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1)
- 2023(3734)
- 2022(3333)
- 2021(2986)
- 2020(2584)
- 2019(5875)
- 2018(5912)
- 2017(11257)
- 2016(6220)
- 2015(6810)
- 2014(6912)
- 2013(7030)
- 2012(6843)
- 2011(6226)
- 2010(6404)
- 2009(5920)
- 2008(5815)
- 2007(5432)
- 2006(5053)
- 2005(4691)
- 学科
- 济(31571)
- 经济(31541)
- 业(17647)
- 管理(15141)
- 企(12296)
- 企业(12296)
- 地方(11923)
- 农(10936)
- 方法(9102)
- 产业(8347)
- 业经(8213)
- 中国(8080)
- 农业(7913)
- 数学(7571)
- 数学方法(7483)
- 地方经济(7153)
- 制(6690)
- 财(5751)
- 结构(5308)
- 技术(5196)
- 学(4962)
- 贸(4750)
- 贸易(4744)
- 银(4648)
- 银行(4636)
- 易(4521)
- 行(4449)
- 体(4369)
- 环境(4147)
- 融(4050)
- 机构
- 学院(86725)
- 大学(85459)
- 济(39943)
- 经济(39160)
- 管理(33307)
- 研究(32330)
- 理学(27840)
- 理学院(27495)
- 管理学(27126)
- 管理学院(26949)
- 中国(25111)
- 京(18620)
- 科学(17980)
- 财(17840)
- 所(16015)
- 中心(15994)
- 江(15482)
- 研究所(14131)
- 农(14022)
- 财经(13306)
- 州(12565)
- 范(12250)
- 师范(12159)
- 经济学(11964)
- 北京(11963)
- 经(11835)
- 省(11678)
- 院(11639)
- 业大(11296)
- 经济学院(10795)
- 基金
- 项目(55648)
- 科学(44174)
- 研究(43283)
- 基金(39403)
- 家(33758)
- 国家(33446)
- 科学基金(28607)
- 社会(28320)
- 社会科(26944)
- 社会科学(26940)
- 省(22350)
- 基金项目(20991)
- 教育(18617)
- 划(18335)
- 编号(17851)
- 自然(16616)
- 自然科(16197)
- 自然科学(16195)
- 自然科学基金(15903)
- 资助(15492)
- 成果(14970)
- 发(14370)
- 课题(12613)
- 重点(12592)
- 发展(12240)
- 部(12104)
- 展(12085)
- 国家社会(11789)
- 创(11773)
- 创新(10995)
共检索到145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园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能源等供给趋紧,企业商务成本升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沿海地区产业有向中部地区转移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要求。本文在回顾产业区域转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 梯度转移 生命周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蕲冈 卢才瑜
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将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作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一些地方承接产业转移中,仍存在机遇意识不强、承接原则把握不准、承接方式创新不够、承接重点不明等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雁飞 万子捷 廖双红
借用PREE复合系统,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个方面构建了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用2007-2011年面板数据,对中部六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综合能力进行测度,表明湖北、安徽等省具有较强综合承接能力,并划分中部地区发展动态类型,分析其变化特征。深入分要素能力得分,结果表明,河南、湖南等省具有较强人口优势,山西、河南等省具有较强资源优势,湖北、江西等省具有较强环境优势,湖北、湖南等省具有较强经济优势,结合经济分要素得分,提出沿海产业转移空间布局建议,并提出相应能力提升对策。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综合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友金 肖雁飞 廖双红 张琼
运用Hayter区位进入理论构建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得出中部各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以及单要素竞争力排名。研究认为:湖北、安徽有较强的承接产业转移综合优势,安徽、湖南有较强的承接产业转移地缘优势,河南、湖北有较强的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优势,山西、河南有较强的承接资源密集型产业优势,湖北、湖南有较强的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势,河南、湖南有较强的承接本地市场开发型产业优势。以此为依据,对中部各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空间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做到"规范发展秩序",实现"有序承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五七
在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沿海的传统产业出现了向中部加速迁移的趋势,安徽正面临着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根据相对产业梯度模型,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六省市为样本,对安徽承接沿海转移的目标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安徽在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传统行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显示了明显的承接优势。安徽要增强对产业转移的科技支撑,促进制度创新,改善产业承接环境,以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承接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丽华
本文在分析产业转移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江西省域划分为重点承接区、优化承接区、限制承接区、禁止承接区,提出江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思路,即完善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对接工业园三个平台,健全项目发现、项目布局、项目推进三种机制,进而分别提出承接资源型产业、现代制造业、高新产业、传统产业的目标和办法。
关键词:
沿海产业 梯度转移 承接 思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方颖
实现区域间梯度发展,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金融支持至关重要。我国中部地区金融制约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研究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效应,认为金融市场能够聚敛资金、优化配置、调节需求、反映信息、推进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承接转移时金融制约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清云 蒋菁 何海兵
承接产业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如何科学选择承接产业是中部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总结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产业区域聚集指数分析得出东部5省1市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得出中部各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最后根据各省产业资源特征和承接条件,确定出中部各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产业转移 优势产业 行业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博通
2004—2009年,沿海向江西的产业转移不明显,江西承接沿海的产业转移却很显著。江西承接的产业转移来源地较为集中,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民营资本和外商投资是沿海向江西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江西从沿海承接的产业转移促进了全省工业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 经济效应 江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博通
文章应用投资转移指数、企业转移指数和就业转移指数三个指标对江西2004~2009年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情况及结构效应作了分析。结果显示,沿海向江西的产业转移不显著,仅是部分企业的对外投资导致了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江西承接来自沿海的产业转移较明显,这和江西具有良好的产业承接条件以及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关。江西承接的产业转移来源地比较集中,行业分布较为广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是沿海向江西产业转移的主力军。江西承接的来自沿海的产业转移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制造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民营工业和外商投资工业的比重上升、工业活动空间分布的分散化。
关键词:
产业转移 经济结构 江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静 赵凌云
文章通过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的正负效应考察发现,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本应是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却并未完全发挥作用。结合灰色关联度的定量分析更可明显看到,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并未通过技术进步等因素来实现环境改善。所以,有关部门应制定和规范相关制度,改变目前承接产业转移的单一目标模式,通过兼顾环境问题提升承接规格,通过规制和市场化方式倒逼企业技术提升,最终取得经济的良性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五七 曹治将
受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东部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加速迁移,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着新的调整与选择。中部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东部产业向中部转移仍存在诸多壁垒,制约了东中部产业深度分工和要素优化配置,阻碍了东部传统产业向中部迁移。东部和中部地区政府应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推动区际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 中部崛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萍
产业转移能否实现受市场机制与政府双重作用:市场机制通过微观经济系统的竞争发挥作用,政府力量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发挥作用。近年来,受到劳动力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中国的产业转移呈现出产业集群转移的特征。因此,在东部地区大量产业寻求转移的良好机遇下,要实现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整体承接,就要做到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审慎引资,将承接产业集群转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 中部地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龙斌
积极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是很多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制定的实现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战略。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迄今国内向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规模并不乐观,其转移的产业类型也主要限于西部的优势产业,承接的最佳区位也只能是几大一线城市及其周边。而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西部还将面临低碳困境和生态困境。产业转移是一种历史规律和趋势,国家应对全国产业转移进行统筹管理,要给予西部地区更优惠的承接政策。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 西部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海霞 王轶 白洁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西部地区转移。文章认为,西部地区只有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新趋势,顺势而为,积极谋划,找准产业转移的着力点,精心打造和创新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体系,规避、防范和化解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才能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发展,实现产业承接和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产业转移 承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