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13)
2023(2551)
2022(2393)
2021(2074)
2020(1837)
2019(4436)
2018(4337)
2017(8473)
2016(4633)
2015(5793)
2014(5926)
2013(6007)
2012(4910)
2011(4101)
2010(3981)
2009(3736)
2008(3516)
2007(3085)
2006(2731)
2005(2223)
作者
(13699)
(11273)
(11099)
(10672)
(6960)
(5674)
(5120)
(4584)
(4303)
(3951)
(3906)
(3781)
(3597)
(3455)
(3389)
(3345)
(3293)
(3269)
(3178)
(3173)
(2845)
(2784)
(2690)
(2574)
(2538)
(2528)
(2462)
(2405)
(2363)
(2310)
学科
(23668)
经济(23657)
管理(13722)
(12470)
方法(11165)
数学(10566)
数学方法(10447)
(9723)
企业(9723)
地方(9275)
(7955)
中国(6555)
业经(5674)
农业(5184)
(4830)
环境(4522)
地方经济(3897)
物资(3239)
资源(3182)
(3144)
技术(3070)
(3033)
财务(2996)
财务管理(2991)
(2911)
(2842)
(2764)
经营(2620)
(2438)
贸易(2437)
机构
学院(65094)
大学(61104)
管理(28084)
(26497)
经济(25909)
理学(24407)
理学院(24196)
管理学(23833)
管理学院(23749)
研究(19765)
中国(14025)
科学(13455)
(13166)
(12314)
业大(11957)
(10727)
农业(10227)
(10207)
中心(9970)
(9747)
(9424)
研究所(9107)
经济管理(8874)
(8509)
师范(8455)
(8271)
财经(8223)
(7320)
技术(7259)
(7231)
基金
项目(47684)
科学(37352)
研究(34656)
基金(32353)
(27126)
国家(26886)
(24364)
科学基金(23901)
社会(21794)
社会科(20748)
社会科学(20733)
基金项目(18236)
(17165)
自然(15574)
教育(15406)
自然科(15158)
自然科学(15151)
自然科学基金(14786)
编号(13710)
资助(13094)
(11487)
重点(10670)
课题(10366)
(9740)
(9702)
计划(9547)
成果(9376)
发展(9371)
创新(9186)
(9178)
期刊
(28828)
经济(28828)
研究(15573)
中国(12943)
(11385)
技术(10930)
学报(8840)
科学(8780)
农业(8147)
管理(7766)
(7081)
大学(6651)
学学(6341)
业经(6323)
资源(5411)
物流(5311)
教育(4689)
(4655)
统计(4439)
技术经济(4329)
(4298)
经济研究(4171)
决策(4015)
商业(3751)
(3500)
金融(3500)
科技(3478)
问题(3444)
财经(3230)
(2863)
共检索到90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雪  
文章构建了2007—2016年中部六省物流系统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中部六省的物流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物流效率整体水平一般,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排序由高至低依次为安徽、江西、山西、湖南、河南、湖北,规模效率排名则略有差异,不同省份物流效率差距较大;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主要源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魁  
文章使用三阶段DEA方法研究中部地区在能耗和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物流效率问题,能剔除单一阶段DEA方法中的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阶段DEA方法更加准确,同时中部六省的物流产业存在非技术效率和非规模效率,而R&D投入和教育事业支持力度影响了这些非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萍  
中部崛起已成为国家战略,而现代物流产业在中部崛起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中部崛起也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机遇,在此背景下,文章采用DEA模型分析了中部六省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蒋明琳  舒辉  林晓伟  
以波特钻石模型作为研究分析范式,从政府能力、物流需求、物流资源、物流企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等6个方面构建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山西)与我国其他各省的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比较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区域物流整体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六省之间的区域物流竞争力差异较大;各省(山西除外)的区域物流供需水平严重失衡。并在此基础上从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兴侠  何宜庆  
文章针对区域生态效率评价问题,从生产效率角度提出一种参数前沿分析方法。以2002~2011中国中部六个省际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评价中部六省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三次产业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享清  朱慧君  彭秋玲  
提高经济效率,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运用DEA方法,对中部六省2000—2012年间的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并分析了影响中部六省经济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经济效率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纯技术效率要高于规模效率。而在影响中部六省经济效率的因素中,产业结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外开放及人力资本对中部六省经济效率的影响各不相同,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而且影响程度不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述兵  于维洋  
对中部六省份能源效率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与评价,分析中部六省份能源效率发展的特点,并结合当前我国产业空间西向转移的宏观形势,提出中部六省份区域能源效率"在产业承接中进一步提高"的策略,研究结果发现:中部六省能源效率发展水平与东部省份的整体差距不大,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不是影响区域能源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柯  郭凤茹  
本文采用2009~2016年中部六省科技金融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熵值法构建了中部六省科技金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技金融基础指数、科技金融投入指数、科技金融产出指数和科技金融贡献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六个省份的科技金融综合指数及其分项指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湖北省和河南省的科技金融发展状况良好,山西省的科技金融建设有待加强。其中,湖北省的科技产出一枝独秀,其他省份需提高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河南省的科技金融贡献指数最高,其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几乎占据中部六省的一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国峰  王彦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21世纪前20年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中部六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程度和进度,直接关系着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对中部六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综合评价做了回顾和总结;遵照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制定出中部六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并参照五个方面的依据,确定了各指标的目标值;采用标准比值法对中部六省2003—2005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进行了评价与比较;并就加快中部六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广春  党春慧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中部六省区域科技创新的实际,从科技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构建出科技创新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部六省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综合排名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河南、江西和山西。最后根据各省份发展的特点分析出优劣势,并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傅翰祺  陈星念  郭佩春  
以中部六省发展态势为依归,通过数据化分析,梳理了湖北省冷链物流发展的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推动湖北省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诚  
本文选取我国中部六省1998~2008年统计数据,采用模糊物元方法,对物流业就业人数、物流投资额、铁路线长、公路线长、中部地区客运量、中部地区货运量、邮路长度、载货汽车吨位、邮电业务总量等九个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文章对中部六省物流能力值发展趋势的研究表明,投资及信息化水平对提高物流能力具有较大作用,而物流人才匮乏等因素则会阻碍物流能力的提升。为提升中部地区物流能力,推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部六省必须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保证投入资金的比重;加强中部地区物流人员的引进与培养,满足物流业人才的需求;逐步完成覆盖整个区域的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广泛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共用;加强资源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琰洁  
本文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法及HR协调度测量法,对中部六省2001-2012年间的"四化"发展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并对"四化"发展协调度进行了测度研究。实证发现:第一,在研究的12年间,各省份的"四化"发展动态效率处于上升阶段,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动态效率上升较快,城镇化、信息化发展动态效率滞后;第二,在研究的12年间,各省份的"四化"发展协调度大部分处在协调且低效增长的阶段,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安徽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上升较为突出;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相对较好,山西省和湖南省的"四化"发展协调度还有较大上升空间。最后,针对中部各省"四化"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力  程一凡  
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2006—2018年中部六省80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效率,分析人口规模、富裕程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等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中部六省城市生态效率以2014年为转折点呈先降后升变动;南部省份生态效率普遍高于北部省份,排序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城市生态效率的高值区由“E”字型集聚转而趋向空间分散,2014年后又出现“由”字型空间集聚。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富裕程度具有抑制作用,城市规模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加快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路径转变、遏制污染产业转移等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力  程一凡  
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2006—2018年中部六省80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效率,分析人口规模、富裕程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等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中部六省城市生态效率以2014年为转折点呈先降后升变动;南部省份生态效率普遍高于北部省份,排序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城市生态效率的高值区由“E”字型集聚转而趋向空间分散,2014年后又出现“由”字型空间集聚。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富裕程度具有抑制作用,城市规模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加快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路径转变、遏制污染产业转移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