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6)
2023(13840)
2022(12060)
2021(11523)
2020(9607)
2019(22172)
2018(22042)
2017(43062)
2016(23447)
2015(26097)
2014(26087)
2013(25690)
2012(23828)
2011(21348)
2010(21514)
2009(19605)
2008(19368)
2007(17104)
2006(15193)
2005(13619)
作者
(67012)
(55339)
(54901)
(52622)
(35627)
(26593)
(25166)
(21573)
(21017)
(20137)
(18999)
(18781)
(17691)
(17661)
(17383)
(17142)
(16547)
(16368)
(15874)
(15823)
(13687)
(13631)
(13495)
(12686)
(12453)
(12426)
(12376)
(12302)
(11159)
(10947)
学科
(86759)
经济(86652)
管理(68315)
(66072)
(55753)
企业(55753)
方法(39582)
数学(33897)
数学方法(33453)
(24758)
(24181)
中国(24131)
(23951)
(23823)
银行(23804)
(22430)
业经(20123)
(19379)
地方(18227)
(18120)
金融(18119)
(16511)
贸易(16498)
(16061)
(15896)
农业(15829)
财务(15828)
财务管理(15791)
(15439)
理论(15371)
机构
大学(325082)
学院(323849)
管理(130498)
(127848)
经济(124818)
理学(112122)
理学院(110864)
研究(109848)
管理学(109079)
管理学院(108453)
中国(87669)
(69528)
科学(67042)
(62396)
(55033)
(52237)
中心(50677)
研究所(49984)
财经(49340)
(48426)
业大(46933)
(44919)
北京(44113)
(42366)
师范(41998)
农业(40971)
(40222)
(39738)
经济学(37388)
财经大学(36870)
基金
项目(219083)
科学(172034)
研究(161116)
基金(158969)
(138088)
国家(136899)
科学基金(117536)
社会(99903)
社会科(94639)
社会科学(94615)
(84439)
基金项目(84133)
自然(77342)
自然科(75526)
自然科学(75510)
自然科学基金(74154)
教育(73791)
(71698)
编号(66213)
资助(66122)
成果(54643)
(48622)
重点(48563)
(46137)
课题(45460)
(45214)
创新(42069)
科研(41826)
教育部(41714)
项目编号(41248)
期刊
(139868)
经济(139868)
研究(100658)
中国(61630)
学报(50055)
管理(48241)
(47271)
(46757)
科学(46712)
(43465)
金融(43465)
大学(37905)
教育(36196)
学学(35682)
农业(31564)
技术(26517)
财经(23843)
业经(22629)
经济研究(21941)
(20133)
问题(17802)
理论(17420)
图书(16778)
实践(16129)
(16129)
(16128)
科技(15363)
现代(15207)
技术经济(15046)
(14283)
共检索到486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隋洋  白雨石  
本文简要研究以流动性覆盖率为代表的巴塞尔Ⅲ流动性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及银行的对策。以流动现金流匹配模型为工具,本文将流动性覆盖率等监管指标的各项假设参数纳入模型中,测算出各项资产负债业务的流动性和利率风险中性价格,以及各业务的流动性风险溢价或成本,从而推断出监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盈亏和经营导向的影响。主要结论:流动性覆盖率等巴塞尔Ⅲ流动性指标将促使银行争揽个人和小企业存款,降低对同业存款的依赖;引导银行更重视活期结算类存款,降低吸收定期存款的积极性;提高对国债、央票、政策金融债的市场需求,相对减少金融机构债(包括CD)的需求;给予存放和拆放同业更多的风险成本优势,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中资银行...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宋玮  
近年来,合规与反洗钱问题是美国金融监管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趋势,并对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提出建议。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进展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提出放松金融管制、缩减或废除《多德-弗兰克法案》等观点,可能导致奥巴马和民主党主导的监管改革被弱化或中止。从目前情况看,未来美国金融监管可能呈现以下最新趋势:其一,特朗普上任后其金融监管政策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邱牧远  
国际反洗钱监管呈现出以下最新趋势:反洗钱内涵扩大,与国家战略利益联系日益紧密;监管渠道和监管对象拓宽;监管前移,KYC成为重点;执法力度趋严。中资银行反洗钱监管压力增大,内部原因包括合规意识不强、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制度缺失、人才不足等,外部原因则包括中资银行国际地位上升,欧美国际推行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为有效防范、化解并处置境外反洗钱合规风险,中资银行应全面提高合规意识和能力水平,建立差异化的反洗钱合规管理体系,提升金融科技的支持能力,设立专业团队,总结经验依法维权,积极参与国际交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臻  魏刚  丁佳  
2009年6月,建行纽约分行开业,成为继招行、工行后一年内第三家在美国开业的中资银行,加上原有的中行和交行,在美国设有经营性机构的中资银行数目已达到五家。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发展事业明显提速,纷纷在世界各地增设机构,进行全球化布局。应该注意的是,设立机构毕竟还只是第一步,之后中资银行将面临当地经营的各种挑战,首先就是当地的金融监管政策。尤其是在美国这个全世界金融市场最发达的国家,金融监管的强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国内,一旦违反将面临严重后果。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曾因为经营违规,先后两次被处以巨额罚款,金额超过千万美元。因此,中资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戈建国  
巴塞尔I I I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统一的量化监管,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对银行的经营、金融市场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中国银监会决定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施这两个流动性风险管理新指标。本文就流动性监管新指标进行总体评价,分析其对银行造成的影响,实施的困难,并对中国如何改进流动性风险监管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程实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地缘政治动荡评价体系,从政治冲击、经济冲击和金融冲击三个维度衡量地缘政治动荡的风险等级。其中,政治冲击的等级取决于政治脆弱性、地缘政治动荡所属长期冲突的级别、地缘政治动荡的危险性和重要性;经济冲击的等级取决于经济脆弱度、经济影响力、资源影响力和经济冲击传染性;金融冲击的等级取决于金融脆弱度、市场影响力、金融冲击传染性以及动荡带来的市场恐慌度。本文还以2013年泰国政治动荡为例,介绍研究框架的实际应用,并从集团、境外机构和相关业务部门三个层面提出中资银行应对不同风险等级地缘政治动荡的框架性策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敬新  吴光伟  
介绍国际商业银行近年来在全球借助资本市场扩张的理论背景与现状,分析国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与并购原因,就中资银行今后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刚  
流动性监管是外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体系顺利运行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银行业发达国家银行法中有关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规定,指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流动性监管制度体系,一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流动性供给;二是应根据外资银行法律地位的不同,在与外资银行母国签订双边监管合作协议的框架下,对外资银行子行、合资银行和分行提出不同的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三是构建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以流动性比例监管为主体、银行期限缺口管理为补充的二元制流动性监管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强  符维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英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以系统性与流动性风险并重为主线,推动了银行业结构性变革,成为全球首个推行加强流动性量化监管政策、提高流动性缓冲标准的国家。此文着重从英国流动性监管要求、我国流动性监管要求和两国监管差异比较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得出对我国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启示及对我国流动性监管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峰  李君莉  王前锋  
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我国银行也在努力拓展海外市场。但是,现行的中资银行境外机构监管法律制度尚存在诸多不足,极不利于中资银行境外机构的风险防范。因此,有必要结合国际惯例和他国的立法经验,从规范市场准入监管、业务经营监管、保护性监管和加强监管国际合作等方面对中资银行境外机构监管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关志玲  
自我国金融体制开放以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中资银行的高端客户已出现向外资银行转移的趋势,而且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外资银行的资源争夺战将愈演愈烈。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银行业于2006年12月1日全面开放,这意味着这场争夺战将进入白热化阶段。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优质客户,能否赢得更多的高端客户资源,是制胜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中资银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乃武  张海峰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外资银行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面对对手竞争态势,中资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强化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意识,突出了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在客户结构调整上也相应贯彻"二八定律",淘汰劣质客户,加大对优良客户的倾斜力度,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国内的优势企业,自然受到了各家银行的青睐。与此同时,进入中国市场不久的外资银行凭借文化背景、经营理念、操作惯例等方面的相似性,也把外资企业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客户。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多少外资企业客户流向外资银行?中资银行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借助美联储的一项研究成果对此作了一个粗略的估计,并相应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几条应对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詹向阳  邹新  马素红  
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在华外资银行已在市场份额、客户营销、业务经营及人才吸引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经营形成挑战。中资银行只有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从容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改制过程,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即通过与外资银行的业务及股权合作来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市场应变力,通过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庄毓敏  张祎  
作为银行业资本监管的有力补充,流动性监管旨在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维护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是中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流动性监管如何发挥审慎监管职能、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成为国内外政策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银行风险承担角度出发,挖掘了流动性监管对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一方面,流动性监管具有显著的稳定作用,即引入流动性监管要求,能够显著提高银行稳健性,且流动性监管与资本监管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银行稳健性的提升;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中国显著存在,但流动性监管能够显著抑制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因而有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而且,流动性监管对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抑制效果在区分银行特征、风险类型、经济环境后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实现流动性监管与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刁莉  赵伊凡  宋思琪  
我国中资银行海外并购与改革开放40年多年来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国许多非金融企业开始涉足境外,这就带来了大量的跨国金融服务需求。从1984年中国银行作为中国的外汇代办银行,现金收购澳门大丰银行的股权开始,中资银行海外并购之旅就此开启。整体上,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呈现控股为主参股为辅的特点。其中并购方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并购对象地域逐步扩大,并购领域逐渐拓宽。现阶段,跟随客户寻求海外一体化发展、配置过剩资金、实现业务多元化、更好更快地完善全球化战略布局、分散金融风险成为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主要动因,"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资银行的海外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遇。但在并购过程中仍然存在海外投资经验不足和具备能够参与海外并购事件的人才匮乏等问题。关于中资银行并购的战略选择,提出制定更加清晰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设置好对赌条款和退出机制,合理选择并购对象,选择合适的并购时机,重视并购后的整合,组建专业国际化团队。最后,提出了对银行海外业务政策支持的政策考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