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93)
- 2023(5692)
- 2022(4752)
- 2021(4425)
- 2020(3793)
- 2019(8514)
- 2018(8077)
- 2017(15461)
- 2016(8137)
- 2015(9135)
- 2014(9058)
- 2013(9033)
- 2012(8461)
- 2011(7362)
- 2010(7654)
- 2009(7529)
- 2008(6304)
- 2007(5822)
- 2006(5164)
- 2005(4564)
- 学科
- 济(33273)
- 经济(33251)
- 融(24524)
- 金融(24523)
- 业(24008)
- 银(21604)
- 银行(21602)
- 管理(21555)
- 行(21033)
- 企(18942)
- 企业(18942)
- 中国(17025)
- 方法(13438)
- 地方(13147)
- 数学(12261)
- 数学方法(12110)
- 农(11412)
- 中国金融(10886)
- 财(10318)
- 制(9332)
- 农业(8550)
- 业经(8297)
- 务(7189)
- 财务(7171)
- 财务管理(7156)
- 企业财务(6877)
- 技术(6536)
- 体(5624)
- 理论(5528)
- 环境(5229)
- 机构
- 学院(107348)
- 大学(103913)
- 济(44653)
- 经济(43545)
- 管理(42114)
- 研究(35676)
- 理学(35548)
- 理学院(35211)
- 中国(34734)
- 管理学(34624)
- 管理学院(34456)
- 科学(21807)
- 财(21580)
- 京(21106)
- 中心(20476)
- 农(19411)
- 江(17465)
- 所(17440)
- 财经(16713)
- 业大(16382)
- 银(15988)
- 研究所(15867)
- 银行(15455)
- 融(15050)
- 经(14975)
- 农业(14803)
- 金融(14756)
- 州(14661)
- 行(14514)
- 省(13719)
- 基金
- 项目(73412)
- 科学(57395)
- 研究(56424)
- 基金(50169)
- 家(42188)
- 国家(41762)
- 科学基金(36376)
- 社会(34900)
- 省(34448)
- 社会科(33207)
- 社会科学(33194)
- 基金项目(26969)
- 划(25634)
- 教育(24648)
- 编号(23830)
- 自然(21844)
- 自然科(21308)
- 自然科学(21297)
- 自然科学基金(20835)
- 资助(20390)
- 成果(18903)
- 发(17500)
- 课题(16896)
- 重点(16654)
- 创(16532)
- 创新(15494)
- 部(15046)
- 发展(14375)
- 项目编号(14193)
- 展(14098)
共检索到171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柯 郭凤茹
本文采用2009~2016年中部六省科技金融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熵值法构建了中部六省科技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技金融基础指数、科技金融投入指数、科技金融产出指数和科技金融贡献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六个省份的科技金融综合指数及其分项指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湖北省和河南省的科技金融发展状况良好,山西省的科技金融建设有待加强。其中,湖北省的科技产出一枝独秀,其他省份需提高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河南省的科技金融贡献指数最高,其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几乎占据中部六省的一半。
关键词:
中部六省 科技金融指数 复合熵值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波 郭瑛
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要求,提出文化小康的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测算全国和中部地区"十二五"期间的文化小康指数。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中部地区文化小康实现程度仅为65.3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间,中部地区应以公共文化设施为依托,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加快补齐文化短板,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文化小康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保障。
关键词:
文化小康 综合评价 文化短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波 郭瑛
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目标要求,提出文化小康的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测算全国和中部地区"十二五"期间的文化小康指数。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中部地区文化小康实现程度仅为65.3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间,中部地区应以公共文化设施为依托,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加快补齐文化短板,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文化小康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保障。
关键词:
文化小康 综合评价 文化短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雪
文章构建了2007—2016年中部六省物流系统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中部六省的物流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物流效率整体水平一般,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排序由高至低依次为安徽、江西、山西、湖南、河南、湖北,规模效率排名则略有差异,不同省份物流效率差距较大;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主要源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颜洪平 陈平
本文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理学上的耦合协调模型,对中部六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部六省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程度差异较大,河南和湖北耦合协调程度较高,安徽、湖南和山西属于中级协调,江西耦合协调程度最低;安徽、河南和湖北属于同步发展型,湖南和江西属于金融集聚滞后型,山西属于经济发展滞后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承宗
非参数统计中的Friedman检验显示中部各省在硬实力(经济发展水平)和软实力(教育资源情况)两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Spearman秩相关系数显示金融发展与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较强,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相关性较弱,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推动中部六省快速崛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宜庆 毛华 张艺唯 罗子嫄
本文在众多关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金融辐射力的研究基础上,以中部六省核心的16座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赋权法与隶属度函数法计算出各城市2009~2011年3年金融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数,以对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排名,再采取威尔逊模型,计算出具有辐射效应的城市的金融辐射半径,以定量分析其对周边城市的金融辐射效应。实证得出,六大省会城市具有金融辐射效应,尤以武汉的金融辐射半径最大,金融竞争力最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是金融、经济、社会系统的互动协调发展,是金融与经济力、文化力、劳动力、科技力、设施力、开放力、聚集力与环境力的交互作用与动态适应过程。针对金融协调宏观量化研究的不足,本文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个方面剖析中部六省金融成长状况。前者反映中部各省区金融发展差异与综合竞争力的大小,后者的贡献弹性和排名的历史演变提供了这种差异的现实解释,从而为剖析中部各省区金融协调发展的短板,寻找各区域相对薄弱的分力和分力要素,为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以及中部六省的金融协调发展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协调 显示性指标 解释性指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沈燕
由中国金融学会、金融时报社以及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金融学会联合举办,由湖北省金融学会和武汉金融杂志社承办的“中部崛起六省金融论坛”于6月24日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举行。 出席会议的中部六省金融学会领导分析了中部经济发展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剖析了中部六省金融发展现状,认为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成熟政策效应呈加速递减的趋势,中部要走出经济洼地,不能把希望放在等待和依靠国家政策上,更多地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而在中部崛起中,金融必须起先导作用。因此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立中部六省金融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经济信息的沟...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林香 黄菊萍
江西省近几年加快了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步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中部其他五省相比,在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成果转化率等方面差距仍然较大。提高江西省科技创新能力,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管理体制和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规模,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加大对专利产业化项目的专项奖励,提高科技产出水平;发挥科技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关联效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淑兰
文章在利用AHP分析法以及熵技术对中部六省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认为河南省、湖北省为中部地区旅游发展的龙头,中部六省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系统。在进一步探讨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空间基础后,根据中部六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状况及旅游特色,提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空间结构系统的构建应以7个旅游中心城市为一级发展极核,以八大跨区旅游圈为基本旅游延伸面,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长江旅游带等跨区域的旅游经济带,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多方位的圈层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国峰 王彦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21世纪前20年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中部六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程度和进度,直接关系着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对中部六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综合评价做了回顾和总结;遵照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制定出中部六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并参照五个方面的依据,确定了各指标的目标值;采用标准比值法对中部六省2003—2005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评价与比较;并就加快中部六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中部六省 全面小康 实现程度 评价和比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耿宇宁 周娟美 张克勇 刘玉强
科技金融是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利器。本文基于2010—2017年中部六省科技金融发展宏观数据和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微观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科技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与速度不均衡;随着企业创新产出水平提高,财政科技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由正变为负,呈现"倒U型";商业银行贷款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由负变为正,呈现"U型";资本市场融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方向不确定;创业风险投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由正变为负,呈现"W型"。据此,本文提出推进中部六省科技金融协同发展以及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阶段特征提供匹配性科技金融服务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金融 中小企业 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洋萍
在对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量方法改良的基础上,对中部六省2005~2013年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2005~2013年的近十年间,中部六省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都有所提高,且各省普惠金融发展指数都没有出现0值的情况。从总体上来看,2005~2013年,湖南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中部六省当中的最高水平,其次是山西、湖北、安徽、江西、河南,但河南在中部六省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增长速度最快。从分析中部六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原因看:农村人均收入、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数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普惠金融政策、当地信用环境等是造成六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普惠金融发展 测度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胡绪红
我国实行的主要是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而忽视了我国中部地区的金融结构差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金融结构差异的角度,结合中部六省的金融发展实际状况,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金融结构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