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8)
2023(12960)
2022(10913)
2021(9885)
2020(8072)
2019(18812)
2018(18365)
2017(34867)
2016(18738)
2015(20802)
2014(20661)
2013(20332)
2012(18984)
2011(17182)
2010(17032)
2009(15440)
2008(14759)
2007(13065)
2006(11488)
2005(10145)
作者
(53828)
(44930)
(44767)
(42291)
(28424)
(21746)
(20393)
(17768)
(17336)
(16018)
(15431)
(15237)
(14318)
(14071)
(13864)
(13862)
(13375)
(13214)
(12954)
(12858)
(11271)
(11048)
(10863)
(10414)
(10190)
(10121)
(9800)
(9789)
(9054)
(8825)
学科
(86921)
经济(86838)
管理(52637)
(51178)
(40488)
企业(40488)
方法(35990)
数学(31382)
数学方法(30870)
中国(24775)
地方(24220)
(23325)
业经(19311)
(18554)
(16441)
农业(16247)
环境(15141)
(14062)
贸易(14048)
(13571)
技术(13561)
(13510)
地方经济(13289)
(13147)
金融(13145)
(13057)
(12988)
(12906)
银行(12887)
理论(12605)
机构
学院(267016)
大学(265683)
(110226)
经济(108036)
管理(103130)
研究(91019)
理学(88413)
理学院(87383)
管理学(85743)
管理学院(85242)
中国(68291)
(56747)
科学(56049)
(49803)
(45255)
(43260)
中心(42266)
研究所(41089)
(40161)
财经(39684)
业大(39072)
(37494)
师范(37147)
(35951)
北京(35662)
经济学(33631)
农业(33567)
(33304)
(32681)
经济学院(30271)
基金
项目(181900)
科学(144109)
研究(133561)
基金(131160)
(114227)
国家(113268)
科学基金(97884)
社会(85825)
社会科(81496)
社会科学(81475)
(72273)
基金项目(69081)
自然(62324)
教育(61315)
自然科(60917)
自然科学(60904)
(60765)
自然科学基金(59731)
编号(53449)
资助(53401)
(44109)
成果(42497)
重点(41454)
(39887)
(38092)
课题(37535)
国家社会(35783)
创新(35649)
发展(35089)
科研(34933)
期刊
(123640)
经济(123640)
研究(79670)
中国(53759)
学报(40909)
(39471)
(38533)
管理(38313)
科学(38226)
大学(31744)
教育(30949)
学学(29806)
农业(27434)
技术(26275)
(23975)
金融(23975)
业经(21248)
财经(20122)
经济研究(19192)
(17356)
问题(16491)
(14553)
统计(14311)
技术经济(14285)
图书(13100)
资源(12972)
(12934)
科技(12479)
(12326)
商业(11993)
共检索到400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淑英  刘贝宁  
国家新一轮支持中部地区崛起政策的一大重点是促进中部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中部地区绿色崛起。文章结合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构建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0—2019年中部地区绿色发展状况,并通过Moran's I及核密度估计对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稳步提升态势;结合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物理、事理、人理维度评价结果,湖北和湖南在人理维度层面表现较好,安徽在事理维度层面表现较好;在全局空间区域内,中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总体表现出正向空间相关性;尽管中部六省绿色发展水平有一定提升,但总体上仍然较低,且绿色发展水平集中度近两年呈弱化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颖  蓝云飞  汪琳  
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为特征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新兴服务业。文章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科技服务业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通过构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2010—2017年我国中部6省相关数据的比较,运用TOPSIS分析法对中部6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中部6省科技服务业竞争力水平的综合结果及其变化趋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征学  
中部地区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也是大江、大河、大湖分布密集的地区,绿色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因此,要以落实"双碳"目标任务为抓手,加大产业、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政策支持力度,在调整能源结构和开展节能减排的同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着力提升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助力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三成  王超  高洁  史新峰  李刚  
基于WSR方法论构建烟草物流绿色创新系统模型,分别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对烟草物流绿色创新能力的构成进行分析,以期对烟草物流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春萍  麻福芳  
文章运用AHP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偏低,呈现下降的发展趋势;城乡统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成一致正相关。中部八省份的实证研究符合上述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绍洪  魏媛  刘明显  
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选取西部12省绿色发展的相关统计指标,综合运用计量方法及GIS技术方法对2014年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进行研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清水  李登峰  李辉  余高锋  
针对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存在模糊性、异质性等问题,提出一种规范化信息,并运用前景理论进行多指标评价的方法。首先,构建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规范化异质信息,并计算待比较方案的前景函数。然后,通过定义前景值排序与专家决策偏好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程度,建立决策优化模型,计算各方案的前景值,进行方案排序和优选。最后,以三明市县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为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成量  王尚九  
本文利用2010年、2015年和2020年韶关市10个县区的数据,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韶关市绿色发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第一,韶关市及各县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呈现上升趋势,武江区、乳源县和浈江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较高,而曲江区的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最低;第二,韶关市及各县区的绿色发展压力、状态及响应指数均呈向好趋势,但各县区在不同准则层上的表现差异较大。基于韶关市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文末提出加强协同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路径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晔   陈奕延   李群  
文章利用S-型云模型评价方法和全局SBM超效率模型,从水平与效率双维视角测度中国19个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并揭示其绿色发展模式。结果表明:2003—2018年中国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大多数城市群得分的增幅在后期明显放缓;反之,大部分城市群的绿色发展效率值未明显变化,甚至有少数出现了下降态势。综合来看,只有5个城市群实现了“高水平-高效率”发展模式,其余城市群均属于“高水平-低效率”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旭  魏福丽  袁旭梅  
基于DPSIR模型建立高质量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对2013—2017年中国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发展水平与时空演化情况,并从"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各省区数据来看,其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高低、驱动因素与薄弱环节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分为"成熟发展型""趋于成熟型""快速发育型""雏形发育型"四种类型;从空间格局上,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形成"扩散效应型"和"低速增长型"两大空间聚集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森炜  郭凤芝  
文章基于绿色生态学体系,从生态建设压力、生态健康状况及生态系统的治理三个角度,构建了我国省域绿色生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和港澳台)的绿色生态发展程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表明了我国绿色生态建设的区域现状及不平衡性,东部沿海省份的绿色生态发展建设综合水平优于中部及西部省份。从绿色生态学系统三个角度看,中、西部省份的绿色生态建设压力都大于东部地区省份,从绿色生态建设管理水平角度来看,东部省份的管理投入大于其他省份,中部省份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投入及污染面的治理等方面也应做出相应改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冰  张磊  
本文基于《2015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以及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借鉴相关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建立了山东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对山东全省及各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山东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冰  张磊  
本文基于《2015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以及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借鉴相关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建立了山东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对山东全省及各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促进山东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菲菲  周霞  周玉玺  
[目的]科学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异质性,厘清农业绿色发展关键路径,对促进该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变异系数法解析该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1)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递增态势,其中产出效益变化显著;(2)对比2005、2019年,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农业绿色发展路径具有典型区域差异性:2005年京鲁晋蒙资源节约表现显著,津冀辽环境友好表现显著;而2019年京冀产出效益表现显著,津鲁辽环境友好表现显著,晋蒙资源节约表现显著。(3)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2005—2019年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处于低度耦合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变异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差异性逐渐降低。[结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层面是推进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方向,制定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加强区域间联系,发挥京津城市辐射效应,缩小区域之间差异,促进环渤海地区绿色农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蓓  刘人怀  
该文考察了国内外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论述了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系统观,并以WSR方法论为理论框架,分析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要素,提出了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等7个实施步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