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2)
2023(15974)
2022(13560)
2021(12607)
2020(11022)
2019(25182)
2018(25186)
2017(48225)
2016(26157)
2015(29756)
2014(29218)
2013(28773)
2012(26505)
2011(23776)
2010(23945)
2009(22033)
2008(21806)
2007(19692)
2006(16869)
2005(14633)
作者
(76146)
(63662)
(63393)
(60072)
(40520)
(30658)
(28794)
(25013)
(24007)
(22817)
(21564)
(21449)
(20250)
(20182)
(19889)
(19713)
(19289)
(18984)
(18515)
(18311)
(15849)
(15798)
(15688)
(14619)
(14297)
(14192)
(14144)
(14142)
(12902)
(12806)
学科
(109097)
经济(108996)
管理(78519)
(78103)
(65911)
企业(65911)
方法(52303)
数学(45854)
数学方法(45119)
(29340)
(26913)
中国(26581)
业经(24667)
技术(24095)
地方(23044)
(22133)
农业(19745)
(19210)
(18889)
贸易(18880)
理论(18416)
(18321)
(17075)
财务(17007)
财务管理(16966)
(16186)
企业财务(16054)
(15184)
银行(15130)
环境(15099)
机构
学院(369890)
大学(367348)
(149561)
经济(146384)
管理(146349)
理学(127059)
理学院(125702)
管理学(123183)
管理学院(122498)
研究(121212)
中国(90063)
科学(77183)
(77136)
(66135)
(65156)
(61670)
业大(58550)
中心(57129)
(56879)
研究所(56264)
财经(52707)
农业(51506)
(47734)
北京(47704)
(46664)
师范(46072)
经济学(45008)
(44910)
(44109)
技术(42680)
基金
项目(253637)
科学(199833)
基金(182814)
研究(181240)
(160755)
国家(159456)
科学基金(137353)
社会(113585)
社会科(107764)
社会科学(107730)
(103767)
基金项目(96657)
自然(91521)
自然科(89511)
自然科学(89483)
自然科学基金(87893)
(85724)
教育(85048)
资助(75788)
编号(72801)
重点(57624)
成果(57578)
(56825)
(55279)
(55200)
创新(52571)
课题(51123)
科研(49011)
计划(47888)
教育部(47033)
期刊
(158813)
经济(158813)
研究(100366)
中国(74212)
学报(59979)
(57950)
科学(55496)
管理(55492)
(53171)
大学(45325)
学学(42840)
教育(40878)
农业(39828)
技术(37764)
(29067)
金融(29067)
业经(27137)
经济研究(25687)
财经(25556)
(22967)
(22076)
技术经济(20845)
问题(20638)
统计(20059)
科技(19772)
(19267)
(18096)
商业(16821)
图书(16634)
决策(16590)
共检索到537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德成  蔡文科  
本文建立了创新活动产出与创新活动投入体系,根据熵值和TOPSIS物元模型,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5》中的数据,对中部六省的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绩效进行评判分析。通过正负理想解以及贴近度值的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的综合绩效得分分别位列一、二、三位,山西省排名倒数第一,说明了经济产出指标对创新驱动绩效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从投入产出两方面对各省提出了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对策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文忠  耿鹏鹏  胡燕萍  
基于创新驱动视角构建农业创新驱动过程模型,运用灰关联分析法对所建立的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采用熵权TOPSIS法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测算广西2010—2016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但增速大幅放缓;投入能力对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产生直接拉动作用,但此模式不可持续;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专利申请授权数与人均教育投资支出对广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效应;广西农业科技创新环境水平较低,亟待改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冲槐  曹海曼  
本文利用中部6省1998~2009年的研发投入数据和2001~2012年的研发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各省高技术产业每年的研发创新效率及排序,并在横向范围内对2001~2012年这一时期内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的整体领先度进行计算,以此来衡量中部6省在整个12年中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结果表明:中部6省研发创新效率存在很大差异,领先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山西、安徽、河南、湖南、江西、湖北。本文结论可为中部6省研发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司颖洁  李姚矿  
以高技术产业为对象,基于效率视角,运用DEA模型实证分析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投资相对于R&D来说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本和人员投入,适当加大风险投资的投入,对于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秀武  胡日东  
创新和集群是当前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两大途径,文章在对经典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考虑R&D经费和知识存量的知识生产函数,并将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因素和政府支持力度引入该函数,借助于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驱动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R&D存量因素的知识生产函数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因素和区域间的知识溢出都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影响显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桂黄宝  
高技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差距过大,将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1995—2011年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改进锡尔熵和基尼系数模型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区域和行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区域差距显著,而且呈扩大趋势,同时发现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差距最大因素是组间差距,而组内差距对其影响较小;在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中,差距最大的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而差距最小的是医药制造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青峰  
利用1995-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高技术产业地区研发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发现有:我国高技术产业地区研发创新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离前沿面较远,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地区出口强度、地方基础设施和地理位置对研发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政府干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地区企业规模与研发创新效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本文结论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的效率改善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孟维站  李春艳  石晓冬  
本文根据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性,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别对研发阶段和转化阶段的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高技术的12个细分行业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研发阶段,还是转化阶段,综合效率提高的主要动力都是纯技术效率,但纯技术效率却一直受到环境的严重制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为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同时,各细分行业应根据自身的模式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战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伟  邓伟平  
运用非径向EBM模型评价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市场化三个阶段的效率,并在面板Tobit模型基础上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三个阶段创新效率均较低,并随年份依次呈阶梯上升、"W"型和停滞发展走势;西部和东部效率高于中部和东北,原因在于东西部技术转化和市场化阶段效率较高;整体上金融环境、研发强度和劳动者素质促进了效率的提高,不同地区和时期的表现又有所不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伟  邓伟平  
运用非径向EBM模型评价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市场化三个阶段的效率,并在面板Tobit模型基础上对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三个阶段创新效率均较低,并随年份依次呈阶梯上升、"W"型和停滞发展走势;西部和东部效率高于中部和东北,原因在于东西部技术转化和市场化阶段效率较高;整体上金融环境、研发强度和劳动者素质促进了效率的提高,不同地区和时期的表现又有所不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雪洁  李爽  
本文建立中国高技术产业研究部门与开发部门之间的关联模型,运用动态网络SBM模型测度了2010—2013年中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总体效率、时期效率、部门效率以及时期部门效率水平。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地区差距明显;大多数省市高技术产业研究部门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度低于开发部门;研发经费、人员及专利等投入要素普遍存在冗余。今后应从强化高技术产业的基础研究、加强区域技术资源整合、提高专利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研究和开发部门的创新能力协调度及技术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魏方庆   储军飞   杨锋  
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对于提升其国际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一般被划分为研发和商业化两个前后连续的子阶段。本文基于合作共赢的思想,从研发子阶段和商业化子阶段合作视角出发,建立双目标DEA模型。然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在2013—2015年(包括三个连续的创新周期,即2013年代表2013—2015年;2014年代表2014—2016年;2015年代表2015—2017年)的整体创新效率、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偏低,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远大于商业化效率,较低的商业化效率是导致整体创新效率偏低的主因;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存在省际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最后,根据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本文将29个省级高技术产业划分为四类,为每个省级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提出具体策略。本文丰富了评价理论与方法,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余泉  韩东林  
本文利用DEA模型对2004—2008年安徽省高技术产业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安徽省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水平较高,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同时产业内部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效率水平较低,甚至呈下降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媛  常向阳  
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以江苏省高技术产业2004年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投入与产出效率差距的分析,指出了技术创新相对有效与非有效的行业,并找出该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政策的制定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红  陈范红  
准确测度创新效率是客观评价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通过把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2010年间,由于技术效率的明显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在技术开发阶段为6.63%,而技术进步则起着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0.75%,主要是因为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以上结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改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两个阶段的内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