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6)
2023(3917)
2022(3338)
2021(2833)
2020(2263)
2019(5134)
2018(4868)
2017(9203)
2016(5056)
2015(5578)
2014(5556)
2013(5487)
2012(4963)
2011(4518)
2010(4376)
2009(4008)
2008(3795)
2007(3388)
2006(2890)
2005(2510)
作者
(15051)
(12539)
(12396)
(11780)
(7504)
(6207)
(5798)
(5054)
(4719)
(4329)
(4308)
(4240)
(3965)
(3825)
(3806)
(3801)
(3796)
(3767)
(3545)
(3463)
(3103)
(3034)
(2951)
(2836)
(2797)
(2669)
(2660)
(2634)
(2606)
(2521)
学科
(29546)
经济(29533)
管理(14632)
方法(12842)
数学(12067)
数学方法(11938)
地方(11161)
(11041)
(8959)
企业(8959)
地方经济(7391)
环境(6007)
中国(5797)
(5415)
业经(4831)
(4595)
(4477)
(4015)
农业(3910)
资源(3826)
(3681)
(3491)
技术(3460)
(3063)
金融(3062)
(2869)
区域(2865)
生态(2792)
(2721)
(2639)
机构
学院(73148)
大学(72773)
(32104)
经济(31506)
管理(30129)
理学(26451)
理学院(26137)
研究(25744)
管理学(25720)
管理学院(25604)
中国(18370)
科学(16958)
(15045)
(12631)
(12227)
中心(11868)
研究所(11826)
业大(11176)
(10975)
(10615)
师范(10544)
(10435)
财经(10270)
(9969)
经济学(9693)
(9334)
北京(9145)
经济学院(8762)
经济管理(8745)
师范大学(8672)
基金
项目(56343)
科学(45616)
基金(40874)
研究(40418)
(35738)
国家(35528)
科学基金(31019)
社会(27305)
社会科(26115)
社会科学(26105)
(23595)
基金项目(22154)
(19444)
自然(19414)
自然科(18952)
自然科学(18945)
自然科学基金(18548)
教育(17667)
资助(15925)
编号(15472)
(13744)
重点(13277)
(12091)
国家社会(11638)
(11548)
发展(11182)
课题(11060)
成果(11056)
创新(10988)
(10979)
期刊
(31805)
经济(31805)
研究(18927)
中国(12578)
科学(10736)
学报(10126)
管理(9226)
(8471)
(8314)
技术(7395)
大学(7389)
学学(7039)
资源(6452)
农业(6351)
教育(6191)
统计(5931)
(5721)
决策(5208)
经济研究(5187)
业经(5034)
技术经济(4876)
财经(4437)
科技(4244)
(4146)
金融(4146)
问题(4070)
(3948)
(3835)
商业(3550)
(3252)
共检索到99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述兵  于维洋  
对中部六省份能源效率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与评价,分析中部六省份能源效率发展的特点,并结合当前我国产业空间西向转移的宏观形势,提出中部六省份区域能源效率"在产业承接中进一步提高"的策略,研究结果发现:中部六省能源效率发展水平与东部省份的整体差距不大,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不是影响区域能源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薛桥  董茂峰  
本文将区域创新活动分为科技转化阶段和效益转化阶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评价中部六省2007-2014年区域创新现况。结果表明:与全国相比,中部六省创新活动处于落后水平,而且创新活动两阶段效率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薛桥  董茂峰  
本文将区域创新活动分为科技转化阶段和效益转化阶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评价中部六省2007-2014年区域创新现况。结果表明:与全国相比,中部六省创新活动处于落后水平,而且创新活动两阶段效率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顾丽琴  吁云云  
从物流竞争实力以及物流竞争潜力两个层面构建了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部六省在2008-2012年期间区域物流竞争实力与竞争潜力的动态变化,并依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勇飞  
在深入分析区域物流竞争力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理论模型,并以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竞争力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区域物流竞争力主成分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山西省、江西省。根据综合得分结果,可以把中部六省划分为三类:第一层级是得分最高的河南省,第二层级是得分居中的湖北省、湖南省,第三层级是得分为负的安徽省、山西省、江西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丽芳  王汉斌  樊小霞  
本文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采用基于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对中部6省在2006~2010年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得出结论:中部6省的区域创新能力分为3级,湖北为第1级,湖南、河南为第2级、安徽、山西、江西为第3级;各个省份为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亟待改善的指标有差异。此研究动态分析了中部6省在"十一五"规划期间的区域创新能力状况及亟待改善的主要指标,以期为各地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宗军  毛磊  王清  
选取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基于涵盖区域创新基础、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产出4个方面并包括22个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对中部6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为中部各省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远低于东部地区,但略高于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中部6省中,湖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最强,河南次之,湖北、安徽、山西,江西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邵佳  冷志明  
基于PSR模型框架,借鉴熵权法与灰色关联思想,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对跨省区的不同经济体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2008—2014年间,武陵山片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生态状态指数和生态响应指数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生态压力指数总体却呈下降趋势,该时期内武陵山片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整体状况逐步好转。2武陵山片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显著,但大部分市州生态安全等级仍处于第Ⅲ级,生态安全状况一般,生态环境仍面临巨大压力。3武陵山片区各市州的生态安全状况差异显著,各市州在制订具体应对政策措施时,既要借鉴片区内生态环境改善的有益经验,也要关注片区生态安全的差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霞  刘斯文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中部经济的“塌陷”,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实现中部旅游业大跨越和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合作模式,重点提出了合作途径的五大战略构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珍  谢五洲  
选取地区GDP和货运量作为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和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运用协整分析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来定量研究中部六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与物流产业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即区域物流发展是推动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中部六省GDP增长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不是太显著。最后建议中部各省应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思路来制定相关政策,将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之间的长效良性互动,从而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学文  王秋博  李君妍  
文章基于电子商务发展的S曲线模型理论和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指数测度模型。从准备度、使用度、影响度和综合度共4个维度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阐明了不同维度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与过程以及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方法,并对2017—2020年中部六省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实证分析。通过对电子商务发展指数进行对比,分析了中部六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雪  
文章构建了2007—2016年中部六省物流系统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中部六省的物流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物流效率整体水平一般,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排序由高至低依次为安徽、江西、山西、湖南、河南、湖北,规模效率排名则略有差异,不同省份物流效率差距较大;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主要源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对物流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广春  党春慧  
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结合中部六省区域科技创新的实际,从科技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构建出科技创新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部六省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综合排名依次为湖北、安徽、湖南、河南、江西和山西。最后根据各省份发展的特点分析出优劣势,并提出相关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丙泉  李雷鸣  徐小峰  
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生态效率强调经济增长同生态改进的双重提升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应用传统DEA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2006—2008年间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全省及各地市生态效率三年变化情况并据此对山东省17地市进行聚类;针对传统DEA方法评价结果出现效率值为1的决策单元较多的缺点,文章应用对抗型交叉评价机制并引入虚拟决策单元以更好的明确各决策单元生态效率提升的潜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苑芳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区域经济开发空间模式是三大经济带与梯度推移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使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有必要对西部省区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