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13)
2023(9340)
2022(7743)
2021(7261)
2020(6047)
2019(13609)
2018(13622)
2017(25605)
2016(14385)
2015(16156)
2014(16018)
2013(16005)
2012(14594)
2011(13205)
2010(13482)
2009(12972)
2008(13294)
2007(12478)
2006(11434)
2005(10509)
作者
(40151)
(34291)
(33541)
(31949)
(21459)
(16200)
(15190)
(13127)
(12826)
(12102)
(11680)
(11397)
(10911)
(10908)
(10655)
(10222)
(10151)
(9879)
(9789)
(9689)
(8646)
(8418)
(8194)
(7897)
(7854)
(7689)
(7535)
(7520)
(6962)
(6750)
学科
(56806)
经济(56713)
(56363)
管理(50323)
(49058)
(36094)
企业(36094)
农业(32715)
业经(21228)
(19280)
(18842)
方法(18077)
数学(14781)
数学方法(14612)
中国(14194)
(13037)
农业经济(12386)
(11735)
(11715)
财务(11698)
财务管理(11664)
地方(11326)
(11237)
银行(11225)
企业财务(11048)
(10939)
(10594)
体制(9823)
(9715)
(9611)
机构
学院(203776)
大学(199619)
(85252)
经济(83330)
管理(81973)
理学(68482)
理学院(67793)
管理学(66955)
研究(66644)
管理学院(66539)
中国(56480)
(52508)
(43057)
(42014)
农业(39637)
科学(38235)
业大(35217)
(33826)
(33502)
中心(33079)
财经(31699)
研究所(29572)
(28605)
(26299)
北京(25815)
(25059)
(24766)
师范(24534)
经济学(24285)
经济管理(24267)
基金
项目(128401)
科学(101124)
研究(98790)
基金(92593)
(79496)
国家(78677)
科学基金(67736)
社会(63554)
社会科(59770)
社会科学(59756)
(51528)
基金项目(49274)
教育(43621)
编号(41758)
(41483)
自然(41330)
自然科(40307)
自然科学(40301)
自然科学基金(39606)
资助(36477)
成果(34221)
(30762)
(30286)
(29239)
重点(28271)
课题(28215)
(28180)
(26724)
国家社会(26208)
(26192)
期刊
(109402)
经济(109402)
研究(60168)
(58726)
中国(49630)
农业(39493)
(35965)
管理(30281)
学报(29905)
科学(29284)
(25476)
金融(25476)
大学(24725)
业经(23757)
学学(23510)
(19624)
教育(19271)
技术(17492)
财经(15808)
农村(15097)
(15097)
问题(15096)
农业经济(14865)
(13494)
(12959)
经济研究(12882)
世界(12151)
经济问题(10787)
现代(10517)
社会(10135)
共检索到327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林超  
通过比较中越两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以期为中国当下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通过对中越两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背景、产权结构、法律体系、价值取向、管理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认为中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存在着产权主体弱化,权能不完整,农村宅基地管理重公平轻效率,缺少完整法律体系和精细化管理思维等问题,所以,下一步中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完成确权发证工作,进一步引入市场经济手段,加强农村地区居民点规划,平衡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采取地区差异化改革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辉  
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民的利益密切相关。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分配政策,对节约集体用地和保护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义非凡。而要切实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必须首先完善宅基地相关立法,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科学的村庄发展规划,建立严格的宅基地审批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的宅基地市场流转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辉  
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民的利益密切相关。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分配政策,对节约集体用地和保护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义非凡。而要切实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必须首先完善宅基地相关立法,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科学的村庄发展规划,建立严格的宅基地审批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的宅基地市场流转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俊敏  
始于2015年初,终于2019年底的全国15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探索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的改革路径,以湟源县、晋江县、泸县、义乌市为代表,将宅基地制度改革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基本保障型、规范管理型、有偿退出型、市场主导型。15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的特点虽不尽相同,但都为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俊敏  
始于2015年初,终于2019年底的全国15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探索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的改革路径,以湟源县、晋江县、泸县、义乌市为代表,将宅基地制度改革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基本保障型、规范管理型、有偿退出型、市场主导型。15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的特点虽不尽相同,但都为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经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强  周丽  
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中国特色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体所有制在农村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宅基地管理利用中出现了闲置浪费、隐形流转和超标占用等土地资源低效配置问题,其核心在于宅基地管理制度未能适应宅基地功能分化的趋势。因此,创新宅基地管理制度成为宅基地制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功能变迁视角,通过对宅基地管理制度和功能变迁的历史回顾,明确了宅基地退出机制不畅与社会保障功能长期不变、宅基地分配制度与居住保障功能弱化及宅基地使用制度与经济财产功能强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结合江苏武进的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宅基地管理利用的基层实践,并进一步分析了宅基地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的社会稳定功能、生活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顺应宅基地功能变迁趋势,强调宅基地管理应由原来重福利性保障转向多元复合利用,并提出了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永和  张凤  
如何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已成热点话题,学界存在着严禁流转与自由流转两种观点的分歧。两派的论争源于对农村宅基地性质的不同认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同解读以及对宅基地流转影响的不同评估。两派在论争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偏失。实际上,严禁宅基地流转以坚守既有土地制度的主张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而实行宅基地自由流转乃至宅基地私有化的方案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因此,慎重稳妥推进流转才是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本文搭建了一个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动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农民私有制下自由流转到计划经济下的限制流转、改革开放初期的宽松流转,再到当前的限制流转四个阶段。这其中公有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弱势松散的农民群体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起推动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被不断弱化,农民逐渐沦为最大利益受损者。虽然目前存在制度外收益的诱惑,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的巩固、制度变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民群体的势弱,使农村宅基地依然面临流转限制的制度锁定困境。未来较为可行的农村宅基地变迁路径为中央政府推动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形成改革共识,建立代表农民权益的经济组织,给予地方政府利益补偿,严控流转风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爱民  
当前,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点在于突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限制。但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仍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必须以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基础,从绝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确保农民不失权的前提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并强调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政策思路。尽管这一政策思路甫一提出,也曾有"语惊四座"之效应,但短暂的学术讨论与争议后,业界便已基本形成共识,确认"三权分置"是我国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爱民  
当前,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重点在于突破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限制。但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仍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功能,必须以国情和发展阶段为基础,从绝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确保农民不失权的前提下,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一介  
作为一种用益物权,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一种福利待遇的观点不能成立。通过对当前农村宅基地制度存在矛盾和问题的分析,试图揭示宅基地制度的内在问题以及宅基地管制制度与财产权利规则和司法的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将围绕土地权利和公共政策的平衡而展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本文搭建了一个路径依赖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动因,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农民私有制下自由流转到计划经济下的限制流转、改革开放初期的宽松流转,再到当前的限制流转四个阶段。这其中公有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弱势松散的农民群体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起推动农村宅基地用益物权被不断弱化,农民逐渐沦为最大利益受损者。虽然目前存在制度外收益的诱惑,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的巩固、制度变迁成本的增加,以及农民群体的势弱,使农村宅基地依然面临流转限制的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珍惠  
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在1986年颁布《土地管理法》时确立的。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物权法》的颁布,宅基地使用权已经逐步由农民福利上升为一种用益物权,兼具了保障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更面临着从无流动向有流动转变的改革要求,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笔者试图通过分析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光宏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效率进行了分析。其次,以实证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主要问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分配制度不明确;农村宅基地取得制度不合理,转让缺乏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监管体制不完善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创新的思路:应当加强有关农村宅基地立法;明晰农村宅基地产权;强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完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