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8)
2023(3677)
2022(3144)
2021(2842)
2020(2281)
2019(5237)
2018(4979)
2017(9092)
2016(5206)
2015(5949)
2014(6065)
2013(5917)
2012(5360)
2011(4975)
2010(5019)
2009(4515)
2008(4462)
2007(4070)
2006(3606)
2005(3240)
作者
(15831)
(13199)
(13046)
(12602)
(8255)
(6505)
(6050)
(5376)
(5138)
(4638)
(4594)
(4556)
(4241)
(4209)
(4123)
(4084)
(4047)
(3918)
(3818)
(3753)
(3369)
(3247)
(3183)
(3041)
(2984)
(2950)
(2946)
(2881)
(2749)
(2679)
学科
(27313)
经济(27304)
管理(14387)
(12103)
地方(10892)
(10856)
企业(10856)
方法(10678)
数学(9220)
数学方法(9103)
地方经济(7184)
中国(6327)
业经(5625)
理论(5400)
(4967)
(4880)
环境(4745)
(4719)
(4101)
教学(3994)
(3697)
贸易(3693)
(3603)
农业(3595)
(3512)
技术(3363)
(3223)
(3188)
资源(3097)
(3021)
机构
学院(77227)
大学(75478)
管理(30458)
(30050)
经济(29332)
研究(26864)
理学(26276)
理学院(25922)
管理学(25463)
管理学院(25318)
中国(19087)
科学(18200)
(16313)
(13707)
研究所(12718)
(12156)
中心(11893)
(11728)
(11555)
师范(11473)
(11361)
业大(11099)
(10469)
北京(10065)
(9615)
财经(9543)
技术(9398)
师范大学(9312)
农业(8893)
(8614)
基金
项目(55702)
科学(44316)
研究(41204)
基金(38285)
(33650)
国家(33405)
科学基金(28793)
社会(25480)
社会科(24225)
社会科学(24218)
(24025)
基金项目(20484)
(19788)
教育(19264)
自然(18288)
自然科(17837)
自然科学(17831)
自然科学基金(17453)
编号(16923)
资助(15348)
重点(13370)
(13289)
成果(12936)
课题(12838)
(11711)
(11606)
创新(10957)
发展(10665)
(10473)
规划(10428)
期刊
(32715)
经济(32715)
研究(20166)
中国(16874)
教育(11613)
科学(11126)
学报(10772)
管理(10718)
(9035)
技术(8981)
(8258)
大学(7954)
学学(7400)
农业(6742)
资源(6486)
业经(5272)
(4842)
统计(4828)
经济研究(4711)
技术经济(4611)
科技(4493)
(4456)
职业(4336)
(4294)
金融(4294)
决策(4287)
财经(4268)
问题(4215)
(3917)
(3772)
共检索到1111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国新,冯淑华,赵光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良成  杨国栋  
本文以2004-200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科技人才竞争力状况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科技人才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科技人才资源、投入、绩效、环境四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科技人才投入所占比重最大,科技人才资源所占比重最小。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我国科技人才竞争力状况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西部边远地区三级梯度态势。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的科技人才"高地",包括三个科技人才中心,即以北京、山东、天津、辽宁和河北五省市组成的环渤海,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组成的长三角,以广东省为主的珠三角。中部内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渊博  
为把握我国各地区科技人才竞争力发展水平,为研究提升整体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发展思路提供依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16—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均得到了相同的分析结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次形成阶梯下降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科技人才竞争力保持前列且相对稳定,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仅难以改变,而且可能会不断加剧,而东北三省的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资源投入是促进多地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提升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丽琴  吁云云  
从物流竞争实力以及物流竞争潜力两个层面构建了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部六省在2008-2012年期间区域物流竞争实力与竞争潜力的动态变化,并依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磊  汤学兵  陈战波  
本文通过兼顾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省会城市2015年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表明,武汉的经济发展水平居首,南昌最弱。同时分析发现六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有特点,因此针对各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提升路径,以期促进中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磊  汤学兵  陈战波  
本文通过兼顾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省会城市2015年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表明,武汉的经济发展水平居首,南昌最弱。同时分析发现六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有特点,因此针对各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提升路径,以期促进中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顺娣  孔玉生  
运用数据包络法对多个城市区域的科技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各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和各部门正确地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的重要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勇飞  
在深入分析区域物流竞争力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并以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竞争力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竞争力主成分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山西省、江西省。根据综合得分结果,可以把中部六省划分为三类:第一层级是得分最高的河南省,第二层级是得分居中的湖北省、湖南省,第三层级是得分为负的安徽省、山西省、江西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植华  
通过构建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中部地区太原、合肥、南昌、郑州、武汉和长沙6城市为研究区域,对郑州市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宁  
林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具有涵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产业链长等优势特征,同时依附于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为其他行业提供大量的初级产品与原材料,同时具备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林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涉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国际林业经济与生态发展领域的地位以及我国林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地位提升等问题。由王刚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一书,基于我国林业产业竞争力的地区差异性,将全国范围内29个地区的林业产业竞争力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林业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晓勇  雷冬梅  吕昭河  陈瑛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进入,人才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因素,不同区域的发展状态越来越决定于其人才的总体实力,即人才竞争力。本文从区域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人才竞争力评价体系和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云南人才竞争力的特征以及在全国的位次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7年云南省人才竞争力综合得分为-4.4558,在全国31个省区中排名第23位,导致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科技活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低。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建强  潘华静  
区域人才竞争力是区域人才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设计和构建了河北省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省11个区市的人才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比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红儿,陈刚  
本文在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筛选了一组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然后以主成分分析为基本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之后,以浙江为例运用这一模型,对该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分析和初步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利庠  谭智心  
中国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其竞争力已经成为某些地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本文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和产业竞争力成因理论中的显示性指标构建了评价中国饲料产业区域竞争力的4个要素,并对此4个要素中的变量运用因子分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各个省市饲料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打分和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珂玲  彭跃  朱冬辉  刘国武  
文章根据"物理学"中对"力"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区域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动态合力的概念。构建了区域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得出的我国各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排名,并进行结论分析及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