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0)
2023(15906)
2022(13804)
2021(12817)
2020(10816)
2019(24674)
2018(24525)
2017(47558)
2016(25901)
2015(29023)
2014(28957)
2013(28751)
2012(26363)
2011(23580)
2010(23850)
2009(22417)
2008(22350)
2007(20035)
2006(18076)
2005(16523)
作者
(74710)
(61963)
(61798)
(58680)
(39660)
(29760)
(27864)
(24126)
(23500)
(22461)
(21187)
(21130)
(19913)
(19731)
(19171)
(18736)
(18477)
(18292)
(17690)
(17610)
(15412)
(15372)
(14949)
(14243)
(13955)
(13915)
(13743)
(13717)
(12420)
(12227)
学科
(106541)
经济(106369)
(99246)
管理(91600)
(87473)
企业(87473)
方法(45366)
数学(35581)
(35347)
(35302)
数学方法(35143)
业经(32739)
中国(27190)
(25985)
(24842)
财务(24762)
财务管理(24723)
农业(24656)
企业财务(23438)
地方(21287)
技术(20471)
理论(19961)
(19459)
(19440)
(18653)
贸易(18643)
(18488)
(18215)
(18079)
(17354)
机构
学院(374510)
大学(372100)
管理(151434)
(150406)
经济(147127)
理学(129657)
理学院(128254)
管理学(126326)
管理学院(125626)
研究(121122)
中国(94265)
(79818)
(74118)
科学(72977)
(60840)
(60619)
财经(57949)
(57217)
中心(55063)
研究所(54389)
业大(53920)
(52404)
北京(50614)
(47587)
师范(47214)
农业(47065)
(46172)
经济学(43993)
(43757)
财经大学(42603)
基金
项目(245058)
科学(193588)
研究(183743)
基金(177541)
(152629)
国家(151258)
科学基金(131306)
社会(115781)
社会科(109520)
社会科学(109487)
(96085)
基金项目(94545)
自然(84501)
教育(83462)
自然科(82492)
自然科学(82472)
自然科学基金(81012)
(79684)
编号(75923)
资助(72390)
成果(62135)
(54227)
重点(54123)
(52640)
(51975)
课题(51743)
(48624)
创新(48467)
项目编号(47025)
教育部(46918)
期刊
(177277)
经济(177277)
研究(114323)
中国(72650)
(60645)
管理(60080)
(58117)
学报(54026)
科学(51515)
大学(41962)
教育(40574)
农业(39698)
学学(39436)
(35159)
金融(35159)
技术(33013)
业经(30943)
财经(29032)
经济研究(25913)
(24806)
问题(23126)
(21610)
技术经济(19450)
现代(18489)
理论(18346)
财会(17654)
图书(17518)
科技(17483)
(16871)
(16717)
共检索到566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晓英  
中部如火如荼开展产业承接的同时却遭遇民工荒问题,这正是由于中部重点承接的产业附加值低,偏重于初级加工;在工资等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势必会出现利润下降、亏损面扩大、亏损程度加深的态势。长期来看,会出现承接产业企业经营困难与民工荒并存。因此,要缓解民工荒,破解承接行业的经营困境,在产业承接中必须做到产业升级与农民工技能培训并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勃  
在制造业企业普遍缺工背景下,部分企业不缺工说明农民工务工选择的倾向性。提出创建雇主品牌对制造业传统用工模式革新。雇主品牌以培养员工忠诚为目标,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管理期望,要求企业诚信招聘、管理公平和提高管理沟通的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锦飞  张娜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国际经济现象。为了探索制造业转移的转移方向和策略,本文基于产业转移和承接能力的理论基础,建立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要素的权重水平,从而判断出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关键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和制造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评价承接能力的关键要素,其中,产业技术发展能力、资本要素、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协调配套能力、自然资源要素是评价承接能力的关键指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三峰  杨德才  
本文基于中部地区分析了产业转移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商务成本较高。通过中部地区81个城市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没有形成较强的互动关系,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制造业对服务业则具有挤出效应,服务业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应地,中部地区应适当调整发展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发展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方颖  
实现区域间梯度发展,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金融支持至关重要。我国中部地区金融制约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研究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效应,认为金融市场能够聚敛资金、优化配置、调节需求、反映信息、推进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承接转移时金融制约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在目前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性转移重大机遇来临之际,中部地区急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崛起。如何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来进行集群式、链式承接,以提升产业内生能力是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以中部制造业为样本,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tata编程软件,基于对中部制造业20个具体行业的测度分析,明晰了中部省份各制造业的优势行业,得出了各省如何发挥现有制造业的基础优势,以通过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来实现高效承接转移产业具体模式路径的结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建荣  陈圻  
2004年年中“民工荒”现象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民工荒”产生的原因,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相应的看法。综观各种论点,“民工荒”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鲜有触及,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应探讨。“民工荒”的出现是对二元化结构发展的一次假证,并不能说明我国二元化发展形态的改变,恰恰反映的是二元化条件下城乡发展的一种扭曲形态,其发生的内在原因则是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结构低端化形成价值分配秩序和人力资本培养模式的不完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汪素芹  贾志娟  曹玉书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承接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外包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外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系数为1.103874,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系数为3.109623。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萍  
产业转移能否实现受市场机制与政府双重作用:市场机制通过微观经济系统的竞争发挥作用,政府力量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发挥作用。近年来,受到劳动力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中国的产业转移呈现出产业集群转移的特征。因此,在东部地区大量产业寻求转移的良好机遇下,要实现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整体承接,就要做到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审慎引资,将承接产业集群转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明  宋彦玲  
本文梳理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FDI)质量影响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作用和内在机制,并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其前期规模影响的基础上,设计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FDI质量(盈利能力、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出口能力和规模)通过改善中西部地区生产环境、提升区域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增强区域规模效应等路径推动东部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FDI盈利能力、出口能力和规模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作用显著,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作用并不明显; FDI盈利水平、FDI规模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均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FDI管理水平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但对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作用不显著,FDI技术水平呈现的作用与FDI管理水平恰好相反,FDI出口能力显著促进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但对承接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作用不显著; FDI管理水平和FDI规模促进了东部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但对中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显著。FDI技术水平促进了东部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而对西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立强  
随着国际生产分工的日益深化以及制造业外包的蓬勃发展,承接外包生产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生产,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制造业外包承接活动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促进机制。在竞争压力下的企业外包(再分包)行为的双向促进机制可以促进企业学习能力的提升,并经过产业集群效应、行业知识外溢和扩散作用及政策支持予以放大。但这一促进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突破性技术、管理创新尤其如此。因此,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较宜采取外包推动下的自主创新模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立强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生产工序国际转移和生产制造外包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生产分工体系逐渐发展起来,中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生产,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文章重点探讨了外包推动下的自主成长模式,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参与国际生产的外包承接策略。承接跨国公司及其在华投资企业的生产外包业务完全可以作为现阶段中国部分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生产的主要途径,从而有可能借助外包承接活动的推动实现制造业产业的成长和升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楼朝阳  
世界制造业正在步入"中国时代",这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五金之都"的永康,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全市五金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建设先进五金制造业基地,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本文从结构传导机制的角度,运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影响。结果发现:就全样本而言,中国OFDI对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有着显著正向影响,细分各类动机OFDI的结构传导机制构成了中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分行业看,受益于效率、市场和技术搜寻型OFDI,中国通过分工地位优化、过剩产能输出和反向技术溢出,显著增强了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等高端制造业的承接力度。分地区看,东部地区资源、效率和技术搜寻型OFDI的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效应较为明显;中部地区技术搜寻型OFDI的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效应则较为明显。此外,我们以金融危机作为阶段性节点进行稳健性检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章铮  谭琴  
本文运用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分析了出现“民工荒”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职工年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效率的追求,导致其职工的年轻化。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成为当地主要产业的地区,这种“青年型”的职工年龄结构会导致很大一部分35—55岁的民工找不到工作,从而不得不回乡。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青年型”用工年龄结构以及民工对此采取的对策,是导致“民工荒”的深层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