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9)
2023(7547)
2022(6571)
2021(6117)
2020(5210)
2019(12141)
2018(11890)
2017(23059)
2016(12856)
2015(14550)
2014(14813)
2013(14948)
2012(14219)
2011(12988)
2010(13146)
2009(12391)
2008(12528)
2007(11419)
2006(9934)
2005(8705)
作者
(39768)
(33567)
(33348)
(31929)
(21123)
(16354)
(15334)
(13224)
(12415)
(11819)
(11494)
(11279)
(10707)
(10686)
(10570)
(10502)
(10421)
(9824)
(9803)
(9711)
(8432)
(8202)
(8096)
(7703)
(7597)
(7501)
(7482)
(7282)
(6773)
(6730)
学科
(59214)
经济(59174)
管理(33453)
(31192)
方法(27871)
数学(24075)
数学方法(23873)
(22668)
企业(22668)
(18111)
地方(16067)
中国(13623)
农业(12665)
(12639)
(12129)
业经(11954)
环境(9798)
(9786)
贸易(9781)
(9663)
(9383)
(8743)
资源(8637)
理论(8309)
地方经济(7729)
(7359)
(7080)
金融(7078)
(6919)
银行(6899)
机构
学院(193072)
大学(191912)
(76298)
经济(74418)
管理(73364)
研究(66779)
理学(62877)
理学院(62019)
管理学(60892)
管理学院(60507)
中国(49375)
科学(44652)
(41296)
(37028)
(35001)
(33578)
研究所(32139)
中心(31545)
业大(31007)
(30842)
农业(29250)
(28931)
师范(28685)
财经(27020)
北京(25750)
(24341)
(24292)
(23767)
师范大学(23270)
经济学(22966)
基金
项目(129598)
科学(101215)
基金(92850)
研究(92051)
(81425)
国家(80771)
科学基金(68513)
社会(57678)
社会科(54630)
社会科学(54607)
(53876)
基金项目(50960)
自然(45335)
自然科(44063)
自然科学(44044)
(43729)
自然科学基金(43225)
教育(41416)
资助(38192)
编号(37884)
(29732)
成果(29717)
重点(29300)
(27982)
课题(25926)
(25727)
科研(25072)
计划(24523)
创新(24133)
发展(23407)
期刊
(85703)
经济(85703)
研究(50637)
中国(35999)
(32890)
学报(31967)
科学(29859)
(24875)
大学(22559)
农业(22445)
管理(22179)
学学(21110)
教育(16270)
技术(15593)
业经(15214)
(13812)
金融(13812)
资源(13740)
(12396)
财经(12393)
经济研究(12369)
问题(12266)
图书(10927)
(10624)
技术经济(9840)
(9608)
(9549)
统计(9351)
商业(9158)
理论(8882)
共检索到279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勤昌  夏莉惠  蒋莉  王凯  
旅游资源赋存空间分布格局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业发展能力。择取中部六省12类重要旅游资源,先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法判定旅游资源分布的均衡程度;再运用Arc GIS核密度工具对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采取资源优势度法量化资源赋存状况,以廓清中部六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基本格局。结果表明:中部六省旅游资源分布均衡程度较低,分布态势呈显著"高—低"集聚特征;自然旅游资源为零星团簇状分布,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呈"北密南稀"的片状分布;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度序次分别为安徽(87.38%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友宝  王荣成  李秋雨  曹洪华  
基于东北地区2002、2007、2013年A级旅游景区数据,采用多样化指数、等级结构金字塔、品质度、最邻近点指数、点密度分析、不平衡指数等数理与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东北地区旅游资源赋存的时空演化状况,研究发现:1从数理演化特征来看,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度缓慢提升,同时省际差异较为显著;旅游资源等级体系呈"中间等级数量丰富,低、高端景区缺乏"的纺锤形结构,且伴随旅游景区数量及属性结构比例变化,纺锤形结构呈现"结构破缺—平衡稳定—重心偏离"的演变特征;旅游资源品质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率省际分异明显。2从空间演化特征来看,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具有凝聚型特征,景区省际空间分布演变对东北全局没有必然影响;2002年以来旅游资源集聚热点不断增多,景区分布盲区不断消亡,集聚格局由单核空间扩张向跨行政区重组联动发展;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指数呈下降趋势,景区空间集聚态势逐步弱化,扩散化倾向不断加强。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旅游产业轴带、旅游产业圈层、旅游产业组团三种模式出发,提出了东北地区旅游产业空间的重构构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洁明  许辉  
以新疆3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基于Arc GIS技术,通过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法研究新疆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一轴一带格局(一轴即亚欧第二大陆桥,一带即新疆沿边境带);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尤其是南疆,据此,对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战略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俊  李云云  林楚  王家庆  乔治  葛全胜  
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是旅游产业规划、布局的重要基础。本文选择长江旅游带9省2市世界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A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12类共计4 729处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分布数据,借助Arc GIS软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旅游带总体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均具有明显的聚类特征。总体旅游资源沿北纬30°线、G318国道以及沪昆、沪汉蓉高铁等交通主干线分布趋势明显;高级别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沪汉蓉及沪昆高铁沿线及其中间地带;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聚在长江以南的长江三角洲、古徽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江峰  李治兵  杨建春  
[目的] 梳理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类型,精准定位和挖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和推动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 对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乡村旅游地的矢量数据,借助ARCGIS软件和空间分析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分异性,并借助地理联系率探析其与经济、景点、历史名村等多因子的关联程度。[结果] 山西省乡村旅游地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形成了明显的“一核两带”的集聚态势。一核即以阳泉市为中心的核心集聚区,两带即沿太原—晋中—吕梁的晋中集聚带,以及沿长治—晋城—临汾的晋东南集聚带。结合山西省乡村旅游地特点将其分为自然景观类、风俗文化类、特色农业类3大类,数量分别为72个,69个和133个。区域层面上,临汾市自然景观类居多,晋城市以民俗文化类为主,太原市以特色农业类最多,晋中市、阳泉市2市种类分布较均匀,表现为多元化发展趋势。三类乡村旅游地均呈现一定的集聚分布态势和区域分异性,其中,自然景观类区域分布相对较均匀,且呈现多点的高核密度集聚态势;民俗文化类乡村旅游地主要分布于晋中和晋西南地区;特色农业类主要分布于经济、交通、人口等条件均较优越的中部地区。[结论] 山西省乡村旅游地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和区域异化的特点。晋中地区可发展以太原市为核心的环城特色农业类乡村旅游集聚地,以及以晋中市为中心的晋中风俗文化乡村旅游集聚地;晋东南地区未来可继续加强对风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发展以晋城市和长治市为中心的晋东南风俗文化和农家庄园并举的乡村旅游集聚地;晋北地区可着力培育以休闲度假、避暑疗养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贤棠  胡静  陈婷婷  
文章研究采用世界遗产、中国旅游优秀城市、国家A级景区等9种旅游资源基础类型,对湖北省17个地市州的旅游资源禀赋进行综合评价,测算出各地的旅游资源综合优势度,分别结合旅游经济发展指数、旅游产业地位指数进行相关分析,意在全面梳理湖北省旅游资源禀赋要素分布及利用的区际差异状况。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杜鹏  韩荣菲  姜苏容  
康养旅游资源是发展康养旅游业的载体。文章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识别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类型上,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呈集聚分布,但不同类型的康养旅游资源呈现出不同的集聚类型。(2)空间分布形态上,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安康市和西安市,总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3)空间分布密度上,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优势,在西安市形成了高密度核心区,核密度强度呈圈层状结构由西安市逐渐向外递减。(4)在影响因素上,陕西省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异格局是在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且各因素对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冬霞  孙碧清  
广西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各异,对旅游资源的正确评价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建立了广西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广西旅游资源存量和开发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并给出结论,以期为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魏少琴  贾铁飞  
旅游资源是旅游区域空间竞争的基础,其空间分布及结构影响旅游区域的空间竞争。本文具体分析了杭州市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等级特征和空间分布,用最邻近指数R对其分布形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运用图论学中的有关拓扑指数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针对目前杭州市旅游资源整体空间分布分散,旅游交通网络回路指数低等问题,从3个方面提出了空间整合的方案:(1)从内容上整合;(2)从生态关系上整合;(3)从旅游交通线路上整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静静  张满林  
一、引言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称,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旅游业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度和品位,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旅游发展越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但在有些情况下,旅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涛方  顾朝林  徐逸伦  王洪  段学军  
论文对吉林省域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吉林省的主要自然和人文景点(区)进行评价,然后对旅游资源的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在吉林省的旅游资源结构中,自然资源起着基础作用,人文景观为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分布上,吉林省旅游资源呈现“六簇群”、“三带状”的分布格局。最后对吉林省域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概念规划。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邓祖涛  尹贻梅  
旅游资源和区位是影响区域入境旅游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本文以我国大陆31个省区为区域研究单元,借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方法,分析了旅游资源、区位和入境旅游收入三者之间的空间错位现象。结果发现:(1)区位指数和入境旅游收入指数重心偏向我国东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度指数重心偏向中西部地区;(2)资源与收入、区位与收入、资源与区位三组二维组合关系均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可以将这种二维组合关系划分为五种类型来描述各省区的旅游发展现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辉  杨洁明  喻晓玲  
旅游资源空间格局是旅游资源开发战略选择的依据,也是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以新疆优质旅游资源为核心,基于Arc GIS技术,采用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法研究其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一轴一带格局,一轴即亚欧第二大陆桥,一带即新疆沿边境带;新疆优质旅游资源空间可达性较低,尤其是南疆;计算以乌鲁木齐为原点出发到达新疆各优质旅游资源点的时间,有116个景点在6 h可达圈内,占研究景点的44.96%,有62个景点在10 h可达圈外,占研究景点的24.03%。基于核密度和可达性分析结果及其形成的影响机制,提出新疆旅游业空间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五届  何建民  
旅游资源分布格局及其动态演进是旅游资源科学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旅游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以欧盟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解析欧盟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演进。研究结果显示:①欧盟国际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北欧、西欧、中东欧、南欧—地中海欧洲等四区,北海沿岸、多瑙河流域、地中海沿岸等三带;自然旅游资源呈现沿海、沿河分布,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于各亚文化区。②二维核密度分布显示欧盟国际旅游资源开发增速较快,分布趋于均衡。其中文化旅游资源数量2002年比1995年显著增加,分布趋向均衡,自然旅游资源分布趋向均衡和多极化。③旅游资源的异质性、整体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跨国开发与保护,申根签证政策对欧盟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国际旅游发展同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可进入性、文化差异和难民等因素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洪霞芳  黄灵光  
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革命文物,要深入开展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加强科学保护,开展系统研究。江西省是红色资源大省和红色旅游的策源地,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的红色资源。本研究以江西省的红色资源(国家级与省级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江西省革命文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革命文物点分布集中,但是点分布较为零散,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不均衡态势。要做好江西省红色资源的调研和管理工作,促进红色资源的特色旅游开发,科学地保护好、利用好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进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