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3)
- 2023(10531)
- 2022(9015)
- 2021(7834)
- 2020(6816)
- 2019(15784)
- 2018(15225)
- 2017(30194)
- 2016(16328)
- 2015(18653)
- 2014(18869)
- 2013(19068)
- 2012(18405)
- 2011(16706)
- 2010(16859)
- 2009(15924)
- 2008(15621)
- 2007(14188)
- 2006(12478)
- 2005(11307)
- 学科
- 济(97173)
- 经济(97100)
- 管理(46944)
- 业(44937)
- 方法(40765)
- 数学(37127)
- 数学方法(36915)
- 企(34429)
- 企业(34429)
- 地方(23345)
- 农(21872)
- 财(20487)
- 中国(20418)
- 学(16735)
- 业经(16630)
- 农业(15341)
- 地方经济(14377)
- 贸(14342)
- 贸易(14334)
- 易(13794)
- 制(13525)
- 务(12513)
- 财务(12496)
- 财务管理(12462)
- 环境(12085)
- 企业财务(11879)
- 融(11780)
- 金融(11778)
- 和(11302)
- 银(10859)
- 机构
- 大学(249003)
- 学院(248046)
- 济(118065)
- 经济(115875)
- 管理(94976)
- 研究(86306)
- 理学(81820)
- 理学院(80943)
- 管理学(79812)
- 管理学院(79342)
- 中国(64801)
- 财(52169)
- 京(50711)
- 科学(49931)
- 所(43903)
- 农(41951)
- 财经(41818)
- 中心(39873)
- 研究所(39540)
- 经济学(38493)
- 江(38378)
- 经(37875)
- 业大(35568)
- 经济学院(34742)
- 农业(32805)
- 北京(31639)
- 范(31054)
- 师范(30787)
- 财经大学(30764)
- 院(30367)
- 基金
- 项目(160309)
- 科学(126739)
- 基金(117547)
- 研究(116722)
- 家(101184)
- 国家(100391)
- 科学基金(86454)
- 社会(77138)
- 社会科(73304)
- 社会科学(73281)
- 省(63954)
- 基金项目(62079)
- 自然(54165)
- 教育(53612)
- 自然科(52901)
- 自然科学(52884)
- 自然科学基金(51964)
- 划(51850)
- 资助(49169)
- 编号(46054)
- 成果(37371)
- 部(36810)
- 重点(36268)
- 发(36141)
- 创(32480)
- 国家社会(32303)
- 课题(32022)
- 教育部(31895)
- 人文(31017)
- 科研(30779)
- 期刊
- 济(133007)
- 经济(133007)
- 研究(76553)
- 中国(45880)
- 财(41282)
- 农(37340)
- 学报(36921)
- 科学(33463)
- 管理(33162)
- 大学(27941)
- 学学(26622)
- 农业(24897)
- 融(23695)
- 金融(23695)
- 经济研究(22584)
- 财经(22193)
- 技术(21624)
- 教育(19972)
- 业经(19379)
- 经(19115)
- 问题(17714)
- 技术经济(14999)
- 统计(14474)
- 贸(14100)
- 业(13416)
- 策(12518)
- 世界(12260)
- 商业(12013)
- 理论(11742)
- 决策(11654)
共检索到37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小红 罗浩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界定出发,建立了由7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而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彦彭
中部六省1990-2006年的人均GDP与人均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关系的面板数据模型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显示,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影响了环境质量,并且,目前仍处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倒"U"型的左侧。因此,中部六省在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的同时,应采取切合实际的对策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改善经济增长模式,减少污染与消耗;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与控制环境污染协调发展;降低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评价省份之间的综合实力的比例,加大政府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督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萍
本文采用Panel-data模型对外商投资和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小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专利申请授权量的影响大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内部各省,外商投资和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极小。本文的政策结论是:技术进步政策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应该而且必须发挥关键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文华
本文分析了中部六省与江浙两省金融发展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十五期间中部六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发现金融相关率与存贷比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金融保险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十五期间对经济增长率具有负效应;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也具有正效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相关率 存贷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晓聪 郑红玲
自中央提出"小城镇带动大经济"战略以来,城镇化建设逐步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层级。城镇化发展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激发潜在消费需求、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等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我国中部六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与基础材料生产基地,依靠10%的人口创造出近20%的GDP,城镇化发展功不可没。但随着我国中部六省的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二次关系拐点的逐步接近,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进入新的轨道,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不利于中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行城镇化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如何通过对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使拐点向前推移,探索经济增长新路径是解决当前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中部六省 多元线性回归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继增 曾园 胡晓莲
出口贸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部六省的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整体上看,中部地区的出口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从局部看,中部六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程度各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部地区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部六省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虎斌
文章根据1990—2010年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考察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并且为了克服内生性,创新性地引入贷存比作为工具变量,估计的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银行业规模变量对于经济增长并无显著效果,而银行业结构的优化却能促进经济增长。这样的结论可能是因为"门槛效应",所以中部六省更应该继续优化银行业结构,加大对中小型银行的扶持,促进银行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茂章 曾路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小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文章以中部六省和东部五省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993~2013年中部六省和东部五省市地区GDP、三大产业增加值、专利申请授权量变化情况。文章基于1993~2012年中部六省和东部五省市专利申请授权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人均GDP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JJ多变量协整检验等计量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不同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东部5省市技术创新程度明显高于中部六省,东部五省市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大。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省域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有生 胡洪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六省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中部塌陷"的现象。要实现中部崛起,积极吸引外资,充分发挥外资的促进作用是实现中部崛起的一项重要战略。基于此,笔者以FDI、人力资本对中部六省内生经济增长的作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FDI、人力资本与中部六省经济增长关系的面板数据模型,运用中部六省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计算和检验,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目前尚未走上内涵式增长道路,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未显现;六省FDI引进对各省的人力资本增长没有起到促进作用,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受到六省人力资本状况不佳的制约。因此,扩大FDI的溢出效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裕 师明 谢良
文章通过1992~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中部地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FDI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来自于国内投资,劳动力因素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趋于下降,人力资本因素的作用还不明显。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协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赫
我国中部地区具有贯通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特点,起到连接周围省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加快推行中部六省城镇化进程建设速度,是提高中部经济发展与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法。论文首先解释城镇化是通过劳动力转移、扩大内需和积聚效应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其次,以城镇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使用线性回归计量方法分析各自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具体关系,并通过多元回归方程计算出我国中部六省城镇化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拐点;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以解决中部地区城镇化存在问题为出发点,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晓锋
在经典MRW模型基础上,将人力资本引入总体生产函数中,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稳态收入水平和条件收敛的参数异质性方程,利用1995—2015年中部六省409个县的样本和空间权重矩阵,使用最近开发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技术,着重考察了稳态各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各县技术存量的外部性不仅具有跨县域边界特性,其外溢性的强度与县域之间纯粹的地理距离相关;人力资本对提升技术水平有显著作用,在各县经济增长中具有可靠的外溢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晓锋
在经典MRW模型基础上,将人力资本引入总体生产函数中,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稳态收入水平和条件收敛的参数异质性方程,利用1995—2015年中部六省409个县的样本和空间权重矩阵,使用最近开发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技术,着重考察了稳态各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各县技术存量的外部性不仅具有跨县域边界特性,其外溢性的强度与县域之间纯粹的地理距离相关;人力资本对提升技术水平有显著作用,在各县经济增长中具有可靠的外溢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黎凯
根据因子分析原理,本文建立了城市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模型,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指标体系 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承宗
非参数统计中的Friedman检验显示中部各省在硬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和软实力(教育资源情况)两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显示金融发展与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较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相关性较弱,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推动中部六省快速崛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