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1)
- 2023(4085)
- 2022(3591)
- 2021(3291)
- 2020(2617)
- 2019(6389)
- 2018(6200)
- 2017(11213)
- 2016(6208)
- 2015(6746)
- 2014(6756)
- 2013(6758)
- 2012(6160)
- 2011(5754)
- 2010(5895)
- 2009(5375)
- 2008(5385)
- 2007(4898)
- 2006(4489)
- 2005(4015)
- 学科
- 济(29275)
- 经济(29258)
- 管理(18245)
- 业(16010)
- 企(13718)
- 企业(13718)
- 方法(11474)
- 地方(10193)
- 数学(9406)
- 环境(9379)
- 数学方法(9239)
- 农(8060)
- 业经(7524)
- 学(7155)
- 中国(6746)
- 生态(6127)
- 划(6125)
- 和(6058)
- 农业(5808)
- 地方经济(5453)
- 资源(5086)
- 理论(4982)
- 财(4882)
- 发(4714)
- 贸(4425)
- 贸易(4419)
- 制(4367)
- 易(4225)
- 策(3871)
- 技术(3642)
- 机构
- 学院(91848)
- 大学(90812)
- 管理(36199)
- 济(35765)
- 经济(34963)
- 研究(33975)
- 理学(31358)
- 理学院(30926)
- 管理学(30319)
- 管理学院(30158)
- 中国(24486)
- 科学(23338)
- 京(20363)
- 所(17778)
- 研究所(16520)
- 农(16470)
- 中心(15214)
- 业大(14969)
- 财(14536)
- 江(13806)
- 范(13524)
- 师范(13402)
- 北京(12960)
- 院(12697)
- 农业(12689)
- 财经(11601)
- 州(11268)
- 科学院(11045)
- 师范大学(10909)
- 省(10463)
- 基金
- 项目(65889)
- 科学(51701)
- 研究(47084)
- 基金(46447)
- 家(41624)
- 国家(41322)
- 科学基金(34952)
- 社会(29304)
- 社会科(27758)
- 社会科学(27748)
- 省(26838)
- 基金项目(25126)
- 自然(22880)
- 划(22682)
- 自然科(22210)
- 自然科学(22205)
- 自然科学基金(21759)
- 教育(20665)
- 编号(18520)
- 资助(18507)
- 重点(15529)
- 发(15313)
- 成果(14225)
- 部(13613)
- 创(13468)
- 课题(13387)
- 计划(12731)
- 创新(12564)
- 科研(12414)
- 国家社会(12150)
共检索到133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傅春 程浩 罗珍珍
本文基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背景与实践,探索了生态文明竞争力的内涵,通过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竞争力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安全屏障、生态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体系保障和生态经济支撑等方面选择了28个指标,利用熵权TOPSIS评价方法构建了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2010-2014年中部地区的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从省际角度进行了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竞争力 中部地区 综合评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傅春 程浩 罗珍珍
本文基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背景与实践,探索了生态文明竞争力的内涵,通过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竞争力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从生态安全屏障、生态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体系保障和生态经济支撑等方面选择了28个指标,利用熵权TOPSIS评价方法构建了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2010-2014年中部地区的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从省际角度进行了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中部地区生态文明竞争力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竞争力 中部地区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头平 潘桑桑
从基础竞争力、显性竞争力、潜在竞争力三个层面构建评价体系,基于构建的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中部六省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并根据评价结果采用对应分析法剖析竞争力差异的根源。结果表明:(1)湖南、湖北文化产业竞争力在中部具有优势,江西、河南、山西、安徽四地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处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以下;(2)基础竞争力对应分析表明,差异根源主要在于文化产业基建投资额和人均文化事业费,需要结合自身地区特征加强产业发展支撑;(3)显性竞争力差异对应分析显示,提升的关键是各省区需结合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特色,做长产业链条,调整行业结构,实现产业发展的提档;(4)潜在竞争力差异对应分析表明,各省在产业创新、产业成长与产业需求都有自身的相对优劣势,但不可忽视的是需进一步加大产业创新进而培育新兴文化消费市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祥金 郭彩先 李健
科技竞争力的研究在国内非常火热,其中对于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也是各级决策者最为关心的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本文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并利用双基点法计算各指标权数,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对科技竞争的发展与规划提出科学的指导方案。
关键词:
双基点 科技竞争力 综合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丽琴 吁云云
从物流竞争实力以及物流竞争潜力两个层面构建了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部六省在2008-2012年期间区域物流竞争实力与竞争潜力的动态变化,并依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元洪
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对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主要是静态的评价,其实竞争力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对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进行动态评价更有必要。通过构建一套度量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对中部地区6个省中小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动态评价。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中小企业 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无涯 傅春
本文构建制造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2009~2013年中部六省9个二位数代表性制造业统计数据进行处理,测度中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差序格局并呈现其差序变化轨迹,随后对此变化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河南制造业近年发展态势良好,山西面临产业塌陷与末位锁定危机,在中部竞争格局中域的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都具有强势制造业。建议中部各省在区域合作战略框架下调整产业定位与发展战略,形成省际产业群异质发展的合作机制。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制造业 差序 测度评价 竞争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皓皓 王英
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结合序关系分析法和双激励控制线法,对中国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动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产业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异,广东和江苏产业竞争力优势明显,是产业的“领头羊”,整体处于正激励控制线之上;而河北、天津、海南产业竞争力较弱,均处于负激励控制线之下,落后于其他地区。除河北和海南长期产业竞争力较为稳定外,其他地区都存在一定的波动,且在2011年和2017年前后波动明显。依据各地区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适宜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罗红梅
从城市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5个方面选取14项核心指标,对我国中部地区的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南昌、太原等6个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得出若干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中心城市 中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明
文章在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包括海洋资源禀赋、海洋经济发展能力、地方宏观环境以及海洋环境保护能力4个二级指标的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所确定的指标权重以及收集的数据,获得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排名以及提升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上排位比较稳定,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广东、山东、浙江、福建、辽宁、上海、江苏、天津、海南、河北、广西。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是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业生产能力和海洋科技实力。
关键词:
海洋经济 综合竞争力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明
文章在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我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包括海洋资源禀赋、海洋经济发展能力、地方宏观环境以及海洋环境保护能力4个二级指标的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所确定的指标权重以及收集的数据,获得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排名以及提升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上排位比较稳定,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广东、山东、浙江、福建、辽宁、上海、江苏、天津、海南、河北
关键词:
海洋经济 综合竞争力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雪军 李江东 郭娅
科技创新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调整着经济结构 ,提高了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 ,因而 ,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科技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 ,我们将从科技活动的投入、产出和成果转化三个方面选取若干指标 ,并引入层次分析法这一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 ,构建一个可以对我国各省市和地区的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和监控的指标体系。最后 ,我们将相关数据输入模型 ,对浙江省科技竞争力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的一些建议 ,指出进一步研究的一些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丹桂
中部六省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文章对2013年中部各省相应行业进行测算,比较分析其综合竞争力,结果显示:中部六省制造业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优势行业呈现明显共性,也存在不同特性;表明中部六省之间已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格局,也说明中部各省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动共赢还有较大空间。优势行业大多集中在资源性行业,在不可再生资源的约束下,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优势,必须借助科技与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丹桂
中部六省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文章对2013年中部各省相应行业进行测算,比较分析其综合竞争力,结果显示:中部六省制造业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优势行业呈现明显共性,也存在不同特性;表明中部六省之间已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格局,也说明中部各省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动共赢还有较大空间。优势行业大多集中在资源性行业,在不可再生资源的约束下,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优势,必须借助科技与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