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5)
- 2023(13181)
- 2022(11357)
- 2021(10466)
- 2020(8751)
- 2019(20182)
- 2018(19920)
- 2017(38596)
- 2016(21260)
- 2015(24087)
- 2014(24388)
- 2013(24513)
- 2012(23696)
- 2011(21863)
- 2010(22445)
- 2009(20720)
- 2008(20608)
- 2007(18929)
- 2006(17075)
- 2005(15542)
- 学科
- 济(94155)
- 经济(94071)
- 管理(57463)
- 业(55164)
- 企(40765)
- 企业(40765)
- 方法(34570)
- 农(30450)
- 数学(30206)
- 数学方法(29876)
- 地方(28499)
- 中国(28221)
- 财(21410)
- 学(21024)
- 农业(20568)
- 业经(20181)
- 贸(17952)
- 贸易(17937)
- 制(17617)
- 易(17301)
- 环境(16460)
- 银(15885)
- 银行(15850)
- 融(15585)
- 金融(15581)
- 行(15305)
- 和(15098)
- 地方经济(14900)
- 发(14681)
- 策(13698)
- 机构
- 学院(311503)
- 大学(308516)
- 济(128495)
- 经济(125478)
- 研究(116723)
- 管理(114300)
- 理学(95974)
- 理学院(94736)
- 管理学(93053)
- 管理学院(92450)
- 中国(89608)
- 科学(73666)
- 京(67975)
- 农(62296)
- 所(62187)
- 财(59518)
- 研究所(56171)
- 中心(53558)
- 江(51799)
- 业大(49151)
- 农业(48723)
- 财经(45371)
- 范(44081)
- 师范(43678)
- 北京(43579)
- 院(41814)
- 州(40864)
- 经(40813)
- 省(40121)
- 经济学(38144)
- 基金
- 项目(199155)
- 科学(154703)
- 研究(145327)
- 基金(140426)
- 家(123666)
- 国家(122583)
- 科学基金(102386)
- 社会(89275)
- 社会科(84444)
- 社会科学(84413)
- 省(80925)
- 基金项目(73902)
- 划(67782)
- 自然(66201)
- 教育(65490)
- 自然科(64378)
- 自然科学(64354)
- 自然科学基金(63139)
- 编号(60439)
- 资助(57973)
- 成果(50046)
- 发(48989)
- 重点(45803)
- 部(43397)
- 课题(43240)
- 创(40300)
- 发展(38917)
- 展(38287)
- 科研(37922)
- 创新(37851)
- 期刊
- 济(154294)
- 经济(154294)
- 研究(94483)
- 中国(71891)
- 农(57769)
- 学报(51233)
- 科学(47518)
- 财(44650)
- 管理(41312)
- 农业(39072)
- 大学(37168)
- 教育(35380)
- 学学(34753)
- 融(33972)
- 金融(33972)
- 技术(26603)
- 业经(26578)
- 经济研究(23576)
- 财经(21817)
- 业(21457)
- 问题(20608)
- 经(18840)
- 资源(18450)
- 图书(16851)
- 贸(16744)
- 技术经济(15491)
- 版(15015)
- 国际(14755)
- 理论(14478)
- 世界(14275)
共检索到495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超 曹磊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科学分析了中部低山丘陵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中部低丘缓坡区存在着开发利用方式简单、开发目标单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交通条件差、工程性缺水普遍、工程后期管护乏力的问题。因此,中部低丘缓坡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应统筹规划、合理选择开发利用模式,在开发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蓄引水设施和对外通道建设,发展节水型农业,改良土壤,强化工程管护工作。
关键词:
中部 缓坡 耕地 后备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伟芳 胡月明 陈飞香 余富祥 陈岷
[目的]摸底耕地后备资源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探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可以为政府部门保障基本农田和国土整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综合分析了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宜耕性与限制性。[结果](1)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较少,面积为3.81万hm~2,约占全省现有耕地的6.40%;(2)集中分布于北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3)主要以其他草地和沙地两种地类为主,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86.89%和5.40%;(4)从开发的限制性因素分析来看,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总体质量差,加之极端的气候条件,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欠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结论]青海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较少并且分布较集中,开发利用潜力不大;该区域宜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明确功能区划和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星 吴克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充分利用新常态带来的机遇,转变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利用效率和生态价值,值得思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磊 陈超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之一。当前,少有结合农业机械化来统筹考虑区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献,本文结合农业机械化来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评价研究,以期结合农业机械化需求来改进土地整治技术、更合理的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推动农业机械应用和区域农业现代化。根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考虑区域特点,本文建立了包括自然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生态退化可能性和农机总体应用特性共5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湖南省道县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评价,得到道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为1.147 485万hm2,且总体质量较好,A2和A1等级占到总量近73%;道县耕地后备资源分布比较集中...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开发 评价 农业机械应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玉香
近年来,浙江省为缓解工业用地瓶颈,选择了"人往高处走,工业梯田上山坡"的方式,向低丘缓坡要地,拓展山坡工业空间。这既有效保护了耕地,又保障了工业发展的用地需求,实现了双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磊 张洪 包广静 张静
立足于云南省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的划分,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厘清各地区低丘缓坡土地资源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云南省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规划,将全省划分为城市经济圈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城镇经济带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社会经济限制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生态经济制约型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区4个一级和九个二级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类型区,并根据不同类型区低丘缓坡土地禀赋与社会经济情况,具体阐述了其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国柱 蔡玉梅
建国以来尤其80年代以来,耕地在大量被占用的同时,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也在加强。本文分析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时间阶段,运用开发力度指标分析了空间演变特征并在评价开发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这对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区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后备耕地资源,时空演变,动态平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杉 陈前虎 梁影君 姚宏平
研究目的:探索浙江省开化县城关工业区低丘缓坡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与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法、GIS和土地整理工程计算法则进行测度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低丘缓坡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体系,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策略。宏观层面建立用地选择评价基准模型和用地可建评价修正模型,确定低丘缓坡开发的用地评价分区;微观层面采用工程精算的方法,精确修正边界,控制时序容量,把握建设细节。研究结论:必须将用地选择评价和用地可建评价相结合,宏观策略与微观策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才能实现基于生态安全、工程经济与社会和谐价值目标的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低丘缓坡 土地评价 开化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楚亮
近年来,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江西省共青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保护耕地和生态资源的压力日渐增大,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出路在于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总体思路是,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结合实地测绘,摸清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婷婷 程久苗 费罗成 鲁帆 陈振 周翼虎
基于新形势下"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开展区域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分析,对优化区域农业结构与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类型的前提下,通过对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了解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现状与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掌握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类型及空间分布情况;同时结合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分别从数量、质量及类型方面分析2011~2020年间芜湖市耕地占补平衡的实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芜湖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洋洋 游振波 陈美球 袁梁 鲁燕飞 洪土林
[目的]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特征研究其开发组合序列是有效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的重要前提。文章利用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以县为分级单元对全省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开发潜力分级,对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序列进行研究,从而为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顺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rc GIS空间图形分析法、DPS数据处理系统两维图论聚类等方法确定开发潜力等级以及开发序列。[结果]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从高到底依次分为Ⅰ级潜力区、Ⅱ级潜力区、Ⅲ级潜力区和Ⅳ级潜力区,面积分别为2.726 672万hm~2、2.306 897万hm~2、2.873 594万hm~2、1.378 88万hm~2。[结论]根据两维图论聚类法分析结果得知,江西省各县地域相似程度较高可优先开发的组合有进贤县-南昌县-余干县-鄱阳县-彭泽县;袁州区-分宜县-上高县-渝水区-樟树市;进贤县-南昌县-余干县-鄱阳县-都昌县和樟树市-渝水区-上高县-高安市-奉新县-安义县-永修县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洋洋 游振波 陈美球 袁梁 鲁燕飞 洪土林
[目的]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特征研究其开发组合序列是有效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的重要前提。文章利用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以县为分级单元对全省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开发潜力分级,对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序列进行研究,从而为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顺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rc GIS空间图形分析法、DPS数据处理系统两维图论聚类等方法确定开发潜力等级以及开发序列。[结果]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从高到底依次分为Ⅰ级潜力区、Ⅱ级潜力区、Ⅲ级潜力区和Ⅳ级潜力区,面积分别为2.726 672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萍 卫新 王美青 孙永朋
低丘缓坡处于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区域,也是农业发展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宝库。该文评价了浙江省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贯穿一条主线、把握四个突出、构建三大体系"的低丘缓坡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基本思路。根据浙江省低丘缓坡资源分布和农业发展特定的格局,提出了全省4个基本低丘缓坡区域类型的集约利用路径,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浙江省低丘缓坡农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浙江省 低丘缓坡 农业资源 集约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董祚继
浙江是全国首批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的试点省份之一,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省份,落实占优补优、占水补水的政策,必须搞好"补改结合"试点,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城乡建设则要充分利用低丘缓坡资源,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事实上,即使在近期整体经济下行的形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山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发展空间逐步缩小,土地开发和保护问题已成为浙江省丽水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事关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丽水市,地处浙江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