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1)
- 2023(8619)
- 2022(7602)
- 2021(6986)
- 2020(5969)
- 2019(14064)
- 2018(13795)
- 2017(27921)
- 2016(15499)
- 2015(17456)
- 2014(17818)
- 2013(17701)
- 2012(17053)
- 2011(15383)
- 2010(15758)
- 2009(14818)
- 2008(14781)
- 2007(13769)
- 2006(12041)
- 2005(10905)
- 学科
- 济(69355)
- 经济(69293)
- 业(42561)
- 管理(41775)
- 企(31405)
- 企业(31405)
- 方法(31033)
- 数学(28217)
- 数学方法(27927)
- 农(21760)
- 中国(19111)
- 财(18120)
- 地方(17331)
- 农业(14753)
- 贸(14161)
- 贸易(14155)
- 易(13742)
- 学(13194)
- 业经(13013)
- 制(12401)
- 策(10648)
- 银(10494)
- 银行(10469)
- 融(10075)
- 金融(10072)
- 务(9994)
- 行(9989)
- 财务(9970)
- 财务管理(9944)
- 地方经济(9697)
- 机构
- 学院(225133)
- 大学(223722)
- 济(99425)
- 经济(97397)
- 管理(85143)
- 研究(79011)
- 理学(72696)
- 理学院(71861)
- 管理学(70673)
- 管理学院(70240)
- 中国(60106)
- 科学(47271)
- 京(47049)
- 财(46484)
- 所(41048)
- 农(40333)
- 研究所(37019)
- 中心(36904)
- 财经(35988)
- 江(35661)
- 业大(32970)
- 经(32495)
- 农业(31755)
- 经济学(31220)
- 北京(29725)
- 范(29715)
- 师范(29461)
- 经济学院(28450)
- 州(27961)
- 院(27880)
- 基金
- 项目(143947)
- 科学(112742)
- 研究(106770)
- 基金(103584)
- 家(89737)
- 国家(88988)
- 科学基金(75206)
- 社会(67138)
- 社会科(63600)
- 社会科学(63581)
- 省(56231)
- 基金项目(54180)
- 教育(49348)
- 划(47534)
- 自然(47527)
- 自然科(46374)
- 自然科学(46358)
- 自然科学基金(45551)
- 编号(44436)
- 资助(43593)
- 成果(37423)
- 部(32775)
- 重点(32736)
- 发(32695)
- 课题(30911)
- 创(29304)
- 教育部(27902)
- 性(27762)
- 国家社会(27485)
- 科研(27451)
- 期刊
- 济(110838)
- 经济(110838)
- 研究(68687)
- 中国(43932)
- 农(36802)
- 财(36053)
- 学报(33303)
- 科学(30952)
- 管理(29509)
- 大学(24937)
- 农业(24524)
- 教育(23619)
- 学学(23507)
- 融(23271)
- 金融(23271)
- 技术(19388)
- 经济研究(18207)
- 财经(17893)
- 业经(17868)
- 经(15460)
- 问题(15179)
- 贸(13025)
- 业(12982)
- 技术经济(12046)
- 统计(11545)
- 理论(10883)
- 国际(10850)
- 商业(10421)
- 策(10296)
- 世界(10286)
共检索到342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光栋
本文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弹性以及扩大跨区域劳务输出的规模等方面分析了中部地区促进就业增长的基本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发展教育培训是中部地区促进就业可持续增长的根本性举措。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就业增长 对策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东 谢莉娟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须重视流通业在促进就业增长中的特殊贡献。对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对比分析表明,流通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就业吸纳作用凸显,而在中部地区其就业贡献相对于产值贡献却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结构偏离。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中部地区2003-200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及城镇化未能有效带动就业增长的情况下,流通业发展是促进中部地区就业增长的有效产业因素,但依然面临弹性不足的问题。推动中部地区流通业就业效应的发挥,应将流通产业的结构调整视为关键环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卫东 熊广勤
文章通过分析中部地区1992—2003年综列数据(Panel Data)的计量模型,探讨中部地区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率同主要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程度受政策左右。制度创新、政策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为此,就如何利用FDI,推进市场化,实现中部崛起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裕 师明 谢良
文章通过1992~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中部地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FDI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来自于国内投资,劳动力因素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趋于下降,人力资本因素的作用还不明显。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协整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丙欣 李彦军
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现代计量方法对中部地区1978—2007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存在着较强的制约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均显示无论是城市化水平,还是经济增长水平均受自身波动的影响较大,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机制尚未形成。应理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城市化 经济增长 均衡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信平
文章通过对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如投资、消费及产业结构、进出口及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技术的分析、制度等因素的分析,揭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并通过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前后对比揭示这一动力的变化,为中部地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中部经济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玉敏
本文对中部6省1987~2003年的FDI和GDP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FDI的流入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还初步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希望对中部省份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新形势下,为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FDI 经济增长 中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建国
本文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经济增长与非农就业以及经济增长与各产业就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回答了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通过经济增长是否能够促进就业、促进就业的有效程序为多大、如何提高经济增长在促进就业方面的持续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 就业弹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冉
中部崛起面临着与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都不相同的发展环境、主要矛盾和战略任务,绝不是把在东部、西部和东北已实施过或正在实施的区域政策简单向中部地区加以延伸和推广就可以实现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的。必须本着"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功能定位,站在"弥补市场缺陷"角度,对中国的区域政策及政策工具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提高促进中部崛起政策实施效果。对如何从政策制定的源头增强政策设计、政策选择与中部地区区域特征和发展阶段的有效结合,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中部崛起 功能定位 区域政策 创新与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安泽
作为曾经在区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税收政策,一直未能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时间里,国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东部沿海、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各自的特殊性,先后制定了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不同区域的优惠政策侧重点不一样,优惠的力度也很有限。中部地区税收政策存在局限性,增值税政策的针对性仍不够强,资源税未能发挥中部地区优势,企业所得税削弱了中部地区的竞争力,优惠政策没有体现中部地区经济特色,不正常的税收竞争降低了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吸引力等。促进中部崛起应构建支持中部优势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加快合并内外税制的步伐,加强税收区域合作,促进区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戚湧 王嘉雯 周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双引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双创政策对双创发展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目前我国双创政策的落实存在政策知晓率不高、政策覆盖率不广、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创业投融资体系有待完善和缺乏资金及人才等问题,阻碍了经济新增长点的培育和发展。通过开展双创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的文献研究,提出双创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研究假设,构建双创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模型,基于结构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双创政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同时双创主体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也较显著,双创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完善双创政策体系、推动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双创政策 结构方程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连清
作者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流量数据,采用Miller-Round模型测算中部地区的区内乘数效应及其与国内各区域相互溢出效应。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在国内各区域区际经济联系中获得溢出效应最大,它从国内其他区域获得的溢出效应显著地高于本区域对其他区域的溢出效应;中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同时又是对西部地区溢出效应最大的区域,这表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中部地区 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余鑫 傅春
通过使用1992年~2011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对中部地区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技术创新对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飞飞 徐健
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中部地区区域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协同关系,采用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对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中部区域物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物流业 区域经济 逻辑 增长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