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91)
- 2023(20951)
- 2022(18002)
- 2021(16683)
- 2020(14041)
- 2019(32758)
- 2018(32498)
- 2017(62087)
- 2016(33859)
- 2015(38436)
- 2014(38513)
- 2013(38045)
- 2012(35438)
- 2011(31958)
- 2010(32666)
- 2009(30289)
- 2008(29235)
- 2007(26284)
- 2006(22972)
- 2005(20583)
- 学科
- 济(141477)
- 经济(141330)
- 管理(94938)
- 业(93057)
- 企(75795)
- 企业(75795)
- 方法(63432)
- 数学(55381)
- 数学方法(54534)
- 中国(42694)
- 农(38739)
- 财(35314)
- 地方(34229)
- 业经(31631)
- 融(30334)
- 金融(30329)
- 学(30193)
- 银(29742)
- 银行(29682)
- 行(28515)
- 制(27119)
- 农业(26387)
- 贸(25444)
- 贸易(25423)
- 易(24591)
- 理论(23737)
- 务(22666)
- 财务(22565)
- 财务管理(22514)
- 企业财务(21367)
- 机构
- 学院(483232)
- 大学(481941)
- 济(192231)
- 经济(187933)
- 管理(186623)
- 研究(163979)
- 理学(160837)
- 理学院(158957)
- 管理学(155717)
- 管理学院(154862)
- 中国(126850)
- 京(103528)
- 科学(103407)
- 财(88451)
- 所(84207)
- 农(82892)
- 研究所(76730)
- 中心(76364)
- 江(74766)
- 业大(73425)
- 财经(70444)
- 北京(65497)
- 农业(64927)
- 范(64478)
- 经(63822)
- 师范(63785)
- 州(59514)
- 院(59271)
- 经济学(57942)
- 技术(52712)
- 基金
- 项目(325268)
- 科学(254225)
- 研究(235076)
- 基金(233402)
- 家(204235)
- 国家(202519)
- 科学基金(173119)
- 社会(145685)
- 社会科(138026)
- 社会科学(137985)
- 省(128807)
- 基金项目(123109)
- 自然(113992)
- 自然科(111338)
- 自然科学(111308)
- 教育(109494)
- 自然科学基金(109248)
- 划(108101)
- 资助(98013)
- 编号(96988)
- 成果(78676)
- 重点(73418)
- 发(71317)
- 部(71006)
- 课题(67489)
- 创(67020)
- 创新(62540)
- 科研(62474)
- 教育部(60418)
- 大学(60196)
- 期刊
- 济(210594)
- 经济(210594)
- 研究(139837)
- 中国(97224)
- 学报(78195)
- 农(74808)
- 科学(70800)
- 管理(67952)
- 财(67950)
- 大学(58639)
- 教育(56088)
- 学学(55130)
- 融(51786)
- 金融(51786)
- 农业(50947)
- 技术(44417)
- 业经(35362)
- 财经(33958)
- 经济研究(33623)
- 经(29086)
- 问题(27402)
- 业(26992)
- 图书(25648)
- 统计(24125)
- 技术经济(23864)
- 理论(22766)
- 版(22526)
- 科技(22308)
- 策(21858)
- 资源(21855)
共检索到720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文 钟宸
立足于我国中部省份江西的金融业现状,基于VECM模型对其金融业发展情况与自身就业规模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江西金融发展总体上存在显著的直接就业效应,但作用强度不大,影响机制受限,这表明江西乃至中部地区金融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发挥金融发展的直接就业效应并解决内部问题,中部地区有必要从规模、结构及效率三个角度去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政策的推动下适度扩张金融资产规模,提升金融效率和坚持金融结构深度优化,以强化金融发展的就业促进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洪琪 殷慧燕
物质资本存量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金融发展对江西物质资本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江西物质资本存在抑制作用,因此,要增加江西物质资本的积累,就必须扩大金融规模,提高金融效率,消除金融抑制。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物质资本 江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江林 王新龙 宋高堂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六省与东部发达省市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后危机时期我国运用科技金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出了若干可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阮陆宁 刘珍
通过选择1989~2008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金融发展程度和物价指数为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评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金融发展并没有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中部地区应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中介效率,才能更好地推动其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中部地区 金融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家强
江西开放型经济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其外向型经济指标数据良好,保持着较高的发展态势。“十四五”时期,江西应在此基础上,下好构建国家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支点的先手棋,采取梯度型的“增长极”开放战略以及全方位的中部地区配合措施,开展综合性的开放战略,促进其发展战略具有一致性的措施,强化外贸产业的积累、转化,以及对应的传导,同时将发展中心围绕在中部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强化更高水平的开放力度,促进地区协调健康稳健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
江西经济 中部地区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许友
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转型期,中部地区的地方政府为赢得"GDP增长"竞赛,具有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烈诉求,其对金融部门的干预成为了弥补市场发育不足的有效措施,使之成为地区金融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关键词:
中部地区 金融发展 地方政府行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辉亮
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需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据此,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西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江西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利用好外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对外贸易 中部崛起 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眸眸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加深。国际贸易的发展对本区域的就业形势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文章采用1981~2012年中部地区的国际贸易和就业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该区域国际贸易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进口渗透度的上升对就业具有负向作用,出口导向率的增长对就业具有正向作用。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就业 进口渗透度 出口导向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孔凡斌 陆雨 许正松
农村金融发展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缓解贫困,实现贫困人口扶贫减贫目标。我国贫困人口多数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金融,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意义重大。本文以经济欠发达的江西省为例,选取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指标,利用1990-2016年的统计数据,构建动态分析模型,分析江西省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对贫困减缓有较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对短期减贫效果不明显,但有明显缓解贫困的长期效果。最后提出,改变"漫灌式"扶贫,提高金融扶贫精准性、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贫困户的信贷门槛等完善农村金融扶贫政策、提升扶贫绩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减贫效应 VAR 脉冲响应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增洋 李刚
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部地区县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以更好推动中部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发现,产业非农化通过提高第二产业就业、第三产业就业以及收入水平驱动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对县域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要大于经济服务化,工业化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带动服务业就业以提升城镇化水平,增加工业就业对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作用较小,而提高工业生产率是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城市群中的县域城镇和大城市附近的县域城镇人口吸纳能力较强,是实现人口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承载空间。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中部地区 动力机制 中介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增洋 李刚
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研究了中部地区县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以更好推动中部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发现,产业非农化通过提高第二产业就业、第三产业就业以及收入水平驱动城镇化发展;工业化对县域城镇化的推动作用要大于经济服务化,工业化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带动服务业就业以提升城镇化水平,增加工业就业对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作用较小,而提高工业生产率是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城市群中的县域城镇和大城市附近的县域城镇人口吸纳能力较强,是实现人口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承载空间。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中部地区 动力机制 中介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巫锡金
利用1995~2007年中部地区六省的GDP和能源消费量数据,比较中部六省的能源效率情况,并构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存在显著差异的地区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能源效率较低,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有多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这些因素对山西省的能源效率有显著性影响。为此,政府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煤炭产业在GDP中的比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深入改革能源价格体系,科学合理地利用煤炭,增加对石油、天然气等其他能源消费的合理需求,以提高能源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建增
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对FD I区位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部地区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以及FD I的垂直型性质,使得其难以形成吸引外商投资的积极因素。针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现状,提出完善金融市场组织结构和提高金融机构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FDI 中部地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登国
运用中部地区1995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发展偏好,扭曲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以重工业和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以市场机制为发展基础的第三产业以及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力的推动了区域金融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金融发展 中部地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锦 陈志刚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采用FGLS估计方法,对金融发展与中部六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990~2009年间,金融发展规模、经济增长扩大了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发展效率、人力资本提升则缩小了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中部地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重要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收入分配 库兹涅茨假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