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2)
- 2023(10144)
- 2022(9202)
- 2021(8830)
- 2020(7380)
- 2019(17431)
- 2018(17499)
- 2017(34250)
- 2016(18785)
- 2015(21299)
- 2014(21362)
- 2013(21077)
- 2012(19334)
- 2011(17356)
- 2010(17426)
- 2009(15874)
- 2008(15586)
- 2007(13773)
- 2006(12287)
- 2005(10994)
- 学科
- 济(73262)
- 经济(73172)
- 管理(55960)
- 业(53913)
- 企(46173)
- 企业(46173)
- 方法(33183)
- 数学(27947)
- 数学方法(27542)
- 农(20222)
- 中国(19483)
- 财(18540)
- 业经(17127)
- 地方(16175)
- 学(16098)
- 制(14341)
- 理论(13464)
- 农业(13390)
- 贸(13300)
- 贸易(13291)
- 易(12883)
- 和(12665)
- 技术(12016)
- 务(11922)
- 财务(11851)
- 财务管理(11823)
- 划(11432)
- 银(11390)
- 银行(11355)
- 环境(11181)
- 机构
- 大学(264391)
- 学院(262996)
- 管理(108223)
- 济(101065)
- 经济(98595)
- 理学(93382)
- 理学院(92337)
- 管理学(90805)
- 管理学院(90304)
- 研究(87180)
- 中国(64848)
- 京(57215)
- 科学(54507)
- 财(46711)
- 所(43873)
- 农(40287)
- 研究所(39648)
- 中心(39163)
- 江(39095)
- 业大(38524)
- 财经(37150)
- 北京(36711)
- 范(35825)
- 师范(35570)
- 经(33567)
- 州(32173)
- 院(31851)
- 农业(31169)
- 师范大学(28653)
- 经济学(28203)
- 基金
- 项目(177566)
- 科学(138878)
- 研究(132403)
- 基金(127293)
- 家(109973)
- 国家(109009)
- 科学基金(93526)
- 社会(80604)
- 社会科(76197)
- 社会科学(76174)
- 省(69615)
- 基金项目(68228)
- 自然(61438)
- 教育(60753)
- 自然科(59963)
- 自然科学(59953)
- 自然科学基金(58834)
- 划(58583)
- 编号(55523)
- 资助(52747)
- 成果(45830)
- 重点(39255)
- 部(38889)
- 课题(38128)
- 发(37648)
- 创(36830)
- 项目编号(34398)
- 创新(34119)
- 科研(33662)
- 教育部(33395)
- 期刊
- 济(115243)
- 经济(115243)
- 研究(80051)
- 中国(49315)
- 管理(40868)
- 学报(39701)
- 科学(37629)
- 农(37032)
- 财(34833)
- 教育(32757)
- 大学(29898)
- 学学(27732)
- 农业(25672)
- 技术(22982)
- 融(22529)
- 金融(22529)
- 业经(19557)
- 财经(17549)
- 经济研究(16877)
- 图书(16514)
- 问题(15189)
- 经(14813)
- 理论(14371)
- 实践(13303)
- 践(13303)
- 科技(13010)
- 技术经济(12872)
- 业(12648)
- 现代(12499)
- 情报(11507)
共检索到390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勇 林家彬
提出了大中部地区的概念,并指出大中部地区的确存在“中部塌陷”的现象,这里人口占全国的一半还多经济发展水平最落后。只有大中部兴,全国才可能兴。文章还深入分析了中部崛起的意义、目的和途径,并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中部崛起 大中部地区 深化研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鲍寿柏
一、战略在现行体制下的真实含义在城市经济学中,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是互为补充的两种不同方法。如果说,实证研究是说明城市经济体系是如何运行的,那么规范研究则是对这种运行及其后果进行评价。毫无疑问,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城市规范研究的集中体现,它应该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挥纲领和指导的作用。但是,经济生活的真实情况却往往不是如此,城市经济发展的规范在其深层含义上恰恰是不规范的。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新民
“知识经济”对策与战略研究必须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贾新民“知识经济”已经与“全球一体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一起成为有关21世纪预测中共识程度最高的趋势与特征。因此,深入研究知识经济的产生根源、内涵、特征、实质及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云飞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发展战略研究的经验显示出数学模型的应用曰益普遍,战略的模型日趋扩大和复杂、参变量和方程不断增加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时髦。然而,难以否认的是大量的研究并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有时模型的解与实际状况相去甚远,甚至令人啼笑皆非。这必然使人们产生疑问:发展战略研究中是否要运用数学模型?如果要用,又怎样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秀芝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尽管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许多高校在工商管理教学过程中都广泛采用了这种新的教学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面对社会环境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大学尤其是大学校长必须重视战略管理,增强战略管理意识,提高战略管理水平。当前,大学战略管理除应注重学校定位、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校园建设等关键问题外,还应突出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将战略实施作为战略管理的主体;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核心战略;将经费筹措放在战略管理的突出地位;树立多样化的战略规划理念;注重将校长的信仰和理念合理地转化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战略构想。院校研究在大学战略管理中大有可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姚绍学 李立新
当前,以早编细编预算、推行综合预算和部门预算为基本内容的预算管理改革已经在全国推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改革的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在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过程中加以研究解决。 一、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结合问题 已往财政资金按性质归口管理的做法,强调的是预算资金的政策性功能,尽管存在着诸多弊端,但在体现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方向上有它的长处。预算管理改革推行部门预算,也就是将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着力点转移到部门,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使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刘洪山 罗钰言 唐丽娟
该研究项目通过对世界染料工业发展新格局的分析,结合近年来染料工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如禁用染料代用、超细纤维、功能性染料、组建企业集团、中外合资等多方面的问题阐明了观点。
关键词:
中国染料战略研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海龙
一、建立计划生育发展的两期战略和两种平衡与良性循环 计划生育发展战略应是分期分层次、有步骤有重点的,应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相配合。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战略部署的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据1982年人口普查,按《婚姻法》规定的女性最低婚龄计算,自1987年开始的未来十余年间,我国平均每年大约有1300万女性人口进入婚育年龄。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青禾
近两三年来,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取得了十分可喜的进展,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同时,在实践中也可以明显地感到,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迫切需要加强行政上的领导和学术上的指导。本文就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碰到的若干理论和方法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就教于各地专家和同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小川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跨国战略联盟研究的现状,对跨国战略联盟定义作出了修改和补 充,并指出国际竞争的变化是导致跨国战略联盟兴起的直接原因,提出了“以市场换 联盟”的新思路,以培育我国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战略联盟 非股权合作 互惠互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阎民
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近几年的改革中出现的,它是以搞活企业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使经营者责权利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经济管理制度。从近几年的实践中可以看到,承包经营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它较好地贯彻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适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国庆
自2015年2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7号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财产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以来,围绕公告的各方面解读和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在税收理论界和实务界对7号公告的大讨论中,国际税收专业人士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一、关于转让方纳税义务的确认问题7号公告明确非居民企业转让方(以下简称转让方)税款缴纳,及扣缴义务人履行税款扣缴义务,是建立在转让方发生纳税义务,即将非居民企业间接财产转让确认为直接转让中国境内应税财产的前提条件下的。对非居民间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一星
城市性质是城市个性的反映,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本质特征。城市性质确定以后,城市的各项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服从和体现城市性质的要求。因此,城市性质确定得好,是城市合理规划和建设的前提。但是,毋庸讳言,我们现在确定城市性质的方法并不是很完备的。把确定城市性质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深入下去,已经是实践给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就拿北京来说,虽然七十年代才对北京城市性质问题引起重视,但实际上对北京城市性质的认识过程从解放以后就开始了。全国解放定都北京以后,首先提出变原来的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在当时的背景下,实现这一转变是完全正确的。等到北京有了自己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时候,又提出把首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