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7)
- 2023(4792)
- 2022(4320)
- 2021(4146)
- 2020(3345)
- 2019(8110)
- 2018(8083)
- 2017(14573)
- 2016(8108)
- 2015(9408)
- 2014(9895)
- 2013(9270)
- 2012(8727)
- 2011(8123)
- 2010(8240)
- 2009(7558)
- 2008(7725)
- 2007(7099)
- 2006(6379)
- 2005(5909)
- 学科
- 济(30906)
- 经济(30843)
- 管理(20735)
- 业(19563)
- 贸(18134)
- 贸易(18123)
- 易(17570)
- 企(14316)
- 企业(14316)
- 方法(11338)
- 农(11161)
- 地方(9933)
- 数学(8869)
- 数学方法(8727)
- 中国(8610)
- 制(8529)
- 财(8160)
- 农业(7165)
- 出(7157)
- 业经(6758)
- 理论(6402)
- 关系(6215)
- 学(6023)
- 口(5848)
- 出口(5840)
- 出口贸易(5840)
- 体(5446)
- 银(5138)
- 银行(5124)
- 地方经济(4890)
- 机构
- 学院(116821)
- 大学(114332)
- 济(48465)
- 经济(47386)
- 研究(39134)
- 管理(38855)
- 理学(32503)
- 理学院(32048)
- 管理学(31422)
- 管理学院(31193)
- 中国(30077)
- 京(24158)
- 财(23278)
- 科学(22356)
- 所(19960)
- 江(19294)
- 中心(18135)
- 财经(17722)
- 农(17607)
- 研究所(17510)
- 范(16631)
- 师范(16494)
- 州(16123)
- 经(15730)
- 经济学(15302)
- 北京(15285)
- 业大(15092)
- 院(14494)
- 经济学院(13871)
- 贸(13657)
- 基金
- 项目(70375)
- 研究(55466)
- 科学(53248)
- 基金(48161)
- 家(41466)
- 国家(41065)
- 科学基金(33679)
- 社会(33521)
- 社会科(31527)
- 社会科学(31520)
- 省(27500)
- 教育(26002)
- 基金项目(25388)
- 编号(24859)
- 划(22880)
- 成果(21241)
- 自然(19964)
- 资助(19861)
- 自然科(19406)
- 自然科学(19403)
- 自然科学基金(19020)
- 课题(17340)
- 重点(16200)
- 部(15752)
- 发(15746)
- 性(15112)
- 年(14639)
- 制(14365)
- 项目编号(14227)
- 创(14162)
共检索到188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凌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顺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使加工贸易在地区分布上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形成地区协调梯级发展的态势,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梯度转移 中部地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志芳 闫奕荣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7年进出口总额突破2万亿美元,已跻身世界贸易前三强行列。加工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备受关注。从积极的一面看,它对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技术进步、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均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关于发展低水平的加工贸易是否会带来中国经济"贫困化增长"的讨论也不绝于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五七 曹治将
受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东部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加速迁移,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着新的调整与选择。中部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东部产业向中部转移仍存在诸多壁垒,制约了东中部产业深度分工和要素优化配置,阻碍了东部传统产业向中部迁移。东部和中部地区政府应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推动区际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 中部崛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立平 朱婷婷
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也是产业转移双方的双赢选择。本文在综述产业转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引力模型引入产业转移的研究中,给出了产业转移力度的测算模型。并具体以加工贸易产业为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六个东部省(市)以及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对其2006—2008年间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趋势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这对定量测算产业转移力度,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研究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规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引力模型 加工贸易 中部六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庄芮 徐紫光 白光裕
一、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近况近年来,顺应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商务部先后分三批确定了我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名单:第一批9个(2007年11月)——江西南昌、赣州,湖南郴州,湖北武汉,河南新乡、焦作,安徽合肥、芜湖,山西太原。第二批22个(2008年4月)——河南郑州、洛阳,湖北宜昌、襄樊,湖南岳阳、永州、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晶 刘雯雯
近些年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情况越来越突出,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是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均衡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科学地选择承接产业是中西部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文章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得出我国的产业梯度情况,并运用产业区域集聚指数分析我国加工贸易低梯度地区应承接的产业。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更快、更好转移的对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容欣
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增长较快,已呈现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为了避免外资向周边国家迁移,以及促进中西部地区加速发展,未来我国加工贸易应采取梯度转移的发展策略,通过主动招商、对口支援、区域协作等多种模式形成加工贸易合理的区域空间布局。
关键词:
加工贸易 中西部 梯度转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乔平平
长期以来,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外贸加工企业,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产业配套水平较低、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其加工贸易所占的比例很小。近些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东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已达上限,土地、水电等资源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发展加工贸易的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萍
产业转移能否实现受市场机制与政府双重作用:市场机制通过微观经济系统的竞争发挥作用,政府力量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发挥作用。近年来,受到劳动力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中国的产业转移呈现出产业集群转移的特征。因此,在东部地区大量产业寻求转移的良好机遇下,要实现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整体承接,就要做到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审慎引资,将承接产业集群转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 中部地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龙斌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成本大幅提高推动国内加工贸易必须向中西部转移。然而,由于存在物流成本高、产业配套差、通关效率低、竞争对手多等制约因素,中西部地区要想顺利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必须多途径、多方式突破物流瓶颈,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条件,提高加工贸易的通关效率,同时争取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倾斜。
关键词:
加工贸易 产业转移 中西部地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毛艺林
伴随全球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成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的主要贸易形式,对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本国产品出口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中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现状及原因,基于产业集聚视角,提出了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实现梯度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加工贸易 梯度转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郭扬 李金叶
本文从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空间格局出发,基于1981~2015年我国加工贸易数据及2004~2014年东中西部面板数据,运用加工贸易贡献度、加工贸易本国配套率及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后危机时代我国东中西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内外驱动因素。在整体测算基础上,本文认为:加工贸易对外贸的贡献度存在极大值(50%~55%)并无限趋近固定值(30%~35%),且发展程度越高,受劳动要素的制约程度就越高,受资本要素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就越低。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梯度转移 动力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颜群 胡浩然
加工贸易跨区域转移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措施。以2007年商务部等部门实施的加工贸易转移政策为研究案例,分析加工贸易跨区域转移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加工贸易转移政策显著提高了承接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出口水平,且主要促进了中西部地区、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行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组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第一,加工贸易转移政策提升了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概率,但主要通过促进在位企业出口扩张进而实现当地出口增长;第二,在位企业配置效应对提升承接地区城市出口作出重要贡献,构成加工贸易转移政策提升承接地区城市出口的重要途径;第三,加工贸易转移政策主要提升了大规模在位企业的出口水平和产品创造率,对小规模在位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表明大规模在位企业承接了相对更多的加工贸易转移订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娟 陈心洁
随着发达地区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传统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突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江西的核心区域,是江西承接东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要移入区。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优势(S)、劣势(W)、机遇(O)以及挑战(T),为该地区更好地吸引产业转移,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资金、技术、人才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产业转移 SWOT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鲍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加工贸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追述我国对外经贸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区域经济学中的"梯度推移理论",可以推断出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之路:由东部沿海开放地区转移到中西部较落后地区,最后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是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仅靠梯度转移来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难度较大。所以中西部地区还应积极创造自己优势的产业集群,才有可能实现与东部地区经济均衡的发展。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梯度转移 产业集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