国中部六省包括河南省、湖北省、山西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近年来在"中部崛起"战略作用下,中部六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但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因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形成一种刚性约束,产生与区域经济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文海  
本文分析了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促进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中部崛起战略、解决中部"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剖析了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与问题,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分担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促进本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皎洁  欧阳琳  申蓁  
在我国中部经济进一步崛起背景下,衡阳作为中部老工业城市应发挥出带头作用,“中部匠都”理念提出后,衡阳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也进入到新的阶段。职业技术人才是推进衡阳“中部匠都”实现的基础,衡阳职业院校应加快教育体系改革,发挥职教资源优势,转变育人理念,强化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更加对口的“工匠型”人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祖强  
都市圈是城市经济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进入新世纪以后,浙江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空间上出现了融合发展的新趋向,城市经济已超越县域经济成为浙江经济空间集聚发展的新形态。市场化推动了市场规模扩大和分工深化,工业化促进了人口、企业和产业向城市的集聚,开放型经济逐步把浙江企业纳入全球生产体系。产业集聚、市场扩展和开放型经济成长都要求浙江构建新的以都市圈为核心的经济空间组织模式;因此,要通过发展以都市圈为主要载体的城市经济,推动浙江经济空间结构的转型升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燕妮  安立仁  金田林  
将客观因子分析法与主观打分法相结合,测度1978~2010年中国经济结构和各要素之间的失衡程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与国际收支结构的失衡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结构整体失衡水平呈U形变化趋势,五大结构的失衡水平不断恶化。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的失衡程度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效应,区域经济结构与国际收支结构对于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正效应。在未来发展中,应通过产业结构与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国际收支结构的协调、有序、均衡调整,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娜  
发展城市群经济结构,提升区域经济流通效率,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诸多结构性问题的主要路径。本文引入城市经济结构分布的三维模型,并在中心分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客观赋权法计算了我国十大城市群的空间经济结构中心值,并采用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对区域流通发展水平和城市群中心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群经济结构的中心水平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阶梯式下降,而流通产业发展对城市中心水平的促进则呈现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的反阶梯式下降。协调内陆城市群的流通产业发展,能够极大推动经济中心的均衡分布,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走向均衡、全面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旭升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决策,为中原城市群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提出了重大而迫切的战略任务。在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处于向心集聚为主的发展阶段,中原城市群建设应率先推进郑汴核心区一体化发展。郑汴核心区既是郑汴一体化的空间承载区,也是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需要从发展目标协同、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共进、资源共享、发展空间与功能协调、实施策略同步等多个方面有序促进郑汴一体化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维芝  
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制约城乡双向流通商贸体系建设的因素有:商贸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农村商贸发展受重视程度不足,城乡市场规模有很大差距;现代流通方式和零售业态比较滞后;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主体规模较小。要积极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农副产品、消费工业品及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积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速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建设,实现城乡商贸布局一体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任务艰巨。过去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并购作为资源价值再分配的重要工具,近几年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建设资本市场强国的背景下,驱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并购的核心要素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得到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并购也将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