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5)
- 2023(9848)
- 2022(8201)
- 2021(7806)
- 2020(6234)
- 2019(14577)
- 2018(14272)
- 2017(27960)
- 2016(15276)
- 2015(17066)
- 2014(17193)
- 2013(17182)
- 2012(16109)
- 2011(14713)
- 2010(14926)
- 2009(13984)
- 2008(13987)
- 2007(13149)
- 2006(11545)
- 2005(10146)
- 学科
- 济(70252)
- 经济(70189)
- 农(50319)
- 业(46248)
- 管理(34870)
- 农业(33453)
- 方法(26998)
- 数学(24402)
- 企(24360)
- 企业(24360)
- 数学方法(24200)
- 业经(20028)
- 地方(18134)
- 中国(17605)
- 财(14191)
- 制(13865)
- 贸(12597)
- 贸易(12593)
- 农业经济(12528)
- 学(12292)
- 易(12237)
- 发(12195)
- 发展(10007)
- 展(9986)
- 银(9929)
- 银行(9907)
- 村(9575)
- 农村(9552)
- 行(9463)
- 体(9415)
- 机构
- 学院(223149)
- 大学(217173)
- 济(93461)
- 经济(91525)
- 管理(84273)
- 研究(76628)
- 理学(72729)
- 理学院(71933)
- 管理学(70773)
- 管理学院(70373)
- 农(60652)
- 中国(59520)
- 科学(47699)
- 农业(46470)
- 京(45136)
- 业大(40899)
- 财(39975)
- 所(39604)
- 中心(37486)
- 研究所(35942)
- 江(35117)
- 财经(31214)
- 范(30078)
- 师范(29823)
- 农业大学(28610)
- 经(28281)
- 北京(27811)
- 州(27683)
- 经济学(27624)
- 省(26397)
- 基金
- 项目(147832)
- 科学(115138)
- 研究(111556)
- 基金(104804)
- 家(91136)
- 国家(90248)
- 科学基金(75830)
- 社会(70392)
- 社会科(66132)
- 社会科学(66109)
- 省(59958)
- 基金项目(56456)
- 教育(49455)
- 划(49168)
- 编号(48551)
- 自然(46381)
- 自然科(45200)
- 自然科学(45186)
- 自然科学基金(44355)
- 资助(40816)
- 成果(39094)
- 发(34755)
- 农(34576)
- 重点(32991)
- 部(32817)
- 课题(32137)
- 创(30540)
- 国家社会(28820)
- 创新(28469)
- 性(28456)
- 期刊
- 济(110889)
- 经济(110889)
- 农(65741)
- 研究(61574)
- 中国(45934)
- 农业(44509)
- 学报(36721)
- 科学(33970)
- 财(29408)
- 大学(28194)
- 学学(26987)
- 业经(25483)
- 管理(23488)
- 融(23208)
- 金融(23208)
- 教育(21506)
- 业(20785)
- 技术(18521)
- 问题(16408)
- 农业经济(15139)
- 经济研究(15059)
- 农村(15029)
- 村(15029)
- 财经(14554)
- 版(14311)
- 经(12482)
- 世界(12278)
- 经济问题(11997)
- 资源(11698)
- 技术经济(11447)
共检索到332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丁文恩
以中部地区试点村和入户调查样本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空心村整治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受农民上楼,接受对超占宅基地收费和退出宅基地最希望得到哪种补偿等变量是影响空心村整治农民意愿的重要因素。空心村整治实质上既是一个发展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乡关系和谐的社会变革过程。因此,空心村的治理必须因地制宜,做好整治规划,积极探索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构建多元化的空心村整治投资机制,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
关键词:
空心村整治 农民意愿 影响因素 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 吴佳灏
基于IAD分析框架,系统考察宅基地确权与相关管理政策、空心村治理配套政策、整治目的与整治模式等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意愿强度为78.92%,对资金补偿政策的利益诉求,以及立足于实现土地节约利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和促进乡风文明的治理目的,能显著提升农户参与意愿;拆旧复耕(还林)、拆旧建新的整治模式最为农户所接受。职业、经济水平、超面积有偿使用制度等因素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年龄、耕地资源禀赋、宅基地空心化率、交通基础状况等存在负向影响。应尊重农户意愿选择与利益诉求,鼓励参与意愿强烈和有条件地区率先开展空心村治理,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与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力 陈浩 曹亚
基于中国中部地区6省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Logit模型对影响中部地区农民工跨省流动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已婚、受教育水平较高、有职业技能、家庭耕地少、居住地在偏远乡村的农民工倾向跨省流动。与省内就业相比,跨省流动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较高,主要从事制造、建筑等行业,但是,其工作稳定性和工作环境有待改善。联系当前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和劳动力趋于短缺、农民工回流加速的背景,本文认为,应加快产业梯度转移和结构调整,改善农民工工资待遇和生活环境,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尚卿 刘玉清
当前,中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坚持以规划为基础,建设农民新家园;二、必须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服务优势;三、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农村新经济;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农村新风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宁
本研究以个人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和环境特征变量三个维度12个因子的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为工具,实证调查中部地区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意愿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更多的新时代职业农民愿意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年龄较为年轻,受教育程度越高和已经接受过培训、有过外出打工经历的、从事农业时间越短的新时代职业农民有着较强的技能培训意愿;农村发展带头人型和农业专业技能服务型的家庭比单一的农业生产经营型家庭更愿意接受技能培训;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家庭也更愿意接受技能培训去提升家庭收入;区域政策引导较好、培训机制完善与同乡接受过培训的外在环境,可以使新时代职业农民更能产生较强的技能培训意愿。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大相关宣传力度,更新新时代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理念;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激发新时代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热情;三是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提高新时代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成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水太 陈美玲 袁北飞 顾东明
农户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缔造者和受益者,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顺利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保障。基于感知价值和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理论,从社会资本和感知价值双重视角构建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及社会规范对农户参与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社会网络效应最大;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及认知价值对农户参与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功能价值效应最大。(2)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功能价值、情感价值、认知价值水平。表明社会网络是影响农户感知价值最为关键的因素。(3)感知价值在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大力培育农户的社会资本,提高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感知价值水平,进而提高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雪莲 张俊飚 何可 张露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是政府主推的一项绿色农业技术,探讨农户对这一技术的采纳意愿及驱动路径,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本文基于改进的MOA理论框架,根据湖北省3市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EM模型,分析了采纳动机、采纳机会、能力(抗风险能力、操作能力)、信任与农户水稻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采纳动机对农户采纳意愿影响不显著,而采纳机会、操作能力、抗风险能力则对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整体效应分别为0.665、0.291、0.644,信任则具有间接效应,其大小为0.304。从跨组回归来看,随着家庭年收入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抗风险能力对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逐渐增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明月 黄明进
以广州市白云区23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空心村改造的农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空心村改造认知程度、是否异地改建、是否整村改造、是否成为改造试点村、对政府支持需求、改造后节约土地利用方式对农民改造意愿影响显著;其中,空心村改造认知程度、是否整村改造和是否成为改造试点村为正向影响。空心村地形、空心村到镇中心距离、农民年人均收入、补偿形式、安置范围、是否住进农民公寓、改造资金筹措方式等对农民改造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科 刘田喜 陈汉华 邓贤斌
本文概括了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初见雏形的十种典型模式,着重分析了十种模式的共同路径,即围绕完善宜居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两个基本目标,突出四个重点:一是以农民向城镇和新社区集中为起点,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努力提高"三化水平";二是从农民住房建设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入手,软件、硬件建设配套推进;三是以培育特色产业为中心,壮大支撑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四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调动农户、集体和社会参与建设新农村及发展农业生产的多个积极性。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典型模式 共同路径 中部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建新 苏雨薇
本文在对中部六省22个县54个自然村千户农户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证券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土地承包方式、土地流转信息和途径、农户权益是否受侵害、惠农政策及农户非农技能等因素显著影响土地流转和证券化意愿,最后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土地承包方式、加强土地流转信息披露等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黎孔清 陈银蓉 余雪振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土地整治规划的核心问题。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在统筹国家政策、农户意愿和建立自然-经济-社会-生态-规划综合修正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科学测算了随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并提出适宜整治策略。研究结果:①随县18个乡镇综合修正系数介于5.15%~9.84%之间,表明理论潜力转变为现实潜力的可能性具有较大地域差异;②2011—2020年随县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为2 035.23 hm2,占理论潜力的17.80%,占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的10.01%;③可优先在潜力大的乡镇建立整治示范区,创新土地整治模式,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该研究测算方法及整治策略具有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罗发
本文通过江西省58个县(市)436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在现行完全由个人缴费的制度安排下,有82.7%的农户表示愿意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利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愿意进行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负相关,农户人均纯收入、农户劳动力比重、农户承包耕地面积对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说明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中,我们不仅要充分考虑农民的保障需求水平和缴费能力,兼顾制度的公正与效率,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生产特征的差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起华 朱玉春
利用内蒙古、宁夏、山东三个省份1024户微观农户数据,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例,引入农户社会信任因子,考虑农户收入水平差异,采用列联表方法,探究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意愿仅为65%,而愿意参与供给的农户中,68%的农户选择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供给。农户社会信任与农户参与供给意愿显著正相关,但农户收入水平与农户参与供给意愿的正向关联性较弱。社会信任水平较高的农户倾向于以投劳的方式参与供给,而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倾向于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供给。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研究目的:分别基于规模经济视角和农户经济福利视角,考察典型中部地区湖北省的农地流转经济效益。研究方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从规模经济视角来看,农地流转形成的规模经营存在规模效益,说明农地流转存在经济效益,可进一步通过农地流转扩大农地生产规模,提高农地利用效率。(2)从农户经济福利视角来看,农地流转促进了转入户农民收入的增长,此外,随着农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其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程度也越大,表明农地流转存在经济效益;然而,农地流转对转出户的家庭收入并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转出户多为常年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地流转前后其家庭收入均主要来源于非农收入,且从事非农劳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鹏 李健 张亮
本文通过构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2007—2009年各省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各省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提升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应从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加大研发投入、推行产学研合作战略以及合理承接国际及东部产业转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中部地区 自主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