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3)
- 2023(12827)
- 2022(11240)
- 2021(10606)
- 2020(8802)
- 2019(20122)
- 2018(19922)
- 2017(38972)
- 2016(21219)
- 2015(23354)
- 2014(23356)
- 2013(23027)
- 2012(21058)
- 2011(19001)
- 2010(18881)
- 2009(17040)
- 2008(16297)
- 2007(14126)
- 2006(12304)
- 2005(10582)
- 学科
- 济(87612)
- 经济(87536)
- 管理(57585)
- 业(54131)
- 企(43655)
- 企业(43655)
- 方法(38517)
- 数学(32971)
- 数学方法(32555)
- 农(25884)
- 地方(22212)
- 中国(20740)
- 业经(18886)
- 学(18683)
- 财(18604)
- 贸(16425)
- 贸易(16418)
- 农业(16079)
- 易(15899)
- 制(14567)
- 理论(14122)
- 环境(13400)
- 和(13250)
- 技术(12375)
- 地方经济(12151)
- 务(11742)
- 财务(11672)
- 财务管理(11654)
- 划(11312)
- 银(11092)
- 机构
- 学院(295495)
- 大学(292914)
- 管理(118491)
- 济(113403)
- 经济(110796)
- 理学(103355)
- 理学院(102145)
- 管理学(100341)
- 管理学院(99825)
- 研究(98393)
- 中国(70559)
- 科学(64097)
- 京(62041)
- 所(49317)
- 财(48956)
- 农(48492)
- 业大(45684)
- 研究所(45460)
- 中心(44115)
- 江(41284)
- 范(41112)
- 师范(40725)
- 财经(39927)
- 北京(39247)
- 农业(38014)
- 院(36528)
- 经(36238)
- 州(34710)
- 师范大学(32925)
- 经济学(32458)
- 基金
- 项目(209065)
- 科学(164219)
- 研究(152381)
- 基金(150499)
- 家(131382)
- 国家(130320)
- 科学基金(111949)
- 社会(94340)
- 社会科(89331)
- 社会科学(89303)
- 省(83486)
- 基金项目(81240)
- 自然(73981)
- 自然科(72205)
- 自然科学(72190)
- 自然科学基金(70887)
- 教育(69336)
- 划(69271)
- 编号(62758)
- 资助(62069)
- 成果(49511)
- 重点(46831)
- 发(45771)
- 部(44972)
- 课题(43140)
- 创(42870)
- 创新(40004)
- 科研(39861)
- 教育部(38122)
- 大学(38098)
- 期刊
- 济(123969)
- 经济(123969)
- 研究(82096)
- 中国(49960)
- 学报(47092)
- 农(44565)
- 科学(44001)
- 管理(40881)
- 大学(35302)
- 财(33854)
- 学学(33330)
- 教育(32081)
- 农业(31770)
- 技术(25220)
- 业经(22539)
- 融(21009)
- 金融(21009)
- 经济研究(19196)
- 财经(17854)
- 问题(16417)
- 业(15658)
- 图书(15253)
- 经(15134)
- 科技(15056)
- 资源(14706)
- 理论(14386)
- 技术经济(13635)
- 商业(13587)
- 版(13509)
- 实践(13402)
共检索到416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佳平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中部崛起"战略也为中部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实现资源、市场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已成为中部各省的共识。通过中部区域旅游合作的背景分析和中部旅游合作的目标定位,结合中部区域整体旅游产品结构分析,从调整方向、调整内容以及调整途径3个方面对中部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的河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加以研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廖春花 明庆忠 邱膑扬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继伟
河南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既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国际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加旅游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从时间的纵向比较看,河南省入境旅游发展整体上增速明显,各项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保持着良性发展的势头。但从空间的横向比较来看,河南省入境旅游还存在以下困境:入境旅游收入与其他创收强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区域内差异显著,旅游资源整合度不高;旅游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因此,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国际知名度;多种方式培育和壮大旅游企业;打造河南旅游品牌形象,实现文旅融合;大力提升入境旅游服务的质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玲
随着"双创"政策的持续有效推进",双创"已经成为推进实体经济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发展现代乡村旅游,就需要顺应我国旅游业有开放驱动、市场驱动以及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动力转化上,充分发挥"双创"在就业、人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巨大推进作用,使乡村旅游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型城乡一体化改革的重要推手。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双创"、乡村旅游及其转型升级等的内涵,然后就"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当前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给出了"双创"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双创 河南省 乡村旅游 转型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双利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针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旅游开发不当、传统乡土文化受到冲击、基础设施不健全等突出问题,结合当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要求,提出了促进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冀望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旅游 优化升级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平
通过对中原城市群背景下河南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科学定量分析,指出河南省的具有开发潜力的客源市场。并针对各主要客源市场的变化特征,确定客源市场地位,明确现在和未来客源市场竞争的优势和劣势,为市场定位、深入开拓客源市场和采取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艳华
本文因循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营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途径的逻辑,以4P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别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营销现状,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渠道建设、促销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四点营销策略优化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营销策略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天富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弊端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经济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数量而非质量,产品同质化,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非长期资源环境效益,重视资源开发,不重视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其原因是发展理念滞后、各相关主体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通过更新开发理念,优化乡村旅游产品;加强各相关主体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完善乡村旅游景点的各项配套设施等可以促进河南省乡村旅游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国琴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创新业态。河南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农业大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的重要区域,要在旅游产业大融合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加大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深度、扩大旅游业与工业融合的广度、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创新度,打造旅游强省,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关键词:
旅游产业 融合 旅游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安传艳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逐步成熟,"无景点"旅游这种个性化的旅游方式逐步受到广喜欢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无景点"旅游是和传统"景点"旅游相对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其显著特点是在景区、景点之外,自主自愿、自由自在的旅游,不受旅行社的安排和束缚。针对河流湿地而言,"无景点"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河流湿地景观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无景点"旅游者所参观、游览、体验的对象是未经开发的河流湿地旅游资源,这必然造成管理的缺失,出现了严重的"公地悲剧",给河流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压力和破坏。因此,要从旅游发展理念、政府主导管理、进行环境监测、采用循环旅游发展模式入手来改善当前的状况,加强河流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以...
关键词:
“无景点”旅游 河流湿地 生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本林 张宏娜 孟德友 李红忠
以2000—2007年河南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对河南地市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特征及时序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继而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和绝对集中度指数探讨河南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极化程度及空间指向。研究表明,河南入境旅游虽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地市间的绝对差异呈持续增大的态势,而相对差异不断减小;入境旅游向热点旅游地集聚的态势较为显著,郑州、洛阳、焦作等地成为入境旅游经济的增长极。最后,对影响河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实现入境旅游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区域差异 极化格局 河南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国亮 李莉 梁继超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旅游经济的合作与发展也刻不容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打破地方局限性,突破行政和地域界限,走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之路。在区域旅游的合作与发展中,区域旅游产品结构优化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将在区域旅游的合作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泛北部湾 区域旅游 旅游产品结构 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爱民 吴晓伟
在国家大力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文章通过SSM模型对安徽旅游产品结构进行分析,提出安徽旅游产品结构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安徽旅游业特点和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原则,为安徽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提出具有建设性的优化策略,以期藉此来完善安徽旅游产品结构体系,提高安徽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使得安徽旅游业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
SSM模型 安徽省 旅游产品 结构优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迎涛
旅游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从技术创新、旅游业经营和旅游业发展环境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旅游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运用偏离-份额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河南省旅游业结构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全国水平而言,河南省旅游业结构存在着各部门发展不协调、内部关联度不高、整体结构效益欠佳等问题。河南旅游业已呈现出集群发展趋势,从旅游业集群视角提出了河南省旅游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旅游业集群 旅游业结构 升级优化 河南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静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业,而智慧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和体验。本文即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以智慧旅游为视角,通过SWOT分析,提出河南建设智慧旅游新的构思。进一步打造河南品牌旅游、特色旅游,提高河南旅游的国内外知名度,以促进河南省旅游产业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
互联网+ 河南智慧旅游 新构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