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8)
2023(9249)
2022(7266)
2021(6290)
2020(4787)
2019(10823)
2018(10716)
2017(20318)
2016(11074)
2015(12260)
2014(12555)
2013(12362)
2012(11592)
2011(10702)
2010(10889)
2009(9977)
2008(9856)
2007(8981)
2006(8460)
2005(8091)
作者
(33785)
(28107)
(28029)
(26494)
(17934)
(13351)
(12580)
(10939)
(10834)
(10152)
(9735)
(9278)
(9261)
(9118)
(8853)
(8621)
(8359)
(8107)
(8085)
(8069)
(7364)
(7080)
(6928)
(6496)
(6438)
(6405)
(6350)
(6301)
(5802)
(5530)
学科
(56450)
经济(56396)
(28243)
管理(27176)
地方(21653)
中国(21295)
(18988)
企业(18988)
(18605)
业经(15150)
方法(13438)
农业(13228)
(12348)
地方经济(11918)
数学(11152)
数学方法(11059)
(10084)
金融(10083)
(9888)
银行(9873)
(9833)
(9689)
发展(9649)
(9627)
(9618)
环境(9326)
(9031)
贸易(9018)
(8891)
(8583)
机构
学院(161549)
大学(158681)
(69574)
经济(68101)
研究(64685)
管理(55643)
中国(49097)
理学(45957)
理学院(45293)
管理学(44492)
管理学院(44186)
科学(38848)
(36104)
(33824)
(30682)
研究所(30380)
(30122)
中心(28530)
(26974)
(24596)
师范(24360)
北京(23541)
(23282)
财经(23260)
农业(23152)
业大(23050)
(22130)
经济学(21384)
(21089)
(20970)
基金
项目(102237)
科学(80169)
研究(77505)
基金(71247)
(62432)
国家(61856)
科学基金(51837)
社会(49828)
社会科(47147)
社会科学(47139)
(41456)
基金项目(36999)
(34460)
教育(34174)
编号(31857)
自然(30379)
(29858)
自然科(29643)
自然科学(29637)
自然科学基金(29077)
资助(27805)
成果(26512)
发展(24464)
(24039)
重点(23935)
课题(23599)
(21439)
(21070)
国家社会(21028)
创新(19788)
期刊
(90318)
经济(90318)
研究(54803)
中国(41611)
(30668)
学报(24601)
科学(24010)
管理(23112)
教育(22409)
(21771)
农业(20960)
(19291)
金融(19291)
大学(18704)
学学(17364)
业经(16591)
技术(15095)
经济研究(14249)
问题(12057)
财经(11510)
(11105)
(10087)
(8840)
世界(8700)
国际(8356)
技术经济(8260)
图书(8251)
资源(8190)
(8174)
商业(8143)
共检索到270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小勇  尹继东  
通过对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中部地区工业化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对这一阶段工业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可以发现,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机制障碍较多、工业发展质量不高以及工业结构趋同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相关措施:一是转变工业化发展思想,实现工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二是转变工业发展路径,实现新型工业化产业创新;三是转变工业发展结构,实现工业产业的联动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阳  
运用中部地区199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工业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国有工业经济主导的工业化进程是实现经济赶超战略的有效措施,但是这种工业增长必然伴随于金融抑制政策。在先天发育不足的情况下,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不仅得不到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持,反而因工业经济的发展滞后而阻碍了金融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  
中国中部地区工业化高潮的兴起和未来发展战略的探索王建1994年以来,中部皖、赣、豫、鄂四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甚至超过了一向排在前列的东南沿海省份。这标志着中国的工业化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展开,是令人兴奋的事情。究其原因,中部地区的工业化高潮,仍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旭晓  
在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三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杂系统理论构建区域"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2006-2010年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中部四省的"三化"协调发展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都处于中级协调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是江西、湖南和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量,而农业现代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湖北"三化"协调的驱动因素,而城市化是制约因素;工业化率是影响江西"三化"协调的主要指标,农业劳动生产率则是影响湖南和湖北"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河南"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闯  
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与积累,中国进入产业升级与转移阶段。在此趋势下,中国产业集中的东部地区开启产业转移之路,这为中部地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借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从国家视角转为区域视角,分析中部地区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发展城镇工业化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离不开政府扶持的缘由。最后得出启示,中部地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平衡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形成本地化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中部崛起对我国宏观经济全局意义重大。中部地区现有的高投入、高消耗的数量扩张型发展模式,将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中部地区综合优势的发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必由之路。其关键在于提高人力资本与R&D资本等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大幅度提升中部地区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终推进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忠江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基地。自2006年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6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能源资源等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优势,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基础日益雄厚,整体发展水平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如何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新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的重要任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阮陆宁  邹美凤  
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上升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服务业与工业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也被许多经济学家证明。本文在对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工业特征描述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分析了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对该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使用Granger因果分析法,论述了中部六省服务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实证结果,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中部地区服务业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春萍  麻福芳  
文章运用AHP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偏低,呈现下降的发展趋势;城乡统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成一致正相关。中部八省份的实证研究符合上述结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腾云  刘卫东  胡智勇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拉开了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新一轮发展的序幕。全面、深入地研究中部地区的原材料工业发展环境条件及其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水平和原材料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问题及其发展的经济政治环境因素分析认为,矿产资源种类多、优势矿种储量大、分布集中等有利的资源环境条件构成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我国所处的环太平洋地区矿产资源富集程度高,在越来越好的国际环境条件下,可以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补充;国内外产业转移、全球经济发展趋好以及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等将为中部地区原材料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志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湖南省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喻金田  娄钰华  李会涛  
本文在确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描述的方式,构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测度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协调度。进而测算并分析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度,最后指出了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低的原因及促进协调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圣云  
人文发展导向的生态效率研究是对经济发展观向人文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演变的响应。基于生态效率概念演变并对其概念框架进行人文发展导向的拓展,建立生态效率的概念模型便是这一响应的具体体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计算中部6省的环境负荷,进而对1990—2008中部地区省级尺度人文发展的生态效率进行定量评价,以此提出提高中部地区人文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亨明  
本文尝试从2000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来中部地区的工业化现状,分析其特点及发展趋势,根据其出现的问题,简要说明阻碍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因素,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中部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提出一些基本思路和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唐永  
2000年是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转换的拐点。2000年开始,三大地区GDP占全国比重的增幅略显“中部塌陷”迹象,人均GDP水平格局亦存在“中部塌陷”的趋向;三大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中部塌陷”格局已经形成。可见,自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中部塌陷”格局初步形成,同时,就中部地区内部而言,各省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所表现出的“塌陷”特征及程度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的“塌陷”趋势是明显的。中部地区无论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还是从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产品和服务供给,市场需求等方面看,以及其空间区位所决定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大影响看,都是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