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8)
2023(12818)
2022(11276)
2021(10479)
2020(8762)
2019(20305)
2018(20264)
2017(39260)
2016(21319)
2015(24130)
2014(24364)
2013(24282)
2012(22691)
2011(20535)
2010(20725)
2009(19314)
2008(18718)
2007(16638)
2006(14969)
2005(13280)
作者
(63811)
(53058)
(53056)
(50466)
(34112)
(25705)
(23982)
(20958)
(20211)
(19112)
(18214)
(18151)
(17064)
(16923)
(16575)
(16262)
(15809)
(15661)
(15248)
(15025)
(13346)
(13170)
(12847)
(12093)
(11969)
(11869)
(11667)
(11645)
(10931)
(10348)
学科
(105351)
经济(105254)
管理(62018)
(55590)
(45515)
企业(45515)
方法(41630)
数学(35932)
数学方法(35496)
地方(25159)
(23769)
中国(23577)
(22808)
业经(20598)
(20328)
农业(16552)
(15881)
(15444)
地方经济(15429)
理论(15175)
环境(15146)
(15099)
贸易(15088)
(14516)
(12486)
金融(12484)
技术(12399)
(12397)
(12264)
财务(12197)
机构
大学(314592)
学院(311819)
(129460)
经济(126649)
管理(122335)
研究(108975)
理学(105520)
理学院(104267)
管理学(102395)
管理学院(101839)
中国(79920)
科学(68627)
(68004)
(56555)
(55932)
研究所(50965)
(49361)
中心(48301)
业大(45941)
(45614)
财经(45496)
北京(43327)
(42016)
师范(41649)
(41159)
(39281)
经济学(39065)
农业(38508)
(37452)
经济学院(34847)
基金
项目(210278)
科学(163830)
研究(152633)
基金(151731)
(132509)
国家(131444)
科学基金(111972)
社会(95497)
社会科(90398)
社会科学(90372)
(81150)
基金项目(80643)
自然(72918)
自然科(71082)
自然科学(71068)
自然科学基金(69780)
教育(68718)
(68102)
资助(63182)
编号(62179)
成果(50738)
重点(46637)
(45919)
(45508)
(42392)
课题(42355)
科研(39780)
创新(39594)
国家社会(39113)
教育部(39098)
期刊
(149453)
经济(149453)
研究(95038)
中国(58555)
学报(51066)
科学(46787)
管理(45997)
(44828)
(42062)
大学(37884)
学学(35497)
教育(32406)
农业(31242)
技术(27274)
(24321)
金融(24321)
经济研究(23785)
财经(22683)
业经(21928)
(19485)
问题(18981)
图书(18661)
技术经济(16886)
(15745)
资源(15626)
理论(15507)
科技(14693)
现代(14163)
实践(13974)
(13974)
共检索到466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耀彬  杨新梅  周瑞辉  段玉芳  姚成胜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出了内生的经济发展中的水土资源"尾效"模型,并以中部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六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利用SVAR分析水土资源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纳入水土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数据进行"增长尾效"的面板数据分析,量化测度出中部六省水土资源"尾效"的数值,数值显示,六省的水土资源已成为其经济增长的阻力。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经济增长受到水土资源约束影响最大的是安徽省,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由于水土资源的耗费要降低大概0.53%,其次是山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水土资源约束的影响最小,仅为0.09%。最后为中部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提出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书玲  王铮  薛俊波  
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条件。根据Romer的假说,实际经济生活中的经济增长由于资源耗费引起了“增长尾效”。本文深入地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耗费“尾效”,发现了水资源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尾效”为0.001397,土地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尾效”为0.013201,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引起的“增长尾效”为0.014548。换言之,中国每年经济增长的速度由于水土资源的耗损,每年要降低1.45%,是美国水土资源“增长尾效”的6倍。这是一个很大的数据,只要经过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因为资源消耗而降低到现在的84%,如果到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就会因为资源耗竭而降低35%左右。“增长尾效”所以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聂华林  杨福霞  杨冕  
文章研究了中国水土资源对农业经济的增长的约束力。基于Romer假说,探讨了由于单位劳动力资源占有量降低给经济增长带来阻滞的作用机理;并运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测算了1978~2008年期间单位劳动力占有的农业用水量、农业用地面积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尾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詹莉群  卢艺分  
运用Romer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和全要素贡献模型,对1988~2009年中部地区经济和自然资源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计算出各省自然资源要素和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结论显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生产率呈现出"能源主打,水土作衬;北煤南水,地异明显"的结构、空间特性;其他生产性要素中,资本、劳动力资源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相上下;而全要素生产率除湖北外都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中部6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针对中部经济资源现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认为中部地区应该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推崇、各项人才的培养和产业优化的推动方面多做工作,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杨  吴次芳  罗罡辉  韦仕川  
根据Romer(2001)模型,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会受到水土资源对经济的"增长阻尼"作用,如何定量测度符合中国水土资源特点的经济"增长阻尼",对于宏观水土资源调控目标的制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以Romer(2001)模型为分析基础,通过修正前提假设使其更符合中国的水土资源特点,同时,将建设用地加入到土地资源数据中,计量发现水土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阻尼"为1.18%,是美国的4.92倍,该数据比已有学者计量的结果要小。又通过以下事实的考察,如水土资源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额正在下降、技术进步、水土资源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1,认为水土资源制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可能影响至多是中度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爱萍  
文章通过199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从长期来看,中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关系不明显,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根本驱动力和主要贡献者仍来源于国内投资,人力资源因素的作用还没有明显显现,劳动力因素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趋于下降水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与东部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大,呈现出“边缘化”特征。其内部的经济联系主要表现出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态势,使得其经济发展出现趋同现象。中部地区要摆脱“中部塌陷”的困境,在适度竞争的同时更要加强分工与协作,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注重市场机制的培育与完善,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秀生  盛见  
就地区经济增长而言,丰裕的自然资源既存在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又存在比较优势弱势化的约束作用。因而自然资源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要看到其促进作用,更要关注其约束作用。中部地区既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更要消除其约束作用,促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孟卫华  
本文利用实证的方式就中部地区内各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信平  
文章通过对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如投资、消费及产业结构、进出口及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技术的分析、制度等因素的分析,揭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并通过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对比揭示这一动力的变化,为中部地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建  
文章在现实和理论分析的背景下,提出中部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问题。在做了大量考察后,首先通过分析归纳和对比研究,总结出中部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的一些现状特点,并结合相关经济金融理论进行论证;其次,利用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家庭  
依据建立的土地资源尾效测算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区域维度和时间维度对我国内地31省区经济增长中的土地资源尾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土地资源尾效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①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尾效值整体差异较大;②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尾效值随时间变化差异较大;③人口增长率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弹性系数较高和资本的弹性系数较高是土地资源尾效存在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蔡晶  吴柏钧  吴玉鸣  
基于Romer资源约束的经济增长尾效理论,采用纳入时空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土地资源对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经济增长尾效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发现:土地资源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尾效约束平均约为1.8%,土地的抑制作用导致长三角都市圈城市经济增长年均减少1.8%,高于现有研究中土地资源对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尾效的约束水平;由于各城市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迥异,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尾效也存在差异;考虑纳入邻近城市时空效应的经济增长对本城市经济增长的不可测因素的影响,可获得更为准确的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尾效值,为我国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及城市可持续增长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万永坤  董锁成  王隽妮  毛琦梁  刘佳骏  
国内学者借鉴"增长阻尼"的研究方法,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由于水土资源的限制每年下降1.45%,但由于在模型和数据选取存在一定的不足,并忽略了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使得所计算出的阻尼系数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本文针对当前资源阻尼效应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对北京市水土资源阻尼系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水土资源阻尼系数都围绕着经济增长上下波动,因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集约利用,北京市水资源阻尼效应从2002年开始逐渐减弱;土地资源阻尼效应在1998年-2008年期间有所缓解,但2008年以后又开始围绕经济增长上下波动,深入研究后得出由于技术进步发挥了要素替代作用,短期内缓解了资源约束;但要最终解决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连清  
作者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采用Miller-Round模型测算中部地区的区内乘数效应及其与国内各区域相互溢出效应。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在国内各区域区际经济联系中获得溢出效应最大,它从国内其他区域获得的溢出效应显著地高于本区域对其他区域的溢出效应;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同时又是对西部地区溢出效应最大的区域,这表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