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44)
- 2023(20561)
- 2022(17726)
- 2021(16520)
- 2020(13927)
- 2019(32316)
- 2018(32119)
- 2017(61373)
- 2016(33518)
- 2015(38073)
- 2014(38264)
- 2013(37826)
- 2012(35307)
- 2011(31831)
- 2010(32496)
- 2009(30224)
- 2008(29226)
- 2007(26273)
- 2006(22943)
- 2005(20502)
- 学科
- 济(139799)
- 经济(139649)
- 管理(94637)
- 业(93255)
- 企(76122)
- 企业(76122)
- 方法(63033)
- 数学(54974)
- 数学方法(54120)
- 中国(41430)
- 农(38398)
- 财(35580)
- 地方(33416)
- 业经(31037)
- 学(30414)
- 融(30356)
- 金融(30351)
- 银(29759)
- 银行(29691)
- 行(28531)
- 制(27136)
- 农业(26182)
- 贸(25083)
- 贸易(25062)
- 易(24260)
- 理论(23782)
- 务(22905)
- 财务(22804)
- 财务管理(22752)
- 技术(21888)
- 机构
- 学院(481045)
- 大学(480093)
- 济(190293)
- 经济(185993)
- 管理(185257)
- 研究(163428)
- 理学(159654)
- 理学院(157782)
- 管理学(154593)
- 管理学院(153746)
- 中国(126386)
- 科学(103836)
- 京(103239)
- 财(87677)
- 农(84358)
- 所(84228)
- 研究所(76700)
- 中心(75811)
- 业大(74167)
- 江(72103)
- 财经(69774)
- 农业(66181)
- 北京(65701)
- 范(63985)
- 师范(63281)
- 经(63164)
- 州(59100)
- 院(58969)
- 经济学(57054)
- 技术(53266)
- 基金
- 项目(322771)
- 科学(252068)
- 研究(232664)
- 基金(231307)
- 家(202623)
- 国家(200911)
- 科学基金(171514)
- 社会(143419)
- 社会科(135876)
- 社会科学(135834)
- 省(128128)
- 基金项目(122118)
- 自然(113349)
- 自然科(110727)
- 自然科学(110698)
- 自然科学基金(108650)
- 教育(108293)
- 划(107728)
- 资助(97166)
- 编号(95835)
- 成果(77880)
- 重点(72764)
- 发(70917)
- 部(70234)
- 课题(66875)
- 创(66773)
- 创新(62360)
- 科研(62111)
- 大学(59673)
- 教育部(59579)
- 期刊
- 济(208483)
- 经济(208483)
- 研究(139145)
- 中国(96787)
- 学报(79077)
- 农(76476)
- 科学(71645)
- 管理(67490)
- 财(67428)
- 大学(59194)
- 教育(55866)
- 学学(55757)
- 农业(52016)
- 融(51387)
- 金融(51387)
- 技术(44282)
- 业经(35071)
- 财经(33565)
- 经济研究(33223)
- 经(28693)
- 业(27502)
- 问题(27174)
- 图书(24739)
- 技术经济(23913)
- 统计(23877)
- 科技(23530)
- 版(23004)
- 理论(22640)
- 策(21758)
- 商业(21627)
共检索到715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江林 王新龙 宋高堂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区六省与东部发达省市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后危机时期我国运用科技金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提出了若干可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见 覃成林
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指向型工业与其资源禀赋发生了较大的偏离,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下,这些产业需要向外转移。中部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使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是合理的。同时,中部地区发展这类产业,对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又是必要的。国家应从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东部发达地区的这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新芝 陈斐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文章通过两区域产业转移模型进行分析,从经济势差、产业势差、成本势差、交易成本势差和技术势差五个方面对我国东部发达省级区域的产业转移转出势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历年年鉴的数据测算出各发达区域产业转移转出势能的评分结果,并且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结果检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雄 岳意定 刘贯春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对1990—2010年中部六省的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并重点研究了科技环境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省区的能源效率均呈现波动趋势,山西、安徽、河南、湖北和湖南5个省份的能源效率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江西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科技人力资源与能源效率显著负相关,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和高科技产业规模与能源效率显著正相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文 钟宸
立足于我国中部省份江西的金融业现状,基于VECM模型对其金融业发展情况与自身就业规模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江西金融发展总体上存在显著的直接就业效应,但作用强度不大,影响机制受限,这表明江西乃至中部地区金融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发挥金融发展的直接就业效应并解决内部问题,中部地区有必要从规模、结构及效率三个角度去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政策的推动下适度扩张金融资产规模,提升金融效率和坚持金融结构深度优化,以强化金融发展的就业促进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春 巫锡金
利用1995~2007年中部地区六省的GDP和能源消费量数据,比较中部六省的能源效率情况,并构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存在显著差异的地区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能源效率较低,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有多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这些因素对山西省的能源效率有显著性影响。为此,政府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煤炭产业在GDP中的比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深入改革能源价格体系,科学合理地利用煤炭,增加对石油、天然气等其他能源消费的合理需求,以提高能源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虞峰
文章通过建立灰靶-TOPSIS组合模型和相应指标体系,对我国东部9个发达省份的工业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沿海发达地区中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工业效率普遍提升,而京津唐工业区工业效率呈下降态势;整体上看东部发达地区工业效率整体上稳中有升,并且存在趋同现象,即不同地区工业效率差异逐渐缩小;北京、江苏等地工业需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产业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万旭 李江风 朱丽君
为研究我国中部6省近15a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效,探索提高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水平路径,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EMS3.1软件测度了我国中部6省80个地级单元2000~2014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结合GeoDa095i软件分析了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时空分异格局及空间关联性;在分析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中部6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间处于DEA有效的地市数量逐渐增加,处于波动上升的地市有52个,呈现下降趋势的有28个,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地区DEA效率值相对高于其他地区;(2)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空间分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空间群聚效应;(3)产业支撑因子、产业吸引因子、产业发展因子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影响较为显著,而产业鉴别因子影响相对较弱。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客运总量、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基于研究结果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丽霞 郑洁
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在建立科技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DEA模型对2016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2002—2016年四川省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1),横向对比显示四川省2016年科技金融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均处于相对有效状态,需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进才能达到有效状态;由纵向分析可知在2002—2016年这15年间,四川省科技金融总体效率有13年未达到有效状态,其中7年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问题。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四川省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韩威
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对科技成果转化有重要影响,而DEA-Tobit模型有助于评价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和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文运用该研究方法,采用2005—2014年河南省18个地市科技金融的有关数据,对其科技金融结合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来河南省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科技金融结合效率相对较高的地市应重视规模效率的提高,结合效率相对较低的地市应加大科技金融投入力度;科技拨款与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呈显著负相关,金融市场规模、高技术企业整体规模与科技金融结合效率呈显著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三乐 刘丽辉
本文主要就地区间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差异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提供提高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某些方面的参考与启示。文章首先定性分析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然后运用DEA-TobiT模型进行定量实证,最后以上述分析为依据提出促进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建议。一、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及命题(一)政府的供给意愿。供给体育公共产品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政府对于公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涂立桥 黄小荣 陈峰
基于高校产学研合作框架,从产学研合作规模、合作水平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个维度构建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体系。以2011-2015年中部地区的湖北、安徽、河南和湖南,发达地区的上海、广东和江苏等省市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省际间横向比较方法,比较中部地区与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结果显示,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在3个维度上均好于中部地区,湖北、江苏两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分别在中部地区和发达地区领先;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是中部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制约因素。由此,针对当前主要问题提出系统性改进建议。
关键词:
高校产学研合作 绩效评价 横向比较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文正 李宏
中部地区具有非同寻常的"承东启西"的战略性地位,作为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仍比较突出的地区,其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也一直较为滞后。通过两阶段DEA模型,对中部六省社会保障支出效率的测度与比较分析发现,中部六省在社会保障支出整体绩效总体上处于平稳改善状态,河南在2011-2016年社会保障支出的整体绩效最佳,而湖北和山西两省的社会保障支出整体绩效相对较差。因此,应以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的重要基础,抓住"中部崛起"的最后机遇,加快完善区域社会保障政策的顶层设计,以及加强绩效评价来提高支出效率。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社会保障 支出效率 DEA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立平 朱婷婷
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也是产业转移双方的双赢选择。本文在综述产业转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引力模型引入产业转移的研究中,给出了产业转移力度的测算模型。并具体以加工贸易产业为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六个东部省(市)以及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对其2006—2008年间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趋势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这对定量测算产业转移力度,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研究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规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引力模型 加工贸易 中部六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思诗 李姚矿
运用DEA-Tobit模型对我国2009—2014年24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高技术企业、政府和创投企业这三个科技金融主体为视角探索各因素对科技金融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科技金融投入的不断增加,科技金融效率并未提高;高技术企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创投企业数量和创投企业吸引投资金额是影响科技金融效率的重要因素。提出提高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扩大高技术产业规模、积极引导创投企业发展等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