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2)
- 2023(15277)
- 2022(13290)
- 2021(12308)
- 2020(10237)
- 2019(23403)
- 2018(23563)
- 2017(44929)
- 2016(24492)
- 2015(27468)
- 2014(27767)
- 2013(27807)
- 2012(26267)
- 2011(23928)
- 2010(24162)
- 2009(22156)
- 2008(21368)
- 2007(18848)
- 2006(17025)
- 2005(15436)
- 学科
- 济(118591)
- 经济(118475)
- 管理(64985)
- 业(62153)
- 企(48660)
- 企业(48660)
- 方法(43332)
- 数学(37212)
- 数学方法(36830)
- 地方(32944)
- 中国(31409)
- 农(30346)
- 学(25670)
- 业经(25154)
- 财(22160)
- 农业(21024)
- 制(18560)
- 贸(18340)
- 贸易(18322)
- 地方经济(18216)
- 易(17583)
- 环境(17577)
- 融(16980)
- 金融(16977)
- 和(16858)
- 银(16371)
- 银行(16328)
- 理论(16194)
- 行(15790)
- 技术(15526)
- 机构
- 大学(352391)
- 学院(351190)
- 济(147211)
- 经济(144032)
- 管理(135405)
- 研究(129190)
- 理学(115685)
- 理学院(114260)
- 管理学(112389)
- 管理学院(111761)
- 中国(95580)
- 科学(79924)
- 京(76992)
- 所(66795)
- 财(64492)
- 研究所(60673)
- 农(59505)
- 中心(57174)
- 江(55904)
- 业大(52232)
- 财经(50577)
- 范(49284)
- 北京(49210)
- 师范(48804)
- 院(46744)
- 农业(46169)
- 经(45709)
- 经济学(43862)
- 州(43595)
- 省(40171)
- 基金
- 项目(234785)
- 科学(183451)
- 研究(172813)
- 基金(167541)
- 家(146183)
- 国家(144930)
- 科学基金(123051)
- 社会(107862)
- 社会科(102034)
- 社会科学(102006)
- 省(93435)
- 基金项目(89280)
- 自然(79089)
- 教育(78009)
- 划(77619)
- 自然科(77151)
- 自然科学(77132)
- 自然科学基金(75688)
- 编号(70823)
- 资助(69056)
- 成果(57925)
- 发(54723)
- 重点(53074)
- 部(51330)
- 课题(49772)
- 创(48006)
- 创新(44839)
- 科研(44160)
- 发展(43867)
- 国家社会(43508)
- 期刊
- 济(175298)
- 经济(175298)
- 研究(111019)
- 中国(73465)
- 学报(55351)
- 农(54802)
- 科学(51929)
- 管理(51578)
- 财(46547)
- 大学(41351)
- 教育(41131)
- 学学(38757)
- 农业(37985)
- 融(33116)
- 金融(33116)
- 技术(31583)
- 业经(27902)
- 经济研究(27597)
- 财经(24739)
- 问题(22306)
- 经(21229)
- 业(19691)
- 图书(19273)
- 技术经济(18419)
- 资源(17647)
- 科技(16954)
- 理论(16906)
- 现代(16340)
- 世界(16161)
- 贸(15975)
共检索到544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秀生 卫鹏鹏
通过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结构、市场化进程、区域创新能力、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比较发现,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化进程缓慢、区域创新能力差是中部五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中部五省也存在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分工与合作的现实条件。因此,要实现中部五省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并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
关键词:
中部五省 长江三角洲 比较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泽厚,黄朗辉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比较及开发策略研究张泽厚,黄朗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也逐步由传统的"速度型"和"粗放型"向"效益型"和"集约型"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方勇 张二震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 ,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测算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 2 0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积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方向及程度 ,并提出了本地区未来外资政策的战略定位的构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吉昌 李文杰
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江、浙、沪2省1市服务业的发展特征,得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发展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第三产业贡献率和产业结构弹性模型分析,对比了3个地区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后得出上海市在服务业比重、服务业劳动效率、服务业平均发展速度和服务业贡献率等方面都明显高于浙江省、江苏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浙江省服务业在劳动效率、发展速度和贡献率方面均高于江苏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但浙江省的服务业产值比重没有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省服务业发展规模虽然较大,但在服务业比重和劳动效率方面尚需努力。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服务业 发展特征 经济贡献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昌峰 武清华 张落成
以长三角为例,分别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及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2008年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重心迁移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及两变量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从重心迁移模型看,两重心较为集中地分布在苏州市域内,在迁移变化过程中,其相对距离不断缩小;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从低层次的不协调逐步向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模式演变。从两系统的空间相关性上看,2008年两系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局部自相关来看,上海、苏州、无锡和嘉兴属于"高—高"热点区域;扬州、泰州、镇江、常州和台州市属于"低—低"区域;南通、湖州、绍兴和舟山市属于"低—高"异质性区域;南京、杭州和宁波市属于"高—低"异质性区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琦 虞孝感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核心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该地区保持着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速度快速发展,对全国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21世纪将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产业国际转移的时机,该地区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地区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外商来此投资的热潮不减,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多;但另一方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高,能源缺乏,交通紧张,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也日益显著,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从协调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经济 可持续发展 长江三角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长江
长三角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也是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人口数量最多、密度最高和城镇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根据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Jean Gottman)在上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得到公认的城市带的划分标准,长三角已被公认为全球六大城市带之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天成 朱晓华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1978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采用1978-2005年长江三角洲16市GDP数据,首先计算分析区域GDP增加的总量与速度,定量描述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进而引入区域重心的概念,定量表示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以来GDP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GDP增长速度较高的城市主要沿宁沪杭甬铁路呈"Z"型分布;发展速度较低的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边缘及两翼地区;上海市与第二位城市的差距有所减小;区域GDP重心整体上表现出缓慢、定向的向西南移动趋势,表明区域差异总体上在不断缩小。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经济 空间格局 演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健 程永明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即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是我国经济联系最紧密、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区域。自改革开放后,三省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同时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也都大幅度的改善。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也日益显示出其经济龙头的作用。本文的目的就是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分析和估计长三角地区三省的产出缺口和宏观生产函数来研究其增长模式,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长三角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德友 李小建 陆玉麒 樊新生
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TOPSIS法对长三角地区各县市1992、1998、2004和2010年4个年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进而采用马尔可夫链法和空间关联分析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强,区域差异不断缓解;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空间自相关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型向"Z"型,进而向"∑"型转变的态势,多中心、多轴线和均衡化发展态势日益突出。最后指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全区的带动作用,以经济区来组织城市经济发展将是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均衡、协调和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空间格局 长三角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施毅超 牛高华 赵言文 胡正义 周永红
文章在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动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耕地、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预测,确定未来合理的经济增长率。结果表明,耕地、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间呈显著相关性;耕地流失和建设用地扩张变化与GDP变化率之间分别呈现"S"型和"倒U"型关系,模型分析揭示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性正在减弱,而耕地流失仍处于高速流失时期。为了减少土地压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增长率控制在12%以内较合适。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土地利用变化 经济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魁浩 乔观民 刘键初
本文运用区域分析法分别从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南翼层次对宁波市发展进行定位 ,指出宁波市城市特色是港城 ,城市建设目标是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城市 ,并对宁波市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宁波 长江三角洲 城市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荣天 焦华富
以泛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以上的政区为例,运用改进熵值法计算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得分,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1999~2013年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最后通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得分排名划分4种类型,提出未来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分类指导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13年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C∈[0.5,0.8],整体位于磨合阶段;而系统协调度D∈[0.3,0.5],整体属于中度耦合协调;(2)1999~2013年泛长三角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态势,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值仍表现负相关的特征;(3)未来苏南地区、皖江地区、...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泛长三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