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0)
- 2023(11062)
- 2022(9896)
- 2021(9274)
- 2020(7824)
- 2019(17755)
- 2018(17701)
- 2017(34509)
- 2016(18737)
- 2015(20923)
- 2014(21046)
- 2013(20992)
- 2012(19176)
- 2011(17223)
- 2010(17030)
- 2009(15430)
- 2008(14644)
- 2007(12602)
- 2006(11022)
- 2005(9301)
- 学科
- 济(78661)
- 经济(78585)
- 管理(51082)
- 业(48034)
- 企(38224)
- 企业(38224)
- 方法(36731)
- 数学(31484)
- 数学方法(31181)
- 农(21645)
- 地方(21514)
- 中国(18190)
- 业经(16909)
- 学(16757)
- 财(16319)
- 农业(15253)
- 环境(12814)
- 理论(12562)
- 贸(12360)
- 贸易(12355)
- 和(12304)
- 易(11875)
- 地方经济(11566)
- 技术(10939)
- 制(10868)
- 划(10201)
- 务(9867)
- 财务(9810)
- 财务管理(9795)
- 教育(9626)
- 机构
- 学院(263934)
- 大学(262727)
- 管理(108902)
- 济(100735)
- 经济(98444)
- 理学(95427)
- 理学院(94322)
- 管理学(92744)
- 管理学院(92271)
- 研究(86085)
- 中国(61565)
- 科学(56560)
- 京(55375)
- 财(43271)
- 所(42719)
- 农(42230)
- 业大(40920)
- 研究所(39507)
- 中心(39126)
- 江(37756)
- 范(37458)
- 师范(37152)
- 财经(35763)
- 北京(34631)
- 农业(33047)
- 经(32427)
- 院(31630)
- 州(31145)
- 师范大学(30247)
- 经济学(28777)
- 基金
- 项目(189567)
- 科学(149258)
- 研究(138265)
- 基金(136775)
- 家(118766)
- 国家(117763)
- 科学基金(101656)
- 社会(86319)
- 社会科(81676)
- 社会科学(81653)
- 省(76759)
- 基金项目(74570)
- 自然(67197)
- 自然科(65554)
- 自然科学(65540)
- 自然科学基金(64305)
- 划(62881)
- 教育(62480)
- 编号(57294)
- 资助(56009)
- 成果(44269)
- 重点(41917)
- 发(41307)
- 部(40885)
- 创(38967)
- 课题(38710)
- 创新(36293)
- 科研(36289)
- 人文(34788)
- 教育部(34688)
- 期刊
- 济(109909)
- 经济(109909)
- 研究(72925)
- 中国(44303)
- 学报(41135)
- 科学(39464)
- 农(37710)
- 管理(36479)
- 大学(30581)
- 财(28947)
- 学学(28812)
- 教育(27792)
- 农业(26912)
- 技术(21815)
- 业经(20096)
- 融(17774)
- 金融(17774)
- 经济研究(16833)
- 财经(15521)
- 资源(14250)
- 图书(14243)
- 问题(13910)
- 科技(13308)
- 业(13212)
- 理论(13177)
- 经(13075)
- 商业(12953)
- 实践(12396)
- 践(12396)
- 技术经济(12366)
共检索到366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邓淇中 何俊阳 潘芬萍
采用1996年~2008年间的入境游客旅游消费数据,构建多种评价指标,对中部六省入境游客旅游消费变动及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的入境旅游规模增长趋势明显,但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入境消费模式仍以数量型扩张为主;六省区以滞后型消费模式为主,消费质量偏低,非基本消费支出还不是区域内的主要消费;区域入境旅游消费不平衡指数随时间推移呈减小趋势,但区域内不平衡格局变化较为明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姜海宁 陆玉麒 吕国庆
本文首先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来分析江苏省入境旅游总体差异,然后运用泰尔指数来定量评价1999—2006年江苏省入境旅游时间尺度上的地带间、地带内和市际差异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江苏省入境旅游的市际差异逐渐缩小,且变化速度趋缓;地带间差异大于地带内差异,地带间差异是市际差异的主要来源,而苏南地带内差异又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最后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引入区域分离系数来定量比较江苏省三大地带入境旅游分离收敛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江苏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本林 张宏娜 孟德友 李红忠
以2000—2007年河南入境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衡量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对河南地市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特征及时序演变态势进行分析,继而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和绝对集中度指数探讨河南入境旅游经济的区域极化程度及空间指向。研究表明,河南入境旅游虽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地市间的绝对差异呈持续增大的态势,而相对差异不断减小;入境旅游向热点旅游地集聚的态势较为显著,郑州、洛阳、焦作等地成为入境旅游经济的增长极。最后,对影响河南入境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实现入境旅游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区域差异 极化格局 河南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玉玲 张捷 马金海 孙景荣
危机事件给入境旅游业带来负面影响,准确分析各种危机事件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差异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时间序列法和变异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灾害高发期或者灾害发生年,特定时段入境旅游流占区域全年比例往往低于同期全国相应水平,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引起交通中断的灾害对区域入境旅游流影响较严重。我国东部地区入境旅游业对危机事件反应较为缓和,抗御危机事件能力较强且恢复速度快;西北部干旱地区以及西藏、海南入境旅游业对危机事件反应较为敏感,抗御危机事件能力较弱且恢复速度慢。北京、上海入境旅游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易受危机事件干扰。政治与疾病事件对入境旅游业与国内旅游业均造成严重打击,同时多种危机事件叠加也会对入境旅游业造成较大影响,与国内旅游业相比入境旅游业对危机事件反应更为敏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金海 韩雪 罗浩 任黎秀 陈晓文
通过经济空间差异分析方法ESDA技术,对1997-2007年我国省域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化格局进行研究,探究省际差异,分析差异成因。分析发现:①省域总体空间差异缓慢扩大;②至2007年我国省域入境旅游经济已形成"三阶梯、两顶峰"的空间发展格局;③三阶梯间的入境旅游收入之比为一∶二∶三=13∶1.5∶1,可见阶梯间的界限非常明显,由此印证了阶梯划分的合理性;④从入境旅游经济对国民经济总体的贡献率来看,旅游业对处于第三阶梯的西藏具有重要意义;⑤省域间明显表现为一种"先进带动后进"的发展模式;⑥各阶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由于主导作用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发展趋势;⑦产生此种格局的根本原因在于,省域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煜琴
在对区域旅游基本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本文对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的要素选择方法和核心要素进行了分析,并以中部六省为例对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形成要素和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开发模式、协作网络开发模式和竞合模式等是可以在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演变中借鉴和应用的模式。
关键词:
区域旅游 发展格局 中部六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庄汝龙 叶持跃 马仁锋 宓科娜
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入境旅游,其发展水平表征区域经济外向竞争力。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较好,但地域差异显著。运用区域差异相关测度方法研究2000—2012年浙江省11个地市入境旅游发展地带内、地带间差异与总差异演变,并尝试用波士顿矩阵测度入境旅游竞争态势。结果表明:1浙江省入境旅游相对差异不断缩小,绝对差异不断扩大;2伴随浙东北内部差异的不断减小,浙西南逐渐成为浙江省入境旅游总差异的主要贡献者;3浙江省入境旅游空间格局呈"双核模式"向"多核模式"演变;4浙江省市际入境旅游竞争力明星类、金牛类较少,入境旅游发展整体水平亟待区域优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甘永萍
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区域研究单元,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偏度系数、峰度系数、地理集中指数、首位度和动态度等方法,分析广西入境旅游发展的总体差异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广西各城市入境旅游发展极不平衡,市际之间总体差异逐年扩大,入境旅游集中度高,梯度差异显著;虽然桂林市入境旅游发展速度相对放慢,其它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入境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还将持续存在。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资源禀赋、区位及交通、旅游服务设施及接待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缩小入境旅游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广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莉 陈修谦
在对我国2004—2017年期间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规模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研究雾霾污染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以及区域差异,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雾霾污染与入境旅游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高污染区域与入境旅游小规模区域以及低污染区域与入境旅游大规模区域重叠特征;(2)雾霾污染已经对我国入境旅游产生较为明显的负向影响,其中,PM_(10)的负向效应最显著,其次为NO_2,SO_2的影响相对较弱;(3)雾霾污染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其中,对东中部地区的负向影响大于西部地区,对北方地区的负向影响明显于南方地区。最后,提出改善雾霾污染以提升我国入境旅游吸引力和促进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军 崔郁
以旅游外汇收入为样本数据,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两个方面分析了1995-2005年间我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状况的区域差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良平 张健
本文首先以入境旅游区域差异Theil系数的改进过程为例,从理论上探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和各省区消费水平变化是否对入境旅游区域差异衡量方法的测算结果产生影响,随后采用改进的Theil系数,对1991年至2012年中国入境旅游三大地带内、三大地带间和省区的区域差异动态演变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比较了衡量方法改进前和改进后的测算结果。研究发现:当区域差异衡量方法的测算结果有量纲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和各省区消费水平变化都会对测算结果产生影响效应;当区域差异衡量方法的测算结果没有量纲时,只有各省区消费水平变化对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建军
运用Theil指数定量评价了1990—2009年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尺度上的市际、地带间和地带内差异变化状况,其结论如下:(1)在时间尺度上,广东入境旅游经济市际差异TP、地带内差异Twr演变呈逐渐收敛趋同的阶梯状下降趋势;珠三角地带间及地带内差异也呈阶梯状下降,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及地带内演变趋势不明显。(2)在空间尺度上,广东省入境旅游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市际差异TP主要来源于地带内差异Twr的贡献,尤其是珠三角地带内差异的贡献;珠三角与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差异较大,而东翼、西翼、山区地带间差异很小,地带间差异Tbr指数珠三角>东翼>山区>西翼。引入区域分离Separation(缩...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应波; 熊宏涛; 张中旺; 易文芳;
基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Theil指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3种测度方法,分析了2003年~2012年10年间广东省国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特征.结果表明:(1)2003年~2012年广东省国内旅游收入的市际差异Tp、地带间差异Tbr、地带内差异Twr整体趋势是逐年下降,2012年地带内Twr略有上升,且地带间差异始终大于地带内差异;(2)地带间差异Tbr对总体差异Tp的贡献率一直居高不下;(3)旅游产业地位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在不同城市中的吻合程度不同.
关键词:
旅游; 区域差异; 广东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成 肖雁 毕剑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Theil指数等方法,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山西省2001—2011年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特征及演变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山西省旅游业发展迅速,区域旅游经济绝对差异逐渐扩大,而相对差异呈现缩小态势,旅游经济总体向良性方向发展;空间上,中部地带内城市旅游差异显著,是地带内旅游差异的主要贡献者,而地带内差异又是造成全省旅游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缩小区域旅游差异、促进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伟 邓丽芸 张琳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异程度是衡量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目前,偏移-份额法(SSM)是区域入境旅游产业结构研究的重要工具,但该方法不能揭示考察期内产业结构演进状态。文章通过构建模型,运用改进的动态偏移-份额法(DSSM)对河北省2000~2010年的入境旅游产业结构演进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