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5)
2023(11963)
2022(10248)
2021(9518)
2020(7930)
2019(18463)
2018(18341)
2017(35734)
2016(19542)
2015(21879)
2014(21715)
2013(21808)
2012(19952)
2011(17998)
2010(17713)
2009(16081)
2008(15419)
2007(13482)
2006(11807)
2005(10148)
作者
(57839)
(47772)
(47558)
(45214)
(30465)
(23041)
(21545)
(18934)
(18200)
(17122)
(16410)
(16039)
(15208)
(15161)
(14826)
(14746)
(14435)
(14378)
(13661)
(13523)
(12072)
(11666)
(11663)
(10935)
(10745)
(10644)
(10509)
(10497)
(9655)
(9503)
学科
(81700)
经济(81615)
管理(53597)
(52071)
(43005)
企业(43005)
方法(36257)
数学(31230)
数学方法(30890)
(21412)
中国(19715)
地方(19619)
业经(19442)
(18437)
(17505)
农业(14536)
(13483)
贸易(13477)
技术(13155)
产业(13120)
(13103)
(13011)
(12773)
理论(12724)
环境(12443)
地方经济(10851)
(10847)
财务(10789)
财务管理(10768)
(10720)
机构
大学(276343)
学院(274825)
管理(110218)
(107856)
经济(105538)
理学(96164)
研究(95354)
理学院(95061)
管理学(93392)
管理学院(92926)
中国(67746)
科学(61869)
(60033)
(48537)
(48065)
(45783)
研究所(44744)
业大(44343)
中心(42175)
(39256)
农业(38019)
北京(37785)
财经(37332)
(36580)
师范(36159)
(35030)
(33913)
(32314)
经济学(31670)
技术(29459)
基金
项目(196183)
科学(153350)
基金(141395)
研究(141208)
(124773)
国家(123782)
科学基金(105266)
社会(87357)
社会科(82701)
社会科学(82677)
(77225)
基金项目(75790)
自然(69980)
自然科(68276)
自然科学(68257)
自然科学基金(67036)
(65378)
教育(63319)
资助(58071)
编号(57146)
成果(45695)
重点(44120)
(43149)
(42359)
(41118)
课题(39426)
创新(38298)
科研(37651)
计划(36373)
教育部(35738)
期刊
(116919)
经济(116919)
研究(79950)
中国(49698)
学报(47387)
(43406)
科学(43388)
管理(40275)
大学(34985)
学学(32974)
(32498)
农业(30628)
教育(29569)
技术(23137)
(20051)
金融(20051)
业经(19904)
经济研究(18696)
财经(17524)
(15785)
问题(15334)
图书(15230)
(14999)
科技(14644)
技术经济(13500)
理论(13424)
(12649)
现代(12556)
业大(12506)
实践(12408)
共检索到392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伟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增长质量效益呈现向好变化。由于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和素质性约束依然存在,传统产业增长格局调整转换尚需时间,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领域整体性突破仍在路上,新旧动能衔接转换依然面临体量上的缺口和动力上的断档。需要从重大平台建设、创新人才支撑、破除金融短板、稳定政策预期、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突破发力,保证新旧动能合理衔接、有序转换,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和持续增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袁长清  
保险业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经济兴则金融兴,经济强则金融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保险业要发挥风险管理的特有属性,为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提供保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滕飞  张庆杰  申红艳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十年来,中部地区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高技术产业比重低等问题。20162025年是中部崛起"新十年",中部地区应按照"突出特色发展、加快创新发展、加速绿色发展、促进集群集聚发展"的思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提升整体实力和水平;融合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能力。"新十年"应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发展新格局,提升产业竞争力、创造产业新优势,为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滕飞  张庆杰  申红艳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十年来,中部地区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高技术产业比重低等问题。2016~2025年是中部崛起"新十年",中部地区应按照"突出特色发展、加快创新发展、加速绿色发展、促进集群集聚发展"的思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提升整体实力和水平;融合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能力。"新十年"应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发展新格局,提升产业竞争力、创造产业新优势,为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翠霞  
乡村休闲旅游是符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兴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具有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显著优势。经济"新常态"下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提质增效的必然出路。烟台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起步较早,然存在档次不高、定为模糊、重复建设和品牌较少等问题,需要积极将最新科技成果注入其中,推进区域乡村旅游资源整合与规划,以高定位、高品质和有内涵的行业精品培育区域性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带,形成烟台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新动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子静  
近年来,中部地区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引领下积极推进改革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仍然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紧迫而艰巨,需要深入分析现状、明确思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汉权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国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创业创新引领发展,新动能加快集聚;传统产业加快转型,传统动能焕发新活力;产能过剩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地方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的探索不断深入。但仍存在新产业、新动能发展规模难以弥补传统产业下滑导致的动能衰退缺口;传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偏低,优化升级任务艰巨;一二三次产业优化发展不平衡,第一、二产业相对滞后;基础薄弱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缓慢,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等问题。现阶段,进一步推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需扫除多方障碍,包括市场准入壁垒较多、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尚未建立适应新经济发展的监管新模式等体制机制障碍,以及经济发展尚未完全脱离对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政策的设计制定和贯彻落实缺乏统筹性、协调性,高端要素对新旧动能转换支撑力不足等障碍。为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应注重培育壮大新产业和新动能、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以激活旧动能、做优质量做强品牌。同时,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有利于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强化创新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引领作用;构建有利于新经济发展的新型监管模式;强化科技、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的支撑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璐璐  曹薇  
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发展的时空分布、地区差异和收敛趋势。研究发现: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水平逐年波动上升,呈现出空间非均衡特征,其不平衡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相比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是造成不平衡分布的主要来源。同时,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存在σ、空间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的趋同演进态势,在空间β收敛趋势下东部地区的收敛速度最快,在空间俱乐部收敛趋势下高——低集聚区的收敛速度最快。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晓东  
文章以国内旅游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为研究对象,旨在以解决国内旅游产业发展问题为目的,力图找寻旅游产业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找到发展动力。文章认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具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新旧动能转换,新旧动能转换为旅游产业发展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提供新思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产业通过创新新模式、运用新技术、产业融合和打造品牌来促进发展,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必将是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美燕  桑金琰  张峰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开始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新旧动能转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产业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外在表现。基于2006—2017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从需求、供给和环境三方面研究发现:山东省及其各区域正处于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时期,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对山东省的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研究发现,产业升级具有区域差异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珍琴  邓宏亮  
FDI作为推动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1990~2008年中部六省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函数响应分析方法,探讨FDI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对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对第一产业的影响较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琼  王少朋  
本文基于工业化中期的视角,采用2008—2016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检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与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性,并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剔除了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影响的产业转型升级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制度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作用大于技术创新的作用。创新对中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效率整体没有达到最优水平,主要是由规模效率较低导致,应当扩大创新活动规模,增加创新政策供给。制约产业转型升级效率的因素在各个省份之间具有差异性,各地应当依靠自身区位优势选择效率提升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素芹  
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近年来,产业集群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大大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育不成熟,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受制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产业和政府等因素的影响。笔者详尽分析了影响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因素,并提出促进中部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系列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启峰  
高校继续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在客观分析新旧动能转换对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影响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地方高校为例,提出了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应坚持的原则和路径选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宇  
通过跨年度因子分析,横向比较了2001——2012年中部六省FDI与产业结构较其他省份的优劣及不同时期的变化。利用VAR纵向分析1985——2014年中部地区利用FDI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地区FDI水平和产业结构都呈现了不断优化的趋势,且FDI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体现为由现有的"二三一"结构逐步向更高级化的"三二一"模式转变,FDI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