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45)
- 2023(2916)
- 2022(2595)
- 2021(2501)
- 2020(2069)
- 2019(4901)
- 2018(4905)
- 2017(9507)
- 2016(5739)
- 2015(6378)
- 2014(6556)
- 2013(6450)
- 2012(6431)
- 2011(5876)
- 2010(6226)
- 2009(5699)
- 2008(5839)
- 2007(5336)
- 2006(4822)
- 2005(4408)
- 学科
- 济(23365)
- 经济(23327)
- 业(11735)
- 管理(10524)
- 方法(8665)
- 农(7804)
- 中国(7699)
- 地方(7560)
- 企(7427)
- 企业(7427)
- 数学(7313)
- 数学方法(7159)
- 学(6784)
- 农业(5871)
- 业经(4651)
- 融(4533)
- 金融(4532)
- 财(4492)
- 地方经济(4245)
- 贸(4114)
- 贸易(4113)
- 制(3967)
- 易(3921)
- 银(3568)
- 银行(3550)
- 理论(3531)
- 行(3448)
- 和(3368)
- 环境(3314)
- 教育(3155)
- 机构
- 大学(86980)
- 学院(84427)
- 研究(34641)
- 济(33026)
- 经济(32322)
- 管理(27959)
- 中国(24761)
- 理学(23849)
- 理学院(23397)
- 管理学(22830)
- 管理学院(22664)
- 科学(22554)
- 京(19729)
- 所(19373)
- 研究所(17841)
- 农(17666)
- 财(15438)
- 中心(15289)
- 范(14516)
- 师范(14360)
- 农业(14110)
- 业大(13404)
- 江(13395)
- 北京(12647)
- 财经(12154)
- 院(11923)
- 师范大学(11896)
- 经(10951)
- 州(10887)
- 经济学(10735)
- 基金
- 项目(56302)
- 科学(43551)
- 研究(40664)
- 基金(40300)
- 家(36520)
- 国家(36224)
- 科学基金(29029)
- 社会(24889)
- 社会科(23331)
- 社会科学(23325)
- 基金项目(21276)
- 省(20790)
- 教育(19078)
- 划(19016)
- 自然(18679)
- 自然科(18219)
- 自然科学(18210)
- 自然科学基金(17877)
- 资助(16706)
- 编号(16396)
- 成果(15227)
- 重点(13372)
- 部(13063)
- 发(13041)
- 课题(12043)
- 创(11219)
- 教育部(10744)
- 科研(10690)
- 性(10618)
- 计划(10607)
共检索到130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仁荪 王芳
在中部六省中,江西省无论是失业率增长还是下岗职工年末数增长都位于首位,与中部其他五省存在相当大差距。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状况。解决江西就业问题,一要发展地方经济,特别是要着力发展第二产业;二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三要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就业 失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仁荪 王光栋
本文通过对中部地区各省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规模与速度、非公有制经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因素的比较分析,说明了中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省际间差异,并提出了中部地区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作者指出,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乃至于实现中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在政策上坚定地倾向于采取外生性增长的模式。
关键词:
中部地区 非公有制经济 比较 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闯
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与积累,中国进入产业升级与转移阶段。在此趋势下,中国产业集中的东部地区开启产业转移之路,这为中部地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借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和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从国家视角转为区域视角,分析中部地区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发展城镇工业化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离不开政府扶持的缘由。最后得出启示,中部地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平衡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形成本地化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双红 肖雁飞
采用2002、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和分区域分行业碳排放系数,通过构建产业转移模型,通过数理测算,得出13个污染产业的区域间产业转移、碳转移及中部地区行业碳转移量,以此发现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是否造成碳污染转移。结果显示:①中部地区正成为产业转移与碳转移的活跃地区,体现出产业转移与碳转移大量"转出与转入"并存局面,即消费型产业向东北、京津、北部沿海、南部沿海、西北、西南地区转出,同时,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出口型产业,"承东启西"区位中转站特征明显;②产业转移并不是碳污染转移的唯一原因,产业转移碳
关键词:
碳排放 污染产业转移 碳转移 中部地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易 李嘉莉 刘志颐
在新形势下大力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农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对中部地区安徽省农业"走出去"相关情况的实地调研,归纳提炼了中部地区农业"走出去"的特点,以及境外资源开发类、农产品出口类、过剩产能转移类等不同类型企业"走出去"取得的成效和经验,为推动基于区域差异特征的国家农业一盘棋"走出去"提供启示和政策建议,对于拓展中国农业发展空间,营造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双红 肖雁飞
采用2002、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和分区域分行业碳排放系数,通过构建产业转移模型,通过数理测算,得出13个污染产业的区域间产业转移、碳转移及中部地区行业碳转移量,以此发现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是否造成碳污染转移。结果显示:①中部地区正成为产业转移与碳转移的活跃地区,体现出产业转移与碳转移大量"转出与转入"并存局面,即消费型产业向东北、京津、北部沿海、南部沿海、西北、西南地区转出,同时,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出口型产业,"承东启西"区位中转站特征明显;②产业转移并不是碳污染转移的唯一原因,产业转移碳减排效应也是有差异的,如北部沿海、南部沿海表现出产业转入的碳转出特征(碳减排效应),西南地区则相反(碳泄漏效应),这与转移的行业有密切关系;③从中部地区行业分析来看,采选业、化学工业、电热煤水生产供应业、金属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五个高碳行业既是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尤其是消费型产业转入),更是碳转移的主体,其他8个制造业虽然产业转移量(尤其是消费型产业转出)较大,但占据的碳转移量微乎其微;④减排仅依赖单个区域是不可能实现的,跨区域协同减排机制及全国层面的重点行业监管与研发机制等亟需建立。
关键词:
碳排放 污染产业转移 碳转移 中部地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社建
中国与印度均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问题,受到经济发展阶段、人口状况与就业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印在就业总量与就业结构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及采取促进就业的措施有所不同。本文比较研究中印就业总量、就业结构以及促进就业措施的异同,提出了中国与印度可供选择的相互借鉴的扩大就业的措施。
关键词:
中印 就业 比较 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伯娜 殷李松 贾敬全
文章从系统角度,构建地区就业格局演变模型,解构就业数据,研究中部地区就业格局演进轨迹。结果表明:中部就业自然增长率演进方面,23年前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能解释轨迹演进的86%,历程为:1981-1984年为"V"形,1987-1996年为复杂波动,1996-2011年为"长U"形,2012-2015年为低幅波动,2016-2020年由4.47升至5.66,并在2021-2030年下降并维持在4.00以上,中部用工荒在2016年进入潜伏,2024年左右爆发。中部内部就业格局演进方面,直至2011年,除1983
关键词:
就业格局 自然就业增长率 拥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合林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部各省都在谋求发展。通过中部六省的比较,分析河南的优、劣势及其在中部崛起中的目标定位,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实现中原崛起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原崛起 比较分析 中部地区 河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陈炜 谢珍珍
通过计算中部6省1990~2009年的生态足迹,对中部地区生态经济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比较。通过计算中部生态承载力,以分析各省生态赤字情况及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表明:中部各省生态足迹总量正快速增长,个别省份如山西省、河南省不仅生态足迹总量大且增长率也较高;同时山西省人均生态足迹远远高出平均水平;从生态需求结构看,山西省能源生态足迹占总比最大,占总生态足迹的85%,河南省其次,均迫切需要进行产业转型与技术改进。各省的生态赤字情况不同,其中河南省和山西省的生态赤字情况比较严重。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中部地区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建静
通过调查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捐赠网页,分析了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捐赠网页建设与捐赠工作开展情况,探讨了其对大陆高校图书馆捐赠工作的启示。大陆高校图书馆可以从7个方面予以借鉴,深化推进捐赠工作:完善与捐赠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专项募捐计划;提供形式多样的捐赠回馈与奖励;实施众筹募捐;深化捐赠揭示;进行全面推广;宣传国家与捐赠相关的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昌文
在西部大开发中,资本形成能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东、中、西部的财政性资本形成能力、资本市场的权益资本形成能力、货币市场的信贷资本形成能力、外国直接投资的外部资本形成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能力普遍比东部和中部弱,存在"东高西低"的特征。然后,计量实证分析了各种资本形成能力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影响大小。估计出的各种资本形成能力的产出弹性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财政性资本形成能力对经济增长的积极的作用要强于东、中部地区;使用效率较高的资本依次是财政性资本、银行的贷款资金、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直接的资本聚集在发挥主导作用,不象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玳玳
西方就业理论是为了解释失业问题和就业波动现象而创立的。这些理论与在此理论基础上的制度,对于我国的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远豪
美国社区学院在就业课程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以满足学生就业与促进学生发展为就业课程目标、强调通识和跨学科课程、强化实践性和技能性课程、强调就业课程的市场导向作用等鲜明特色。借鉴美国社区学院就业教育课程经验,我国高职院校就业课程设置应确定近期与长远发展的课程目标,重视课程的人文性和综合性,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技能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勇 侯桃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各国就业问题出现新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尽管国情不一,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对当今中国解决就业问题无疑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西方发达国家 就业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