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57)
2023(15800)
2022(13045)
2021(11624)
2020(9991)
2019(22524)
2018(22378)
2017(43384)
2016(23855)
2015(26484)
2014(26407)
2013(26496)
2012(24320)
2011(21645)
2010(21733)
2009(20656)
2008(20823)
2007(18867)
2006(16529)
2005(15004)
作者
(71646)
(60176)
(59840)
(56661)
(38355)
(28907)
(27176)
(23521)
(22570)
(21476)
(20444)
(20037)
(19083)
(19047)
(18694)
(18576)
(18445)
(17808)
(17382)
(17363)
(15207)
(14859)
(14707)
(13609)
(13579)
(13460)
(13400)
(13354)
(12073)
(12039)
学科
(106768)
经济(106646)
(93049)
(80862)
企业(80862)
管理(80238)
方法(50032)
数学(41056)
数学方法(40784)
(33604)
(32510)
业经(31580)
中国(26654)
农业(23894)
(23224)
财务(23196)
财务管理(23159)
企业财务(22001)
地方(20818)
(20727)
(20611)
贸易(20603)
(20013)
技术(19236)
(17938)
(17594)
(16412)
理论(16309)
(15802)
(14994)
机构
学院(351159)
大学(348729)
(147758)
经济(144932)
管理(138810)
理学(119899)
理学院(118644)
管理学(116935)
管理学院(116295)
研究(114643)
中国(88640)
(72529)
科学(71421)
(68837)
(67641)
(59402)
业大(56021)
农业(54663)
财经(54445)
(53936)
研究所(53824)
中心(53397)
(49512)
经济学(45218)
北京(44910)
(42585)
(41877)
师范(41324)
经济学院(41262)
(40495)
基金
项目(234269)
科学(184421)
基金(171478)
研究(166272)
(151182)
国家(149848)
科学基金(128374)
社会(108031)
社会科(102437)
社会科学(102404)
(92105)
基金项目(91513)
自然(83936)
自然科(82064)
自然科学(82037)
自然科学基金(80658)
(77128)
教育(74967)
资助(68961)
编号(66056)
重点(52724)
成果(52533)
(51504)
(51014)
(50972)
(48561)
创新(47079)
科研(45444)
国家社会(45191)
课题(44573)
期刊
(163257)
经济(163257)
研究(96578)
中国(64113)
(63230)
学报(58838)
(55348)
科学(52791)
管理(52449)
大学(43590)
农业(42516)
学学(41517)
(32241)
金融(32241)
技术(29827)
业经(28804)
财经(27769)
教育(27121)
经济研究(25780)
(25384)
(23912)
问题(22273)
技术经济(19823)
(17893)
(17640)
商业(17492)
图书(16767)
现代(16379)
世界(16241)
科技(16059)
共检索到515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阮陆宁  邹美凤  
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上升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服务业与工业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也被许多经济学家证明。本文在对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工业特征描述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分析了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对该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使用Granger因果分析法,论述了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实证结果,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中部地区服务业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忠江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基地。自2006年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6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能源资源等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优势,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基础日益雄厚,整体发展水平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如何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新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的重要任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阳  
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工业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国有工业经济主导的工业化进程是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有效措施,但是这种工业增长必然伴随于金融抑制政策。在先天发育不足的情况下,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不仅得不到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反而因工业经济的发展滞后而阻碍了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谷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defini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the paper raises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ing indicators and tries to measure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by using some examples.Thus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scientific supports to grasp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a.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靖学青  
采用1978—2011年中国中部地区六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结果表明:产业城镇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人口城镇化对安徽、湖北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对江西、河南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对山西、湖南的影响不显著;产业城镇化对安徽、湖北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山西、江西、河南、湖南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喻金田  娄钰华  李会涛  
本文在确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描述的方式,构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测度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协调度。进而测算并分析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度,最后指出了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低的原因及促进协调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海翔  马腾飞  
文章从产业互动和产业融合角度出发,对湖南省高新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和因果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乔路  
文章基于1952~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考察了金融中介发展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中介发展规模、工业贷款偏向的金融中介发展结构与工业化进程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但对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短期效应不显著。实证检验显示:在1978~2013年间,通过提高工业贷款比重,改善工业贷款偏向的金融中介发展结构仍然有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匡远配  陈代双  
本文构建起多层次农业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以阀值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建立了农业工业化指数计算公式,并以湖南省的数据对这一指标体系进行检验,科学评价了湖南农业工业化的程度,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庆然  
文章选取中部地区1978~2010年的样本数据,在构建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对中部地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娥芳  
本文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来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2009年湖北省各省辖市、州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湖北各省辖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差异明显,且与城市综合发展实力不完全一致;各省辖市城乡一体化水平分布差异与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公共和社会福利水平差异格局等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性;各省辖市城乡一体化水平与二元经济结构、人口的城市化率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因此,为缩小各地城乡发展差异,实现一体化发展,既要缩小城乡差异,又要尽力促进各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阚大学  
文章基于1992-2012年城市动态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中部地区职业教育有利于城镇化水平提高。其中,2001年前中等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大,2001年后高等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大。分城市看,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的职业教育均促进了城镇化水平提高。其中,2001年前省会城市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大,2001年后地级市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大;并且2001年前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中等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的促进作用均最大,但较地级市和县级市,省会城市中等职业教育对城镇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大;2001年后省会城市和地级市高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小勇  尹继东  
通过对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中部地区工业化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对这一阶段工业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可以发现,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机制障碍较多、工业发展质量不高以及工业结构趋同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相关措施:一是转变工业化发展思想,实现工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二是转变工业发展路径,实现新型工业化产业创新;三是转变工业发展结构,实现工业产业的联动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丽玲  
我国城镇化进程已从单一的人口城镇化向多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城乡经济结构与社会形态逐渐发生了变化。流通业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要的联结桥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因此,本文使用2010-2017年中部地区的省际数据,利用熵值法计算出各省(市)的新型城镇化率,并在此背景下研究流通业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影响并不显著,但与新型城镇化率的交互作用下对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流通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率都可在1%的显著水平下对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起负面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也可起到缩小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