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3)
2023(6248)
2022(5447)
2021(5232)
2020(4107)
2019(9881)
2018(9767)
2017(19379)
2016(10725)
2015(11947)
2014(11626)
2013(11471)
2012(11112)
2011(9850)
2010(9832)
2009(9057)
2008(8708)
2007(7801)
2006(7226)
2005(6359)
作者
(28947)
(24141)
(24006)
(22933)
(15812)
(11624)
(11013)
(9546)
(9192)
(9158)
(8391)
(8209)
(7994)
(7708)
(7698)
(7562)
(7286)
(7261)
(7119)
(7095)
(6138)
(5955)
(5859)
(5774)
(5590)
(5540)
(5375)
(5275)
(4885)
(4828)
学科
(42482)
经济(42448)
管理(27080)
(25459)
(17815)
企业(17815)
(16459)
地方(16185)
方法(14330)
数学(13128)
数学方法(12936)
中国(11087)
农业(10723)
(9825)
业经(8619)
(8442)
贸易(8436)
(8098)
地方经济(7932)
(7896)
(7782)
(7320)
环境(6946)
及其(6273)
(6013)
银行(6007)
(5919)
金融(5917)
(5775)
政策(5485)
机构
学院(141943)
大学(137832)
(59678)
经济(58360)
管理(53745)
研究(51740)
理学(45639)
理学院(45032)
管理学(44265)
管理学院(43986)
中国(41016)
科学(31541)
(30277)
(28604)
(27750)
(26441)
(26040)
中心(25171)
研究所(23463)
业大(21040)
财经(20847)
(20635)
农业(20553)
师范(20455)
(19172)
(18945)
(18692)
(18135)
北京(18072)
经济学(17193)
基金
项目(94404)
科学(74508)
研究(71909)
基金(66880)
(57844)
国家(57327)
科学基金(48978)
社会(44405)
社会科(41998)
社会科学(41989)
(38242)
基金项目(35709)
教育(32163)
自然(31656)
(31512)
编号(30814)
自然科(30809)
自然科学(30802)
自然科学基金(30226)
资助(27542)
成果(25116)
(21890)
课题(21645)
重点(21282)
(20740)
(18934)
(18291)
发展(17810)
(17785)
创新(17737)
期刊
(71262)
经济(71262)
研究(43441)
中国(30969)
(24147)
(20455)
管理(18765)
科学(18670)
学报(18162)
(17121)
金融(17121)
农业(16785)
教育(15499)
大学(13869)
学学(12980)
业经(12598)
技术(12146)
经济研究(10358)
资源(9846)
问题(9513)
财经(9363)
(8704)
(8053)
(7446)
(7399)
现代(7261)
图书(6766)
世界(6649)
理论(6580)
国际(6487)
共检索到224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红根  翁贞林  刘克春  
本文分析了江西粮食生产的动态演变过程,运用典型相关模型就江西粮食波动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政策因素是引起江西粮食波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姚成胜  汪莹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1978-2008年其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平均为30.33%。运用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相关数据,采用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波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具有波动频繁、周期短、幅度大等主要特点。针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特性,系统分析了政策导向及粮食价格、耕地总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物质和技术投入、粮食流通体制等经济社会因素方面对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实际,从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和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粮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西省价格理论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洲  石奇  
基于2003—2014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对托市政策下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生产成本、通胀水平以及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粮食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竞争作物价格对粮食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小。居民收入对不同粮食品种价格的影响方向存在差异,对小麦和玉米价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稻谷价格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进口对稻谷价格具有负向影响,与小麦和玉米价格具有正相关关系。上一期价格对当期稻谷和玉米价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青青  胡亚光  
近些年来,国内粮食价格面临下行压力,最低收购价政策效应趋于弱化,不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主要原因在于粮食供需宽松、库存高企、国内外粮价倒挂、供需结构错配、收购主体异质性以及收购行为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相机抉择的粮食产业政策、加大粮食加工产业扶持力度、加快粮食品种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宁才旺   胡文斌   熊飞雪   游成勋   章磊   朱述斌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户粮食生产行为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江西省乡村振兴“双百双千”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两步聚类法优化了农户分化类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水稻单产的影响及内在机理,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促进水稻单产的边界条件。结果表明,农户响应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比例仅为47.446%,传统农户和专业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比例偏低。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的家庭水稻单产为7.087 t/hm~2,高于未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显著提升了水稻单产,这一结果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可以通过提高水稻种植面积和种植比例实现集约化生产、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改善土壤质量和采纳新品种提升水稻抗病害性能的渠道来提高水稻单产。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粮食主产县、双季稻种植均显著强化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水稻增产作用。因此,在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下,建议要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降低农地流转、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和水稻新品种的获取成本,加大对从事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粮食主产县和双季稻种植区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力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燕枝  王美霞  王创云  
评价粮食安全有四个较重要的指标,即粮食人均占有量、粮食产量波动指数、粮食储备率和粮食自给率。本文利用熵值法对该四个指标赋权,构建粮食安全系数方程,得出我国粮食安全系数年度间波动较大、国家粮食安全还需高度重视的结论,因而减少我国粮食安全系数波动的核心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储备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先德  王士海  
近几年国际粮价的急剧波动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世界粮食供求变化、出口限制政策以及国际资本投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国际粮价急剧震荡并在很短的时间内飙升至30年以来的历史高位,此后又快速回落。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最后从耕地保护、市场调控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江春泽  
粮食政策要注意反波动江春泽前不久,我去几个省市的农村作了些调查,观察到问题之一是:我们亟需科学地研究和制定粮食反波动政策。毫无疑问,从战略上,中国必须立足于自己生产粮食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尽管随着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农业也将较深地参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雪  刘乃郗  张姝  
[目的]为了估计价格支持政策对不同粮食品种期现货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实证分析和比较了政策及其调整对粮食期现货价格波动的实施效果影响,为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撑。[方法]利用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现货与期货价格日数据,将政策以虚拟变量的形式引入GARCH模型实证分析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政策及其调整对平抑粮食期现货市场波动的作用。[结果]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产生了显著影响,最低收购价政策能够明显降低稻谷和小麦现货市场的波动程度,但对期货市场波动的作用则相反;玉米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导致现货市场波动性提高,而对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价格支持政策具有降低价格波动的作用效果,政策调控效果与实施品种的国内供求及市场形势、国内外市场的联系程度密切相关,政策的完善还需关注对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全红  
历史资料表明,我国粮食周期性波动十分明显,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粮食波动情况进行考察,分析了国家政策变动与粮食周期性波动的内在机制。指出国家粮食政策的反复调整是历次粮食波动的主要原因,提出新的粮食政策应在生产、流通等多个领域以多种方式对粮农进行补贴,以弥补以往政策的不足,达到平抑粮食波动、稳定粮食供给和保障粮食安全的目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刃刚  李春林  
粮食产量周期波动的成因及对策——以河北省为例于刃刚李春林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倍受人们的关注。在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资源极度稀缺的情况下,粮食问题更要作为优先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旦我国的粮食产量发生大的滑坡,并由此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丹  
粮食价格变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准确区分不同时期粮食价格变动成因,才能制定具有针对性且合理的政策措施,以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安全。文章采用1996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4季度的受灾面积、肉禽及蛋类消费价格指数、货币供给M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粮食零售价格指数五个变量,建立SVAR模型对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各种冲击进行结构分解,分解出供给冲击、需求冲击、货币冲击、成本冲击与预期冲击并分析这五种冲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预测短期粮食价格的变动主要需要考虑成本冲击,而预测4季度后价格变动需同时考虑成本冲击和供给冲击,预期冲击和货币冲击对粮食零售价格变动的影响最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贺伟  
2009年9月国务院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把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放在"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目标的首要位置,并就如何建设好粮食生产基地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进一步加快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提升六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油加工能力、市场流通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对于保障地区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孟宋  朱锦  
信贷政策作为中央银行重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江西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崛起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重点分析当前信贷政策在支持江西崛起中应关注的问题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信贷政策的作用,支持江西经济崛起提出了具体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