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0)
2023(9498)
2022(8162)
2021(7215)
2020(6239)
2019(14364)
2018(13888)
2017(27378)
2016(14875)
2015(16813)
2014(17141)
2013(17423)
2012(16772)
2011(15455)
2010(15683)
2009(14865)
2008(14472)
2007(13359)
2006(11894)
2005(10881)
作者
(45874)
(38847)
(38582)
(37058)
(24590)
(18631)
(17818)
(15105)
(14460)
(13683)
(13417)
(12954)
(12428)
(12377)
(12181)
(12106)
(11585)
(11448)
(11138)
(11074)
(9741)
(9620)
(9415)
(8916)
(8846)
(8795)
(8454)
(8438)
(7878)
(7691)
学科
(89812)
经济(89753)
管理(37836)
(35434)
方法(32591)
数学(29354)
数学方法(29150)
(25383)
企业(25383)
地方(24825)
(20975)
中国(19220)
(17272)
(15858)
地方经济(15761)
业经(15468)
农业(14798)
(12754)
贸易(12748)
(12517)
(12198)
环境(12101)
(11128)
(11075)
金融(11071)
(10265)
银行(10238)
(9798)
(9445)
经济学(9305)
机构
大学(228167)
学院(228042)
(107325)
经济(105235)
研究(85572)
管理(82681)
理学(70518)
理学院(69572)
管理学(68445)
管理学院(67995)
中国(63868)
科学(51754)
(48343)
(45616)
(45148)
研究所(40925)
(40224)
中心(38365)
财经(36232)
(35509)
经济学(34863)
业大(32930)
(32629)
农业(31518)
经济学院(31294)
北京(30707)
(30662)
师范(30410)
(30047)
(27690)
基金
项目(146441)
科学(114578)
研究(106363)
基金(105838)
(92693)
国家(91977)
科学基金(77157)
社会(69013)
社会科(65366)
社会科学(65347)
(56779)
基金项目(56048)
(48058)
自然(47819)
教育(47404)
自然科(46595)
自然科学(46580)
自然科学基金(45743)
资助(43219)
编号(42565)
成果(35088)
(34748)
重点(33831)
(32707)
课题(29666)
(29462)
国家社会(29179)
发展(28336)
(27941)
科研(27832)
期刊
(125996)
经济(125996)
研究(71258)
中国(43060)
(36690)
学报(35628)
(35304)
科学(32877)
管理(28743)
大学(26169)
学学(24938)
农业(24332)
经济研究(21085)
(21073)
金融(21073)
技术(19637)
财经(18796)
教育(18601)
业经(17975)
问题(16728)
(16352)
技术经济(13672)
(13017)
(12964)
统计(12864)
资源(11839)
世界(11619)
国际(11186)
(11120)
商业(11100)
共检索到349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寿富  
文章运用锡尔系数和Barro回归方程对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的趋同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中部县域并不存在σ-趋同和绝对β-趋同现象,但存在条件β-趋同。在σ-趋同分析过程中,分别按行政区划和区位条件对县域进行分组分析,都表现出发散的状态。而中部县域的条件β-趋同现象说明对县域经济发展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是有效而且十分必要的,可以使得县域经济更快地增长。通过趋同条件的分析可知,人力资本、投资、城镇化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劳动投入、政府财政支出和储蓄水平则与县域经济增长负相关,此外,县域所处的区位对经济增长也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与东部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大,呈现出“边缘化”特征。其内部的经济联系主要表现出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态势,使得其经济发展出现趋同现象。中部地区要摆脱“中部塌陷”的困境,在适度竞争的同时更要加强分工与协作,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注重市场机制的培育与完善,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李郇  
Lucas(1 988,2 0 0 2 )一直强调城市具有不同于国家、省区层面上的经济增长特性 ,但为现有的有关文献所忽视。本文采用趋同分析的标准方法 ,就我国 2 1 6个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展开讨论 ,结果发现 ,与我国省区趋同模式不同 ,我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δ趋同和绝对β趋同 ;从趋同机制上看 ,我国城市层面上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 ,且有助于对我国地区差距的进一步理解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婷  李红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以珠三角1997-2011年24个县市级人均GDP为样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和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1年,珠三角24个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在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与传统空间计量模型对比,文章选用能消除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的空间误差模型,研究发现:各县市间存在β-收敛,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不仅受到自身初始水平的影响,还会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扩散作用。因此,在制定区域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和溢出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伟  
与刘易斯提出的工业化驱动下的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标准模型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不同步的,突出表现为劳动者就业空间与家庭永久居住空间相异,并由此而导致城镇建设用地供应不足、内需不足、农村劳动力利用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矛盾在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的中部省份表现得尤其突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实现"三化"协调应该以工业发展为动力,统筹产业、城镇与人口的空间布局,并适度推进农业现代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飞飞  徐健  
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中部地区区域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协同关系,采用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对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中部区域物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卫东  熊广勤  
文章通过分析中部地区1992—2003年综列数据(Panel Data)的计量模型,探讨中部地区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率同主要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程度受政策左右。制度创新、政策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就如何利用FDI,推进市场化,实现中部崛起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裕  师明  谢良  
文章通过1992~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中部地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FDI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来自于国内投资,劳动力因素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趋于下降,人力资本因素的作用还不明显。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丙欣  李彦军  
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现代计量方法对中部地区1978—2007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存在着较强的制约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均显示无论是城市化水平,还是经济增长水平均受自身波动的影响较大,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机制尚未形成。应理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信平  
文章通过对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如投资、消费及产业结构、进出口及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技术的分析、制度等因素的分析,揭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并通过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对比揭示这一动力的变化,为中部地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玉敏  
本文对中部6省1987~2003年的FDI和GDP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FDI的流入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还初步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希望对中部省份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新形势下,为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雄飞  吴玉鸣  
通过对县域经济增长评估体系的建立,运用因子分析的定量方法对广西77个县的经济增长水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估、排序和归类。从而得出了经济增长呈现的发达、较发达、欠发达、贫困等四大集团的地区差异分布,探讨了经济增长差异对广西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对各区域采取不同发展战略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广西县域的整体发展水平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满艳  吴湘玲  曾平  
县级政府角色错位,导致中部地区县域发展滞后。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主要承担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谋划者、县域市场秩序的规范者、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推动者、县域内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扶持者和县域内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者角色。这需要牢固树立对人民负责的权力观念,强化政府能力建设,塑造先进县级行政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大勇  朱召龙  
通过对弗朗索瓦·普劳克斯 ( F.Perroux)和 J.布德维尔的增长极理论的阐释 ,本文提出 :要克服“瓶颈”制约 ,推动山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必须培育山区县域的经济空间增长极 (产业增长极 )和地理空间增长极 (小城镇 ) ;而且 ,在地理空间上要培育多元增长极 ,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连清  
作者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采用Miller-Round模型测算中部地区的区内乘数效应及其与国内各区域相互溢出效应。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在国内各区域区际经济联系中获得溢出效应最大,它从国内其他区域获得的溢出效应显著地高于本区域对其他区域的溢出效应;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同时又是对西部地区溢出效应最大的区域,这表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