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7)
2023(11963)
2022(10386)
2021(9810)
2020(8121)
2019(19159)
2018(18820)
2017(37098)
2016(19814)
2015(21999)
2014(21851)
2013(21801)
2012(19993)
2011(17806)
2010(17893)
2009(16715)
2008(15218)
2007(13182)
2006(11630)
2005(10278)
作者
(56083)
(46298)
(45917)
(43848)
(29313)
(22325)
(20994)
(18152)
(17729)
(16558)
(15971)
(15456)
(14663)
(14441)
(14419)
(14063)
(13725)
(13651)
(13232)
(13146)
(11477)
(11354)
(11129)
(10480)
(10441)
(10271)
(10196)
(10073)
(9274)
(9079)
学科
(79740)
经济(79663)
管理(55530)
(54979)
(46124)
企业(46124)
方法(36673)
数学(32139)
数学方法(31815)
(26679)
金融(26677)
中国(26164)
(24586)
银行(24548)
(23704)
(21452)
(20811)
地方(20525)
业经(18218)
(17433)
(16573)
(14594)
财务(14533)
财务管理(14512)
农业(14342)
企业财务(13890)
(13781)
贸易(13767)
理论(13360)
(13357)
机构
大学(274671)
学院(273471)
管理(110897)
(110882)
经济(108459)
理学(96619)
理学院(95549)
管理学(93985)
管理学院(93510)
研究(90930)
中国(72608)
(58261)
科学(56010)
(49994)
(44962)
中心(42680)
(41727)
研究所(41239)
财经(40884)
业大(40295)
(37913)
(37188)
北京(36900)
(35459)
师范(35129)
经济学(33686)
(33203)
农业(32574)
(32259)
财经大学(30694)
基金
项目(191922)
科学(150917)
研究(141328)
基金(139555)
(120947)
国家(119964)
科学基金(103450)
社会(88619)
社会科(84116)
社会科学(84091)
基金项目(75069)
(74569)
自然(67240)
自然科(65672)
自然科学(65659)
自然科学基金(64488)
教育(63877)
(62574)
编号(57743)
资助(57653)
成果(46386)
重点(42856)
(42250)
(41514)
(40037)
课题(39209)
创新(37350)
科研(36651)
教育部(36426)
国家社会(36131)
期刊
(116708)
经济(116708)
研究(81866)
中国(48451)
学报(41918)
管理(39455)
科学(39216)
(37393)
(36356)
(36277)
金融(36277)
大学(31736)
学学(29957)
教育(27814)
农业(25517)
技术(22732)
财经(19602)
业经(18812)
经济研究(18616)
(16642)
问题(15134)
理论(14805)
图书(14099)
实践(13665)
(13665)
技术经济(13195)
科技(13166)
现代(12582)
(12456)
商业(11564)
共检索到395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鸿卫  
工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 ,基目的是竞争能力的提高 ,增量投入和存量调整必须同时进行。金融拥有的以资金流此导实物流进行资源配置的功能 ,能在以上两方面对工业结构调整提供金融支撑。鉴于中部地区工业结构呈现典型的“锁定”效应 ,利用金融发展来安排反锁定是必要的。而中部地区现有的金融发展水平尚不能满足工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已成为该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金融瓶颈”。因此 ,需要利用超经济规模金融资源的聚集和大量的金融服务创新来安排反锁定 ,以价值流引导实物流来不断进行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巢剑雄  
根据投入产出分析 ,研究了各产业的比较收益 ,找出了对国内生产总值和资产收益有明显影响的产业。该结果为银行支持中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基本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乔海曙  
中部地区近年来工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存在如下问题:中部地区“产业同构”现象依然较为严重;中部地区产业组织偏小,缺乏规模经济与运行效率;中部地区产业技术升级缓慢,面临技术瓶颈制约;中部地区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中部地区工业结构调整主要集中在两大层面:制度层面的产业组织改革、技术层面的产业技术升级。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工业生产资料的市场化与货币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登国  
运用中部地区1995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的保护和发展偏好,扭曲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以重工业和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以市场机制为发展基础的第三产业以及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力的推动了区域金融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文哲  孔庆洋  郭斌  
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一直是相互冲突又相互协调的两大主题。在中国政府"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指导下,选取中部地区1997—2017年相关面板数据,对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调整的门槛效应和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有效的倒逼作用,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不一。随着正式环境规制强度逐渐增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大致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过程。提出了正式环境规制多样化、加强非正式规制的力量和制度创新、规范环境规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从分析我国中部内陆地区目前金融支持“三农”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 ,得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政策选择主要有四 :一是优化监管体系 ,重新构建县域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二是农村信用社要改善内部信贷管理体制 ,改革经营管理体制 ,增强为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输血”功能 ;三是准确定位政府在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中的位置 ,实施“三农”结构调整的“五化”战略 ,实现信贷资金与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共赢。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阮陆宁  刘珍  
通过选择1989~2008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金融发展程度和物价指数为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评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金融发展并没有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中部地区应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中介效率,才能更好地推动其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阳  
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工业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国有工业经济主导的工业化进程是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有效措施,但是这种工业增长必然伴随于金融抑制政策。在先天发育不足的情况下,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不仅得不到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反而因工业经济的发展滞后而阻碍了金融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红莲  邓超  
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金融发展速度滞后、经济外向度不高、政策性溢出严重、法制环境不健全、信用环境缺失等造成了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失谐。因此,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完善金融生态法制体系、优化金融信用环境、加快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对优化中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中部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东  谢莉娟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须重视流通业在促进就业增长中的特殊贡献。对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对比分析表明,流通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就业吸纳作用凸显,而在中部地区其就业贡献相对于产值贡献却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结构偏离。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中部地区2003-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及城镇化未能有效带动就业增长的情况下,流通业发展是促进中部地区就业增长的有效产业因素,但依然面临弹性不足的问题。推动中部地区流通业就业效应的发挥,应将流通产业的结构调整视为关键环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