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6)
- 2023(16072)
- 2022(13756)
- 2021(12897)
- 2020(10497)
- 2019(24722)
- 2018(24717)
- 2017(47510)
- 2016(25814)
- 2015(29061)
- 2014(29246)
- 2013(28765)
- 2012(26507)
- 2011(24173)
- 2010(24528)
- 2009(22330)
- 2008(21726)
- 2007(19335)
- 2006(17196)
- 2005(15425)
- 学科
- 济(111018)
- 经济(110912)
- 管理(71995)
- 业(69655)
- 企(57133)
- 企业(57133)
- 方法(46939)
- 数学(40528)
- 数学方法(39800)
- 中国(32796)
- 农(29060)
- 地方(28948)
- 业经(25205)
- 学(22921)
- 财(22148)
- 农业(19822)
- 贸(19187)
- 贸易(19171)
- 理论(18938)
- 易(18484)
- 制(18247)
- 和(17519)
- 技术(17204)
- 环境(16941)
- 银(16351)
- 银行(16310)
- 融(15754)
- 金融(15751)
- 行(15694)
- 发(15644)
- 机构
- 学院(367199)
- 大学(366900)
- 管理(145392)
- 济(143061)
- 经济(139640)
- 研究(125783)
- 理学(125382)
- 理学院(123862)
- 管理学(121338)
- 管理学院(120654)
- 中国(92917)
- 京(80391)
- 科学(79420)
- 所(63543)
- 财(63273)
- 农(58065)
- 研究所(57906)
- 中心(56317)
- 江(54607)
- 业大(53824)
- 范(51775)
- 北京(51507)
- 师范(51321)
- 财经(50540)
- 院(46212)
- 经(45771)
- 州(45310)
- 农业(45041)
- 经济学(41420)
- 师范大学(41256)
- 基金
- 项目(249119)
- 科学(195925)
- 研究(181824)
- 基金(178714)
- 家(155781)
- 国家(154489)
- 科学基金(132929)
- 社会(112891)
- 社会科(106921)
- 社会科学(106891)
- 省(97871)
- 基金项目(94613)
- 自然(87321)
- 自然科(85334)
- 自然科学(85319)
- 教育(84228)
- 自然科学基金(83726)
- 划(82679)
- 编号(75227)
- 资助(74483)
- 成果(60963)
- 发(56062)
- 重点(55849)
- 部(53747)
- 课题(52714)
- 创(51348)
- 创新(47782)
- 科研(47069)
- 教育部(45892)
- 项目编号(45716)
- 期刊
- 济(162322)
- 经济(162322)
- 研究(109294)
- 中国(73945)
- 学报(56004)
- 管理(55263)
- 科学(53472)
- 农(53020)
- 教育(46612)
- 财(45287)
- 大学(42402)
- 学学(39541)
- 农业(37056)
- 技术(34201)
- 融(31105)
- 金融(31105)
- 业经(28125)
- 经济研究(25504)
- 财经(23515)
- 图书(22080)
- 问题(21850)
- 经(20055)
- 业(19579)
- 技术经济(18214)
- 科技(18104)
- 理论(17385)
- 资源(17214)
- 统计(17129)
- 现代(17100)
- 商业(17041)
共检索到548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树海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改变,"中部崛起"到底如何崛起,中部地区区域整体崛起是目标,但是,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条件决定了中部崛起必须走由重点地区整体发展的道路,那么,在重点地区中应该如何选择中部地区发展模式。对此,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网络模式,对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网络概念及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网络的基本思路和空间结构,最后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
城市群 战略支点网络 空间结构 战略合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鞠航 田金信 万立君 黄桂林
会展业的发展布局具有很强的区位选择性,目前我国会展业在区域布局、收益结构以及展馆规模结构上的失衡已经严重阻碍了会展业的正常发展。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会展业布局失衡的成因基础上,基于不平衡发展理论和产业布局原理,阐述了现代会展业发展布局的指导思想和选择标准,并指出影响现代会展业布局的新因素,重点提出构建不平衡会展发展模式,以保障整个会展产业布局的最终均衡。最后,提出会展业未来发展布局的具体创新模式。
关键词:
会展 产业布局 不平衡发展模式 模式创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牛慧恩 王爱民 张旺锋 杨永春
从秦王川的自然条件、现有经济发展状况和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建设投资分析几个方面论述了秦王川目前城市发展布局的可行性
关键词:
秦王川 城市发展布局 可行性研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顾学明 王倩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组织的成立。此贸易组织的成立将形成我国对外贸易的新格局,我国将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对于如何布局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是能否利用东盟国家的优势资源进行资源互补的重要的方面,是否能把握战略机遇期的关键。因此应该有层次的开展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构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梯次战略发展布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小成 罗新星
培育和发展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对于中部崛起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部地区集群发展结合中部塌陷现象和自身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存在集群关联性不高、植根性不强、创新性不够等问题。基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要求,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应选择政府扶持、创新源驱动、外资带动、跨区域互动以及产业振兴与特色培育相结合等发展模式。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中部崛起 产业集群 发展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志民 肖淑红
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地区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粮食产量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加大其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破解,并通过农民增收最终推动"扩大内需"。一、发展模式选择(一)经济增长阶段定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新桥
分析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依据其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 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构想, 实施武汉中心增长极发展的调整战略, 实施省会城市次增长极发展的调整战略, 实施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调整战略, 实施主导产业选择发展的调整战略。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产业结构 布局现状 调整战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新桥
分析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依据其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构想:实施武汉中心增长极发展的调整战略;实施省会城市次增长极发展的调整战略;实施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调整战略;实施主导产业选择发展的调整战略。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产业结构 布局现状 调整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荣林
广西沿海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带的经济低谷区。90年代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为这一区域发挥多种优势,争取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加大开放政策力度,以大港口、大交通、大经济、大中城市作为区域开发与产业布局的基本战略。从核心到组团,从轴线到区域,分层次推进,城镇体系格局将为之一新。
关键词:
沿海地区,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布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明辉 胡日东 胡安其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需要面对城市如何合理布局的问题。通过201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及以上行政区(不包括白银市、拉萨市、中卫市)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以及中国城镇化水平进行空间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呈现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特征,中国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已迈入多极化发展格局;由于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着较强的空间正溢出效应,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需要重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使本地和相邻区域协同发展,发挥城市间城镇化发展的联动作用。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群 空间计量经济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键 邱国斌
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针对中部地区的经济特征和物流发展现状,提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物流与贸易集成运营的现代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模式,认为中等地区物流发展要从基础设施,合作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方面入手。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区域物流 发展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豫
一、背景国务院2009年3月25日原则通过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意见。温家宝总理2008年视察上海时也明确指出: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战略,要在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健全领导体制和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全面提升服务功能、提升发展的软环境、培养和吸引人才等六方面全力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杜相国
对构建城市农行发展布局新框架的探讨杜相国农业银行城市金融业务(本文所指城市金融业务不包括县及县级市支行业务),是近几年在向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构建城市农行发展布局新框架是相对于农业、农村金融业务而言,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城市农行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贡生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最早出现于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改革开放后,陆大道先生提出点—轴开发理论和"T型战略"。受这一思想影响,学界先后提出"点—轴—集聚区"开发模式,"一个半重点","开"字型发展战略,"勿"字形模式,"弗"字形网络布局,"四类六区"型的发展战略,菱形发展战略,"丰"字型发展战略和"三纵四横"的经济增长布局。尽管这些战略各有所短,但站在十二五规划前期,如果政府能够博取众长,以"交通为实业之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本,合理规划一、二、三类经济区和一、二、三类经济带,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再一次实现腾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