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72)
2023(14661)
2022(12786)
2021(11888)
2020(10254)
2019(23598)
2018(23298)
2017(44102)
2016(23529)
2015(26510)
2014(25949)
2013(25250)
2012(23136)
2011(20696)
2010(20463)
2009(18916)
2008(18660)
2007(16913)
2006(14312)
2005(12470)
作者
(66060)
(55649)
(55266)
(52538)
(35216)
(26956)
(25381)
(21569)
(20844)
(19657)
(18898)
(18652)
(17494)
(17239)
(17151)
(16998)
(16903)
(16367)
(15975)
(15957)
(13579)
(13554)
(13359)
(12720)
(12456)
(12326)
(12256)
(12193)
(11269)
(11025)
学科
(97167)
经济(97063)
(71410)
管理(71108)
(60121)
企业(60121)
方法(46605)
数学(41041)
数学方法(40464)
(26121)
(25352)
中国(25062)
技术(22017)
业经(21712)
地方(21081)
(18575)
农业(17756)
(17289)
贸易(17279)
(16995)
(16749)
(15967)
财务(15915)
财务管理(15873)
理论(15283)
企业财务(15046)
(14905)
(14568)
银行(14534)
(14089)
机构
大学(329338)
学院(328325)
(134458)
管理(133298)
经济(131784)
理学(115596)
理学院(114375)
管理学(112346)
管理学院(111736)
研究(106623)
中国(80044)
(68480)
科学(66096)
(60164)
(52472)
(52334)
中心(51435)
(49012)
业大(48754)
财经(48450)
研究所(47915)
(44050)
(42648)
北京(42396)
师范(42217)
农业(41083)
经济学(40802)
(39066)
(38754)
经济学院(36948)
基金
项目(227989)
科学(181218)
基金(166122)
研究(165902)
(145435)
国家(143982)
科学基金(124642)
社会(106032)
社会科(100600)
社会科学(100565)
(90262)
基金项目(88463)
自然(80991)
自然科(79231)
自然科学(79207)
自然科学基金(77792)
教育(76805)
(75848)
资助(67025)
编号(66829)
成果(53398)
(51759)
重点(51183)
(50313)
(48834)
创新(47689)
课题(45508)
国家社会(44204)
科研(44072)
教育部(43310)
期刊
(140332)
经济(140332)
研究(89650)
中国(64688)
学报(49743)
管理(48839)
(47993)
科学(47297)
(45890)
大学(37910)
学学(35499)
教育(35213)
技术(31701)
农业(31305)
(26562)
金融(26562)
财经(23381)
业经(23373)
经济研究(22425)
(20148)
(18537)
科技(18511)
问题(18339)
图书(18296)
技术经济(18220)
统计(17781)
(17354)
(15575)
理论(15240)
资源(14930)
共检索到475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剑  夏慧良  
鉴于目前欠缺同时测量分析中国中部与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效率的研究,在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更加客观准确地衡量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以中部和长三角两大区域内34家国家级高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包含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在内的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其2013—2018年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对比分析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前后的效率值。结果发现:中部和长三角地区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逐年上升,但总体上尚有提升空间;环境因素对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有较大影响,位于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市的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较高;两大区域国家级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主要由规模效率差异所导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飞航  李友顺  
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30个国家级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显示:只有少数高新区处在生产前沿面上,且大部分高新区都是规模报酬递减;在第二阶段做随机前沿分析发现,环境因素对创新投入的松弛变量影响很大,在剔除外部环境干扰和随机因素干扰后,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有很大变化。此外,研究还发现建立时间较早的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效率普遍比晚建立的高新区要低,说明建立时间较晚的高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更有活力。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大春  曾志彪  
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作为创新发展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引领力.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项的干扰,难以精准把握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升切入点.因此,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5年—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较低主要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不高共同导致,且规模效率影响更大;上海国家高新区和江苏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降低,浙江和安徽的多数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对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由促进转变成降低,劳动者素质、科技创新潜力促进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因此,需要在提高规模效率基础上提高纯技术效率,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之间交流合作,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资源配置,减少冗余,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提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寇小萱  孙艳丽  
本文利用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创新能力资源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行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区域比较和资源配置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科技发展态势及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以下特点:(1)北京和浙江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DEA有效的;(2)北京和浙江科技园区处于最优生产前沿面;(3)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整体综合效率水平相近,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水生  徐秀英  符椒燕  徐堇寒  
林业生产效率是关系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对林业生产效率进行科学地测算与分析,真实反映林业生产效率的实际状况,以期为提高林业生产效率提供科学依据。以竹林生产为例,基于浙江省安吉县6个行政村110户农户调查数据,应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农户竹林生产效率进行测算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变量中,户主受教育年限、竹林收入比例、家庭从事竹林生产人数、家庭经营竹林地块数对竹林生产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年龄、参与竹林生产技术培训、林权证的获得对竹林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剔除环境效应和随机误差影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钰  姜宁宁  崔寅  
在国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指引下,环境保护投资作为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为有效改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从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维度建立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以3个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年的环境保护投资效率进行研究,通过SFA回归分析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变量的影响,测算的效率值真实可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环境保护投资综合技术效率仅为0.74,效率偏低,有较大提升空间;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因素对环境保护投资效率产生显著影响;除位于效率前沿的省份外,多数省份处于规模收益递减,仅6个省份规模收益递增;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类来看,多数省份处于"低-高型"象限,即纯技术效率较低而规模效率较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国宇  周申蓓  
目前国内对高新区绩效的研究存在评价目标单一、评价内容模糊不清的问题。为有效评价我国高新区绩效水平,基于高新区的"高新技术"和"政府引导"两个基本内涵和多元化的功能定位,以37个国家高新区为例,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其剔除环境和随机误差前后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规模报酬。结果表明:我国高新区整体绩效水平良好,而高新区综合效率无效的原因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无效;运用传统DEA模型测算存在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规模效率被高估且被低估程度大于被高估程度的问题;对于高新区绩效,市场开放程度、宏观经济情况的影响为正,而产业结构、政策支持的影响为负。为进一步优化我国高新区资源配置,提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当重视营造良好环境,对高新区的发展科学统筹规划,并加强引导和协调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新敏  张海燕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村级经济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客观要求,也是整合农村资源、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文章指出了长三角地区在经过"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之后,村级经济发展正进入新的阶段,其发展的环境和形势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促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该地区村级经济的战略定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锐媛   王灿友   刘炜  
政府属研究机构是强化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载体,明晰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可有效提升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但目前关于由多种因素联合触发其高(非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运作机制仍不清晰,同时已有相关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受决策单元所处外部环境及随机扰动因素影响较大,无法反映决策单元真实效率水平。为此,考虑采取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相结合的方法,并采取组态视角进一步拓展现有相关研究。根据国家有关统计年鉴和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构建包括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环境指标的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fs QCA方法选取影响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6类因素,对中国31个省份的政府属研究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分析,探讨构成解释高水平和非高水平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结果发现:政府属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受环境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西部地区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明显,表明环境因素对西部地区政府属研究机构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东部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是多个条件复杂作用的结果,高水平配置效率的驱动路径有3种,包括人才-环境并驱发展型、配置规模驱动型、基础研究导向型,且三者存在一定的共性,而非高水平配置效率的驱动路径中,除缺乏必要的环境条件支持外,过高的政府资金投入反而是制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关键。因此,处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地区的政府属研究机构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财政资金,要不断增加自身的产学研合作深度和广度;同时各地应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本地区政府属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花  王莹  李雅洁  李烨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共享投入的三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将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价值创造三个阶段,测算2007—2020年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并与京津冀、珠三角等典型科创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呈现平稳上升态势;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京津冀、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在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价值创造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偏低,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据此,为长三角区域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打造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骏  石艳秋  卢玉钦  
深入探讨背景因素和随机误差等对于区域生态补偿效率评价的影响,利用四阶段DEA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5—2019年的生态补偿效率,并采用托宾模型剔除外生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判断不同因素对不同年份生态补偿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后用Malmquist指数分析不同时间区间的效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率相对高效的地区包括上海、安徽和江西,上海处于领先水平;上中下游各地区之间在生态补偿的管理效果、资金投入上有较大差异,发展不平衡;通过提升治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等举措改善外部条件可以提高生态补偿效率。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须提高对生态补偿的重视,加大公共投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顾真溶  蒋伏心  
为探明地区创新能力对于地区技术市场交易效率将产生何种影响及如何产生的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地区4个省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效率评估两步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发明类型专利和地区科技人员投入增加形成的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技术交易中介交易效率存在促进作用,而由实用新型类型专利提升导致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交易效率存在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促进地区技术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进而更好地实施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夙鹏  
文章针对长三角地区因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出现的阻碍创新的问题,建立DEA模型,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投入冗余、产出不足和投入资源利用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有近一半的城市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正向关系,城市之间创新资源配置差异较大,部分城市大量创新投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未来长三角地区要加强区域内创新资源协调配置,注重创新资源结构优化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夙鹏  
文章针对长三角地区因创新资源配置不合理而出现的阻碍创新的问题,建立DEA模型,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并对投入冗余、产出不足和投入资源利用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有近一半的城市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正向关系,城市之间创新资源配置差异较大,部分城市大量创新投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未来长三角地区要加强区域内创新资源协调配置,注重创新资源结构优化调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滕堂伟  潘雅君  王胜鹏  鲍涵  
绿色创新在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应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 DEA模型测算了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通过引力模型构建了城市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关联矩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关系、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区域异质性明显,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2)区域内形成了整体结网复杂、局部线程稠密的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关联网络。上海等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明显,而溢出效应有待提升;(3)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范围未发生明显偏移,基本呈“大集聚、小分散”分布态势;(4)技术基础、产业结构、环境质量的差异以及地理距离等因素成为影响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网络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