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30)
- 2023(16383)
- 2022(14281)
- 2021(13419)
- 2020(11251)
- 2019(26066)
- 2018(25729)
- 2017(50593)
- 2016(26931)
- 2015(30456)
- 2014(30281)
- 2013(29755)
- 2012(27397)
- 2011(24537)
- 2010(24463)
- 2009(22535)
- 2008(21713)
- 2007(19133)
- 2006(16861)
- 2005(14381)
- 学科
- 济(113942)
- 经济(113808)
- 业(81499)
- 管理(75476)
- 企(59540)
- 企业(59540)
- 方法(53517)
- 农(49749)
- 数学(47517)
- 数学方法(46947)
- 农业(33079)
- 中国(27583)
- 财(27426)
- 业经(26996)
- 地方(24217)
- 学(22046)
- 制(20214)
- 贸(19975)
- 贸易(19966)
- 易(19333)
- 技术(17339)
- 务(16800)
- 财务(16729)
- 财务管理(16687)
- 理论(16617)
- 环境(16561)
- 企业财务(15873)
- 银(15775)
- 和(15745)
- 银行(15732)
- 机构
- 学院(382112)
- 大学(381446)
- 管理(155766)
- 济(155248)
- 经济(152127)
- 理学(136496)
- 理学院(135017)
- 管理学(132562)
- 管理学院(131883)
- 研究(123364)
- 中国(94095)
- 京(79285)
- 科学(76415)
- 农(75276)
- 财(68262)
- 业大(61612)
- 所(60691)
- 中心(58812)
- 农业(57945)
- 财经(55863)
- 研究所(55495)
- 江(54962)
- 经(51247)
- 范(49869)
- 师范(49429)
- 北京(49086)
- 经济学(46351)
- 州(44505)
- 院(44141)
- 经济管理(42247)
- 基金
- 项目(269541)
- 科学(213012)
- 基金(197522)
- 研究(197192)
- 家(171844)
- 国家(170186)
- 科学基金(147250)
- 社会(125526)
- 社会科(118620)
- 社会科学(118586)
- 基金项目(105368)
- 省(104740)
- 自然(95979)
- 自然科(93749)
- 自然科学(93726)
- 自然科学基金(92078)
- 教育(89988)
- 划(87296)
- 资助(81053)
- 编号(80917)
- 成果(64075)
- 部(60042)
- 重点(59442)
- 发(57120)
- 创(55641)
- 课题(54025)
- 创新(51846)
- 国家社会(51702)
- 科研(51617)
- 教育部(51589)
- 期刊
- 济(166517)
- 经济(166517)
- 研究(108049)
- 农(74266)
- 中国(68489)
- 学报(60385)
- 科学(55993)
- 管理(52539)
- 农业(50304)
- 财(50048)
- 大学(47210)
- 学学(44793)
- 教育(38042)
- 融(37028)
- 金融(37028)
- 技术(32572)
- 业经(32404)
- 财经(26669)
- 经济研究(24657)
- 业(23834)
- 问题(22958)
- 经(22606)
- 版(19230)
- 图书(19006)
- 理论(18356)
- 科技(18344)
- 技术经济(18110)
- 统计(17807)
- 资源(17748)
- 世界(17219)
共检索到547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京泽
本文以中部地区的湖北襄阳市710户农民为研究对象,运用Probit模型,对中部地区农户信贷需求与正规信贷行为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样本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以生产性用途为主,银行贷款是解决资金缺口的第一选择,抵押担保的缺乏是制约农户取得贷款的最主要原因。从影响因素看,家庭户主的文化水平、固定资产、从事工作的类型等因素对农户的信贷需求和农户正规信贷行为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信贷需求 实证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辉 钟涨宝
本文在农户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襄阳市3县(市)6镇(街)13村312户农户样本数据,分析了当地农地流转的现状。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状况、农户要素禀赋及外部体制环境等方面对襄阳市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的收入水平与来源、农地面积、农地承包期和户主年龄、职业等内部因素与农地的转入及转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农地流转中介组织的介入、村委会对流转的干预、地方政府对农地流转信息发布的指导、对农地流转价格的合理确定等外部体制环境因素也会对农地流转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针对上述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强化农户主体地位、积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秦建群 吕忠伟 秦建国
农户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农户的年龄与信贷需求(即是否发生信贷行为)之间为倒"U"型关系;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受教育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贷需求;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家庭负担率以及是否购买养老保险对农户的信贷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以兼业农户为参照,纯农业农户对信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非农业农户对信贷行为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金融支农要根据农户需求特征提高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信贷制度创新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分割、交易成本过高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关键词:
农户 信贷需求 Logit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邱黎源 胡小平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缺少抵押品和信息不对称,金融服务供给长期不足,这抑制了农户的福利增加,对其消费结构的优化存在较大影响。本研究使用实证方法分析正规信贷约束影响农户消费结构的差异性发现,在总样本中,正规信贷约束并不影响农户的消费结构,农户家庭主事者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农户的礼品礼金开支占比正向显著影响家庭改善性消费,农户参与经济活动的难度则负向显著影响家庭改善性消费。通过分组分析发现,受到信贷约束的东部地区农户的改善消费意愿容易受阻。对此,应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户收入的稳定性,创新服务模式,丰富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供给,结合农村地区人情社会的特点,完善涉农征信服务,实现金融产品精准有效供给,缓解信贷约束,在实质上改善农户的消费结构。
关键词:
农户 信贷约束 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积春 谭燕芝 张子豪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与Tobit模型,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无法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形成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外出务工经历带来的外部社会网络以及人力资本、技术等形成了农户的“隐性担保”,使得农户更容易获得非正规信贷。此外,外出务工经历不能对农户正规信贷额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可以显著提升农户获得的非正规信贷额。
关键词:
外出务工经历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星竹 吴子靖
本文以辽宁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为例,调研了辽宁14个市的394个农户,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根据“农户借贷需求”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保险情况、家庭供养比、家庭生产经营总收入、农户贷款经历和农户家庭经济类型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有正向影响;并且不同地区的农户,其正规借贷需求不同。因此政府与金融机构应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来提升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的水平,从体系上不断完善农户的征信体系以及抵押担保体系,进而响应辽宁省的金融扶贫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定祥 田庆刚 李伶俐 王小华
本文利用判断抽样方法,定点选取了全国15个省份较贫困地区的1156户暂时性贫困型农户为对象,对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和信贷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正规和非正规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型农户都有信贷需求,且以中短期小额需求为主,但实际发生借贷行为的贫困型农户较少,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过贷款的贫困型农户更少,金融需求满足率极低。实证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年人均收入水平、固定资产价值、农业生产支出占比、教育支出占比对贫困型农户信贷需求具有显著影响。在众多可能的因素中,只有家庭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支出占比对贫困型农户的正规信贷选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燕芝 胡万俊
本文根据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CHIP2013数据,研究社会资本、家庭财富对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农户受正规信贷配给约20%的概率,家庭财富负向影响农户正规信贷配给但影响程度有限;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因信贷被拒绝、信贷价格高、交易成本高及投资项目风险高造成正规信贷配给的概率,其中影响最大的为因信贷价格高而造成的未借贷型信贷配给;家庭财富显著降低了因信贷价格高造成正规信贷配给的概率,却提高了受到数量配给的概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谭燕芝 胡万俊
本文根据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CHIP2013数据,研究社会资本、家庭财富对农户正规信贷配给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农户受正规信贷配给约20%的概率,家庭财富负向影响农户正规信贷配给但影响程度有限;社会资本显著降低了因信贷被拒绝、信贷价格高、交易成本高及投资项目风险高造成正规信贷配给的概率,其中影响最大的为因信贷价格高而造成的未借贷型信贷配给;家庭财富显著降低了因信贷价格高造成正规信贷配给的概率,却提高了受到数量配给的概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栋梁 王聪 邱黎源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本文考察信贷约束强度对农户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并通过工具变量方法缓解信贷约束的内生性。研究结果表明,信贷约束显著降低农户的消费总量,减少其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不利于优化农户的消费结构,而减弱农户的信贷约束强度可以显著提升农户的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通过考察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调节作用发现,信贷约束对低收入群体具有更强的负向作用。即仅在低收入家庭和农业收入家庭的分样本中,信贷约束会显著降低农户的消费总量、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因此,在贸易摩擦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为刺激农户提升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尤其是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后续政策应着力改善农户的信贷环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金焱 张博
本文在对山东省济南市周边县、镇213户农户家庭情况、信贷需求及资金来源渠道等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异方差pr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信贷资金获得渠道与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常住人口数、债务水平的提高倾向于提高农户的信贷需求,收入来源、债务水平会对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起到积极的作用,债务水平越高越需要非正规渠道资金;而农户户主年龄、家庭最高受教育程度、所处区位及居住村是否设有正规金融机构网点等因素对农户信贷需求及其资金来源渠道影响不明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冉光和 田庆刚
家庭资产的资本价值向金融价值有效转化是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关键。本文采取分层抽样法,定点选取了重庆市9个区县的1046户农户为研究对象,在对农户家庭资产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就家庭资产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在众多家庭资产中,只有城镇住房、养殖业在产品对农户正规借贷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资产反而有明显负向影响;对非正规借贷影响显著的资产包括农村住房、城镇住房和金融资产,且影响方向均为正;总体来讲,农户融资担保方式较为单一。由此可见,当前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开发潜力较大,但现实开发力度不足,如何加大农村家庭资产金融价值开发力度对破解农户融资难题至关重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乐柱 曹俊勇
通过经济发达地区广东农村268份农户问卷的相关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户进行细分,并添加了金融机构服务等因素对农村弱势群体信贷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户的家庭人口数、户主的年龄对信贷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信贷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农户的期望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经历、对土地和房屋抵押意愿、金融机构服务的改善、农户信用等级和农业保险等对农户的信贷需求都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俊 罗丹 程郁
本文以Iqbal模型框架为基础,利用1962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利率的外生性、农户借贷发生率、农户借贷需求规模方面进行了数理分析,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外生的,利率并不是农户借贷的主要考虑因素,农户家庭收入、生产经营特征和家庭特征是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决定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史清华,黎东升
文章通过对湖北省400多个农户点面调查分析发现,随着时代变迁,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农民的婚育行为发生着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初婚年龄明显反弹,婚育间隔明显缩小,而生育间隔则受计划生育国策影响一度出现“人为”缩短痕迹。但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生育间隔再度回归“自然”。尽管在许多方面,民族间的婚育行为比较一致,但也存在不少差异。主要表现在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女性初婚年龄要显著早于汉族,而平均婚育间隔与生育间隔则长于汉族。教育对农民的婚育行为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初婚年龄随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明显推后,生育数量的期望明显减少。
关键词:
农民 婚育间隔 生育间隔 生育行为 湖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