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9)
- 2023(8335)
- 2022(7311)
- 2021(6520)
- 2020(5795)
- 2019(13721)
- 2018(13537)
- 2017(27283)
- 2016(15171)
- 2015(16972)
- 2014(17380)
- 2013(17762)
- 2012(16948)
- 2011(15363)
- 2010(15517)
- 2009(14529)
- 2008(14704)
- 2007(13406)
- 2006(11559)
- 2005(10322)
- 学科
- 济(75397)
- 经济(75323)
- 业(40340)
- 管理(39461)
- 方法(33823)
- 企(31464)
- 企业(31464)
- 数学(30038)
- 数学方法(29792)
- 农(19431)
- 地方(19330)
- 中国(19222)
- 财(16554)
- 学(14970)
- 业经(14714)
- 农业(12923)
- 贸(12424)
- 贸易(12422)
- 制(12404)
- 易(11956)
- 产业(10727)
- 地方经济(10372)
- 环境(10129)
- 和(10104)
- 务(9920)
- 财务(9903)
- 财务管理(9875)
- 融(9747)
- 金融(9744)
- 技术(9409)
- 机构
- 大学(228753)
- 学院(227691)
- 济(98888)
- 经济(96802)
- 管理(86729)
- 研究(79954)
- 理学(74910)
- 理学院(73970)
- 管理学(72766)
- 管理学院(72329)
- 中国(58160)
- 科学(49979)
- 京(49164)
- 财(42673)
- 所(41615)
- 农(40794)
- 研究所(37924)
- 中心(36348)
- 业大(35420)
- 财经(34536)
- 江(34261)
- 农业(32369)
- 经济学(31560)
- 经(31140)
- 北京(30970)
- 范(30172)
- 师范(29844)
- 经济学院(28809)
- 院(28546)
- 州(27568)
- 基金
- 项目(152213)
- 科学(119295)
- 基金(110397)
- 研究(108296)
- 家(96783)
- 国家(96032)
- 科学基金(81317)
- 社会(69429)
- 社会科(65968)
- 社会科学(65944)
- 基金项目(59446)
- 省(59261)
- 自然(52553)
- 自然科(51290)
- 自然科学(51275)
- 划(50459)
- 自然科学基金(50326)
- 教育(48656)
- 资助(45611)
- 编号(43024)
- 发(34950)
- 重点(34577)
- 成果(34458)
- 部(34102)
- 创(30916)
- 课题(29797)
- 科研(29167)
- 创新(29057)
- 国家社会(28822)
- 教育部(28767)
共检索到329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耀彬 张安军
采用产业结构变化率与变动系数、产业结构偏离度指数、产业结构偏离-份额指数对中部地区煤炭城市的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横向动态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部主要煤炭城市在近8年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率总体显著。(2)所有城市的第二产业增速明显快于所在城市经济增速,而第三产业则慢于城市经济增速。(3)产业结构偏离度在1997—2007年整体在下降,但在近6年却呈缓慢上升态势。(4)偏离-份额指数显示中部各主要煤炭城市第二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占优,但对于第一与第三产业不同城市偏离效益表现不同;同时,各煤炭城市相应产业部门对所在城市经济区域的促进作用以及在产业区域经济结构效果和竞争效果指数方面均存在...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效益比较 煤炭城市 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连济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纵向延伸产业链,发展接续产业;另一种是横向选择替代产业。若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中"立得住"的产业,关键在于寻找自身个性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做大做强,逐步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山西煤炭城市选择焦化产业做为接续产业之一,顺应了既有产业的"路径依赖",延伸产业链,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用现代产业技术改造落后技术进展迟缓,造成浪费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等负面影响,提出坚持技术进步,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实现焦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煤炭城市 接续产业 技术进步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树平 项思可 张红梅 张峰 鲍捷
基于皖江城市带46个评价单元面板数据,运用综合区位熵、产业区位熵平均绝对差、耦合关系等系列模型,借助GIS空间与属性关联功能,剖析区县主要产业及产业集聚度的空间分异,以及产业集聚度与产业用地效益的空间耦合。研究表明:木材家具业、农副加工业、纺织服装业作为最多区域的主要产业,分别达到26个、25个、24个,反映整个区域还是以低初级产业类型为主;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区域集中于西北部大别山区、偏远县域范围,而市区及城镇产业发达区域产业集聚表现不突出;产业用地效益数值区域差异很大,较高区域主要集中沿江城镇发展轴及合肥省会都市圈区域,较小区域集中分布于原料导向型、劳动导向型为主;耦合程度基本呈现版块化结构,皖江城市带东南部高于西北部,从东到西呈现递减趋势,并将整个区域划分为高度耦合型、中度耦合型、轻度耦合型、极不耦合型等四大耦合类型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珍琴 邓宏亮
FDI作为推动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1990~2008年中部六省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函数响应分析方法,探讨FDI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对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对第一产业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FDI 技术外溢 产业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然
文章利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了中部五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软化情况,并与全国的整体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部五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软化度差异较大,有的高于全国整体水平,有的则低于这一水平;但是如果只考虑现代服务业的投入,中部五省则全都远低于全国整体水平,其中尤以河南省为甚。因此,中部地区应该重点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农业生产投入结构中的比重,并以此推动本地区农业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农业 产业结构软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阮陆宁 康柳婷 熊玉莹
基于劳动生产率,以各次产业的劳动份额作为权重测度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再利用偏离—份额法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部各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基本一致,高级化水平都有所提高,但分别处于工业化已完成和未完成的层次。三次产业的高级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按照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顺序递减;从经济总体的视角来看,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其经济增长存在积极影响,但三次产业的结构高级化效应存在明显差别,即第一产业的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存在负面影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存在积极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文哲 孔庆洋 郭斌
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一直是相互冲突又相互协调的两大主题。在中国政府"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指导下,选取中部地区1997—2017年相关面板数据,对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调整的门槛效应和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有效的倒逼作用,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不一。随着正式环境规制强度逐渐增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大致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过程。提出了正式环境规制多样化、加强非正式规制的力量和制度创新、规范环境规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 门槛效应 中部地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雷强
通过协整检验和状态空间模型等方法对产业结构和煤炭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产业结构和煤炭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表明两者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第二产业对煤炭消费的拉动力度要明显大于第三产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到煤炭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煤炭消费自身的贡献率逐步减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逐步提高,随后该影响逐步下降并趋于平稳。从状态空间模型来看,第一产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基本上负影响。第二产业对煤炭消费的边际影响自1986年之后持续增长,显示出第二产业对煤炭消费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第三产业对煤炭消费的边际影响自1986年之后呈下降...
关键词:
煤炭消费 产业结构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武军 黄炳南
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呈现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发展速度低于西部的"塌陷"危机。笔者运用偏离—份额法及其空间与时间拓展模型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面临产业升级压力,区域协调能力有待加强,产业结构演进需要政策的强力引导。据此,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应制定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引导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载体建设,推动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连荣 葛建平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引入产业发展状况和产业间互动关系的评价指标,动态分析了山西省煤炭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转型效果。结果显示,煤炭采选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在2002—2012年得到进一步强化;服务业部门虽然逐渐壮大,但与其他产业部门的互动较弱,对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型无法提供充分的支撑;工业部门存在"低端锁定"现象,但与其他产业部门互动较强,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特别是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与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这三个部门可能成为煤炭采选业的接续产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解智峰 宋戈
定量分析和评价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并确定其空间分布,为煤炭城市集约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以黑龙江省煤炭城市为例,以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土地投入效益、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生态效益为要素层,构建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取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2002—2007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煤炭城市6年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上升趋势。土地投入效益、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生态效益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地利用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利用协调度的下降将成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一步增长的障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长青 纪恭婷 段玮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模型,利用我国2007年和2010年投入产出表中与煤炭产业相关的数据,分别从成本效益、技术效益和资源转换效益三个方面对煤炭产业的宏观经济效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2007年相比,2010年我国煤炭产业的成本效益与资源转换效益均显著提高,但技术效益却明显下降。
关键词:
煤炭产业 投入产出模型 宏观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纪成君,刘宏超
本文应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及其成因、煤炭产业组织的目标模式进行了分析,从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健全进入管制规则、降低退出壁垒、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产业 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 产业政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兰新萍 龙如银
煤炭城市共生产业链是否稳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国内学者应用合作博弈中Shapley值对共生产业链稳定性的相关分析,综合有关微观经济学理论可知产品价格对链内企业经济收益影响最大,进而影响共生产业链稳定。"链内产品价格联盟"的存在符合共生产业链的企业链内合作、链外竞争的特点,为了探究此价格联盟是否存在及其影响因素,假设产品的链内外价格存在一定差距,应用产品的链外价格等于链内价格与链内外差价之和的价格结构,以煤炭城市横线耦合共生产业链中最具代表性的和共栖互利型的煤矸石—火电共生产业链为例,构建煤炭企业和火电企业的产品价格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均衡解的分析得到共生产业链产品定价特点、价格差存在的影响因...
关键词:
煤炭城市 共生产业链 博弈模型 产品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