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3)
2023(6299)
2022(5336)
2021(4724)
2020(3600)
2019(8358)
2018(8139)
2017(15119)
2016(8161)
2015(9155)
2014(9244)
2013(9304)
2012(9196)
2011(8673)
2010(8899)
2009(8115)
2008(7986)
2007(7293)
2006(6862)
2005(6624)
作者
(26394)
(22092)
(21980)
(20609)
(14104)
(10729)
(9879)
(8547)
(8519)
(8040)
(7670)
(7406)
(7383)
(7269)
(7018)
(6809)
(6471)
(6418)
(6225)
(6211)
(5744)
(5547)
(5422)
(5133)
(5007)
(4974)
(4969)
(4969)
(4622)
(4399)
学科
(44389)
经济(44351)
地方(20922)
(19210)
管理(18162)
中国(15934)
(14372)
地方经济(11821)
(11784)
企业(11784)
业经(10751)
农业(10461)
(9353)
方法(9307)
(8454)
金融(8452)
(8270)
环境(7904)
(7895)
银行(7881)
(7821)
贸易(7807)
(7805)
数学(7680)
数学方法(7605)
(7389)
(7027)
发展(6826)
(6802)
技术(6216)
机构
学院(122570)
大学(118708)
研究(52258)
(51158)
经济(49988)
管理(40599)
中国(39364)
理学(33008)
科学(32646)
理学院(32450)
管理学(31857)
管理学院(31615)
(28182)
(27931)
研究所(25306)
(24800)
中心(22768)
(22638)
(20795)
(19462)
师范(19284)
农业(18973)
(18967)
北京(18704)
业大(18305)
(18223)
(17571)
科学院(16817)
财经(16707)
师范大学(15440)
基金
项目(76946)
科学(59236)
研究(57383)
基金(52121)
(46552)
国家(46124)
科学基金(37589)
社会(35474)
社会科(33513)
社会科学(33510)
(31504)
基金项目(27592)
(26761)
教育(24589)
(24543)
编号(23586)
自然(22756)
自然科(22081)
自然科学(22074)
自然科学基金(21618)
资助(20757)
发展(19733)
成果(19479)
(19392)
重点(18264)
课题(18023)
(15720)
(15711)
创新(14784)
国家社会(14436)
期刊
(69615)
经济(69615)
研究(42600)
中国(32347)
(24936)
学报(19892)
科学(19100)
农业(17285)
教育(16583)
管理(16357)
(15332)
(15185)
金融(15185)
大学(14706)
学学(13774)
业经(13000)
技术(10746)
经济研究(10655)
问题(9125)
(8908)
资源(8081)
财经(8071)
(7032)
(7024)
(6893)
国际(6593)
世界(6585)
(6317)
论坛(6317)
科技(6283)
共检索到210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敬林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复合型创新体制,具有增长、创新、配套改革等特点。根据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可以构建长江中下游流域城市带、武汉—郑州城市带等试验区。中部试验区发展面临竞争不公平、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资源方面的恶性竞争、人才和技术的短缺等制约性因素。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的思维方式,深化体制改革,吸收与创新并举,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和协调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圣云  
人文发展导向的生态效率研究是对经济发展观向人文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演变的响应。基于生态效率概念演变并对其概念框架进行人文发展导向的拓展,建立生态效率的概念模型便是这一响应的具体体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计算中部6省的环境负荷,进而对1990—2008中部地区省级尺度人文发展的生态效率进行定量评价,以此提出提高中部地区人文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春洋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推动下的新一轮中国体制改革和创新。中部地区不仅与东部地区一样有创新的动力和机制,而且有着强烈的发展渴望和冲动,因为东部经验在中部地区无法复制。迫切需要通过试行试点创造中部模式,武汉凭借自己的比较优势可以成为中部地区最合适的试验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永太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商品生产经营源远流长,但旅游商品生产经营的现状与旅游业的发展形势不协调。现代旅游商品的生产经营应从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融入现代经营业态,拓宽旅游商品的视野等方面着手,不仅能使中部城市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与经营焕发出新的生机,也有利于中部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中部城市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伟  
建立职业教育试验区是我国职教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我国5个职业教育试验区建立的背景及其不同特点,概述了试验区开展的9大改革试验内容,并对试验区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志军  
西部大开发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六大机遇和六大挑战 ,中部地区应抓住机遇 ,进一步搞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 ,坚持走结构优化升级之路 ,培育多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 ,改善投资环境 ,进一步完善鼓励外商到中部投资的政策 ,着力培育优势企业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在生态农业等方面的优势 ,开拓西部市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冯佳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颁布以来,中部各省先后颁布出台各地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从体制机制、文化扶贫、考核评估、队伍建设、数字化等方面给予中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以推动,但在指标制定等方面却遏制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推进力度。在此次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中部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应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实现区域联动下的协调发展、制定县域单元的科学指标、以刚性制度实现精准扶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多途径提供保障资金、加快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努力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阮陆宁  刘珍  
通过选择1989~2008年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金融发展程度和物价指数为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评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但金融发展并没有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中部地区应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中介效率,才能更好地推动其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邹鹰  
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是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重要载体。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中部地区专业社会工作者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多个领域创办了各具特色的机构,并在推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是,中部地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内生态与外生态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只有政府在加大制度建设和财政投入,以及加强机构自身建设两方面下功夫,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才能健康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春萍  麻福芳  
文章运用AHP方法,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偏低,呈现下降的发展趋势;城乡统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成一致正相关。中部八省份的实证研究符合上述结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志民  肖淑红  
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地区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粮食产量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加大其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破解,并通过农民增收最终推动"扩大内需"。一、发展模式选择(一)经济增长阶段定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姜长云  
一、小康的衡量评价对居民家庭或一国(区域)是否实现了小康的衡量与评价,需要借助指标(体系)来进行。我们认为,中等发达地区小康指标体系的设置,需要注意以下原则。1.综合性和主体性原则。中部地区的小康指标体系,要能综合反映相应区域内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小康指标的选择,又应以能否反映居民生活状况为主要依据,不宜扩展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龙其需要指出的是,在指标体系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婧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地区形成较大差距。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扩大企业融资,尤其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要努力改善金融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为高科技企业创新和实现中部地区经济产业化发展服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罗建敏  王健康  
中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塌陷",通过分析发现,这与中部地区缺乏合适区域政策、产业结构不合理及趋同、城市群的发展滞后等因素有关。因此,中部地区应确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识,积极引导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形成,进而促使该地区经济崛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温如春  
强县扩权在我国一些地方取得了显著成效,笔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强县扩权的未来发展趋势,认为强县扩权是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