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8)
- 2023(5210)
- 2022(4445)
- 2021(4046)
- 2020(3381)
- 2019(7588)
- 2018(7570)
- 2017(14392)
- 2016(8064)
- 2015(9079)
- 2014(9132)
- 2013(8862)
- 2012(8380)
- 2011(7665)
- 2010(7975)
- 2009(7658)
- 2008(7897)
- 2007(7228)
- 2006(6575)
- 2005(6194)
- 学科
- 济(30520)
- 经济(30445)
- 管理(29583)
- 业(25303)
- 企(22228)
- 企业(22228)
- 制(12125)
- 财(11850)
- 方法(11256)
- 数学(9180)
- 数学方法(9035)
- 体(8419)
- 农(8395)
- 中国(8168)
- 业经(8117)
- 学(7340)
- 体制(7216)
- 务(7035)
- 财务(7018)
- 财务管理(6998)
- 企业财务(6657)
- 银(6642)
- 银行(6625)
- 融(6372)
- 金融(6369)
- 行(6330)
- 环境(5791)
- 划(5738)
- 理论(5303)
- 农业(5192)
- 机构
- 大学(124850)
- 学院(122278)
- 济(50083)
- 经济(48993)
- 管理(44642)
- 研究(43325)
- 理学(38056)
- 理学院(37569)
- 管理学(36927)
- 管理学院(36684)
- 中国(32562)
- 财(27629)
- 京(26181)
- 科学(25503)
- 所(22155)
- 财经(21068)
- 江(20030)
- 研究所(19848)
- 农(19838)
- 经(18961)
- 中心(18949)
- 业大(16924)
- 范(16280)
- 北京(16226)
- 经济学(16125)
- 师范(16112)
- 财经大学(15577)
- 院(15556)
- 农业(15473)
- 州(15028)
- 基金
- 项目(79223)
- 科学(63291)
- 基金(58985)
- 研究(58336)
- 家(51504)
- 国家(51108)
- 科学基金(43633)
- 社会(38349)
- 社会科(36283)
- 社会科学(36274)
- 基金项目(30938)
- 省(30141)
- 自然(27538)
- 教育(27279)
- 自然科(26895)
- 自然科学(26884)
- 自然科学基金(26422)
- 划(25840)
- 资助(23568)
- 编号(22674)
- 制(20860)
- 成果(20302)
- 部(18590)
- 重点(18424)
- 创(16721)
- 课题(16553)
- 发(16374)
- 国家社会(16295)
- 教育部(16153)
- 创新(15809)
共检索到189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安虎森 殷广卫
比较不同区域近十多年的GDP和人均GDP发现: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既慢于东部也慢于西部,即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从1997年开始出现并一直持续,如果考虑超越中部6省范围的更广意义上的中部,"塌陷"更明显。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即"东部崛起"是"中部塌陷"的宏观背景,根据新经济地理学对"东部崛起"的理论解释,进一步推测循环因果机制是"中部塌陷"的根本原因。"中部塌陷"现象出现的具体时间和西部地区内部的区域分化等事实为上述推测提供了间接证据。
关键词:
中部塌陷 循环因果 新经济地理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远伟
本研究以我国31个省份的教育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教育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省级差异的分析,发现了"教育中部塌陷"现象——即中部四省的教育发展水平不但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省份,而且还落后于西部地区众多省份,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塌陷"地区;同时还发现,中部四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财政实力弱化、国家教育政策有选择倾向性的非均衡发展策略和中部四省教育供求关系等原因,共同造成了"教育中部塌陷"现象的发生和加剧。
关键词:
教育中部塌陷 省际教育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玲玲,魏晓,陈威
在东部开放、西部开发的现实背景下,中部塌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中部省份之一的湖南,如何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文章分析了湖南经济发展的现状,重点对湖南与中部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加快实现湖南经济崛起的对策。
关键词:
中部塌陷 中部崛起 湖南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蒋桂芳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中部塌陷,而人才东流和教育投资不足造成的人才资源短缺是塌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阻止中部塌陷,促进中部崛起,必须防止人才外流,利用好现有人才;加大教育投资,大力开发本地人才资源;不惜代价,引进外来优秀人才;送出去,培养造就新人才;实施人才合作战略,使各类人才相得益彰。
关键词:
中部塌陷 人才资源 人才东流 教育投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乃全 陶云 张学良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协整分析和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是西部经济增长与中部、东部经济增长均有协整关系,但中部与东部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西部经济增长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增长,东部反过来也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增长,但对中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大;中部不是东部和西部经济增长的葛兰杰原因,由此显示出我国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还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及“中部塌陷”的机理作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胜刚 朱红
本文从分析中部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现状入手,探究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瓶颈以及金融弱化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中部六省的省级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总量、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城镇化水平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为中部崛起提供有利的支持,但在短期则无明显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中部崛起与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部塌陷 金融弱化 中部崛起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敦贤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雷万鹏 钱佳 马红梅
运用省级统计数据,本文探讨了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塌陷问题。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配备、教师收入等方面相对均衡,但义务教育投入的生均指标显著落后于东部和西部地区部分省份,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水平塌陷"与"低水平均衡"现象;(2)计量分析表明,东、中、西区域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中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存在"增长塌陷"并有可能长期陷入"低水平陷阱"。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看,加大中央对中部地区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强化中部地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力度是扭转中部地区"教育塌陷"的必由选择。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教育投入 水平塌陷 增长塌陷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赵廷辰
货币市场利率本应围绕7天逆回购等政策利率波动,但2020年疫情冲击后却两度出现货币市场利率大幅走低并持续显著低于政策利率的所谓“利率塌陷”现象。综合央行流动性供给和贷款增速表现来看,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是市场利率大幅走低的主因。面对持续性的“利率塌陷”,虽然没有大幅降息,但货币政策仍从多个方面助力经济企稳恢复。
关键词:
利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被债务危机死死纠缠的希腊几乎看不出可以挣脱沉疴顽疾的丝毫希望。不仅如此,由债务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在希腊交错轮番上演,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声音甚嚣城上。人们极度担忧的是,一旦希腊"脱欧"成真,旋即而来的新一轮金融风暴将再一次残酷撕扯和肆虐仍显脆弱的全球经济躯体。也正是如此,将希腊留在欧元区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一致性诉求和共同努力的方向。"雅典娜"在哭泣"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以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规定的3%和6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鹏
生态修复是全新的采煤塌陷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模式,主要指在人工条件下对原有被破坏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重建和修整使其更适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生态修复法的价值体现在它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公众社会正义、分配正义需求的满足。生态修复不仅仅追求对于生态环境本身的恢复和重建,更体现了它对生态环境影响下人们权利和义务的修正,这一过程也同时反映出人们对于环境正义的述求,而环境正义的实质就是分配正义。这种正义价值的选择决定了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建设的目标应当包括经济利益的实现和环境利益的保障这两个基本方面。目前,生态修复实践已经在多个煤炭开发城市里广泛开展,但是理论研究尚局限在技术和管理领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荣胜
没有农村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中部农村在多个方面均存在“塌陷”,且塌陷的空间分异显著。实施因地制宜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和农村人口的转移速度以及加大农村的科技和教育投入是促进中部地区农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农村塌陷 空间分异 中部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唐永
2000年是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转换的拐点。2000年开始,三大地区GDP占全国比重的增幅略显“中部塌陷”迹象,人均GDP水平格局亦存在“中部塌陷”的趋向;三大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中部塌陷”格局已经形成。可见,自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中部塌陷”格局初步形成,同时,就中部地区内部而言,各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所表现出的“塌陷”特征及程度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的“塌陷”趋势是明显的。中部地区无论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还是从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产品和服务供给,市场需求等方面看,以及其空间区位所决定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大影响看,都是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替...
关键词:
中部塌陷 经济发展 中部地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家庭 沈岩
数字经济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缓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产生的区域塌陷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选取2011—2019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识别数字经济对区域塌陷的具体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缓解了区域塌陷,在更换变量、替换样本、工具变量法下结论均稳健成立。在“本地效应”方面,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劳动力流入、提高创新能力和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条路径缓解区域塌陷;在“空间效应”方面,数字经济能够打破地理空间的约束产生显著正向空间溢出,并能突破行政边界的约束产生“跨界效应”来缓解区域塌陷。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塌陷 本地效应 空间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