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33)
2023(6538)
2022(5643)
2021(5188)
2020(4194)
2019(9511)
2018(9289)
2017(17210)
2016(9292)
2015(10233)
2014(9604)
2013(9225)
2012(8295)
2011(7451)
2010(7654)
2009(7083)
2008(6771)
2007(6101)
2006(5450)
2005(4563)
作者
(25096)
(21058)
(20849)
(19467)
(13466)
(10280)
(9454)
(8213)
(7997)
(7403)
(7137)
(7020)
(6633)
(6506)
(6431)
(6276)
(6234)
(6117)
(6058)
(5901)
(5154)
(4978)
(4916)
(4817)
(4806)
(4654)
(4583)
(4512)
(4268)
(4226)
学科
(38510)
经济(38481)
管理(30866)
(30494)
(26540)
企业(26540)
技术(14899)
中国(13955)
方法(13714)
地方(13116)
数学(11577)
技术管理(11572)
数学方法(11375)
(9801)
业经(9238)
(7345)
农业(6967)
理论(6772)
城市(6677)
环境(6511)
(6460)
(6313)
(6281)
地方经济(6248)
(5746)
(5445)
产业(5269)
(5140)
(4934)
银行(4924)
机构
学院(125353)
大学(123492)
管理(52251)
(50506)
经济(49223)
理学(45201)
理学院(44628)
管理学(43950)
管理学院(43697)
研究(42155)
中国(30155)
(26445)
科学(26259)
(20885)
(19891)
中心(19429)
(19171)
研究所(18171)
(17727)
师范(17583)
业大(17223)
(16896)
财经(16718)
北京(16324)
(16074)
(15835)
(15099)
经济学(14619)
师范大学(14100)
技术(13497)
基金
项目(90298)
科学(73215)
研究(67191)
基金(64524)
(55933)
国家(55453)
科学基金(49139)
社会(44151)
社会科(41886)
社会科学(41873)
(37691)
基金项目(35446)
(31109)
自然(30985)
教育(30665)
自然科(30377)
自然科学(30371)
自然科学基金(29802)
编号(26142)
(24996)
资助(23698)
创新(22292)
(20891)
重点(20464)
成果(20009)
课题(19420)
(19013)
国家社会(18195)
发展(16990)
(16709)
期刊
(56157)
经济(56157)
研究(37703)
中国(28125)
管理(20691)
科学(17388)
教育(16738)
(15406)
学报(15079)
(14845)
技术(13215)
大学(11834)
学学(11034)
农业(10219)
科技(9468)
业经(9392)
(8955)
金融(8955)
问题(8426)
经济研究(8317)
技术经济(8016)
财经(7622)
(7392)
(7329)
城市(7044)
资源(6830)
(6735)
现代(6533)
(6371)
(6280)
共检索到184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天祥  
文章基于创新型城市群的概念和特征,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管理与制度创新、环境支撑和网络协同创新等六大方面构建了综合评价体系。利用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比分析了中部地区四大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的创新能力。结果表明:中部城市群创新能力偏低,内部差距较大,呈二级梯队分布;科技投入偏低,知识和技术创新力较弱等。相对珠三角城市群,中部城市群仅在人力资源、产业创新效率和自主创新等局部方面略有优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鹏  李健  张亮  
本文通过构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2007—2009年各省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各省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提升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应从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加大研发投入、推行产学研合作战略以及合理承接国际及东部产业转移等方面入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宗军  毛磊  王清  
选取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基于涵盖区域创新基础、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产出4个方面并包括22个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对中部6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为中部各省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远低于东部地区,但略高于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中部6省中,湖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最强,河南次之,湖北、安徽、山西,江西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刚强  江洪  
当前,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也面临着农业资源保护与开发、生态文明建设、城镇体系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有必要将农业和工业放在同一个市场系统里、城镇和农村放在同一生态系统里、大城市和小城镇放在同一个空间系统里、农民和市民放在同一个公共权利系统里、市场和政府放在同一个改革体系里,构建中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树华  杨洁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国家适时提出了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战略。论文在调查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城市群创新的创新体系投入、创新主体、创新体系产出三维评价指数体系,并运用线性等值加权平均法与线性均方差加权平均法,对国内14个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重点就武汉市城市圈创新能力现状及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服务于武汉市政府决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世泰  赵亚萍  张喆  
在深入剖析城市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的要素结构模型,并从创新资源、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创新绩效5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系统阐述了一级指标的内涵,对每个二级指标选取了相应的统计指标来衡量;采用了因子赋权评价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对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悬珠,其中,济南、青岛在5个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烟台、潍坊、淄博居其次,东营、威海则较弱,日照各方面能力都明显偏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整体创新能力的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艳萍  
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进行简要回顾和综述,并从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科技促进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构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文章选取九个样本城市,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中原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各个城市的综合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和比较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堂林  刘莹  李国梁  
文章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与引入虚拟变量等方式,对城市群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新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滞后现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实施创新政策的背景下,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促进效果相比政策实施之前更为显著;创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且不同区域政策传导机制的差异性导致了创新政策效应滞后周期存在显著的区际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甘晨  于海影  
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其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创新能力差异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存在着正的空间相关性,即创新能力在空间上表现为同类集聚倾向,创新能力强的城市周围往往是创新能力强的城市,而创新能力弱的城市周围往往是创新能力弱的城市,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甘晨  于海影  
构建了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采用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其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创新能力差异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存在着正的空间相关性,即创新能力在空间上表现为同类集聚倾向,创新能力强的城市周围往往是创新能力强的城市,而创新能力弱的城市周围往往是创新能力弱的城市,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斌  陈晓红  王小丁  
创新能力是衡量创新型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本文首先对创新型城市群及其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群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在比较各种评价方法适应性的基础上,选用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模型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创新能力已进入较强行列。其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科研基础较好;产业创新能力刚刚由一般转入较强,产业创新成效比较显著;创新环境和综合经济效益能力仍处于一般水平,但创新环境有向较强转变的趋势。最后,结合实证结果和长株潭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有效提升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鹏  郭永芹  
本文以创新理论为基础,运用1998-2009年我国中部地区六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该地区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和科技活动人员数对我国中部地区的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都产生了正面影响;环境规制水平对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则产生负面作用,但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中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梅  
本文利用1998-2007年我国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中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入中部地区的FDI能带来中部地区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显著增长,表明中部地区FDI流入对中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中部地区人力资本与FDI的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但是贡献程度不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城市群空间整合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带规律性的重要现象。通过城市群空间整合,将城市群空间发展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引导城市群在空间上的协调有序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部城市群的空间整合,应因群制宜采取不同的空间链接模式,并把握好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重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娣  
当前,在市场因素与各类区域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的快车道和城市群时代。随着人口从农村持续向城市群流动,我国城乡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也引发了城市规模快速扩大以及城市群内部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所致的各类城市问题,加上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相当薄弱,跨区域社会管理严重滞后等,亟待推进城市群治理。在现有体制情况下,以问题为导向,科学治理为核心,积极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推动政府与社会合作,鼓励公民、社会私营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积极参与到城市群事务中来,通过有序疏解核心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非核心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