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2)
2023(6145)
2022(5194)
2021(4890)
2020(4069)
2019(9435)
2018(9086)
2017(18623)
2016(9814)
2015(11058)
2014(10963)
2013(10928)
2012(10311)
2011(9383)
2010(9887)
2009(9388)
2008(9441)
2007(8709)
2006(8086)
2005(7713)
作者
(26623)
(21927)
(21756)
(21034)
(14518)
(10359)
(10210)
(8368)
(8291)
(8221)
(7432)
(7343)
(7271)
(7231)
(7017)
(6803)
(6600)
(6451)
(6427)
(6091)
(5676)
(5450)
(5169)
(5104)
(5094)
(5062)
(4986)
(4984)
(4328)
(4316)
学科
(39113)
经济(39069)
(31309)
管理(29163)
(26824)
企业(26824)
(18517)
银行(18372)
(17141)
(16032)
方法(14192)
(12893)
金融(12893)
(12263)
中国(11796)
数学(11537)
数学方法(11381)
(11082)
(10781)
(10702)
贸易(10691)
(10339)
(10260)
制度(10259)
业务(10062)
业经(9225)
银行制(8585)
地方(7743)
(7550)
财务(7534)
机构
学院(137918)
大学(136954)
(65070)
经济(63677)
管理(54429)
研究(49095)
中国(46557)
理学(44916)
理学院(44479)
管理学(44091)
管理学院(43781)
(33710)
(29070)
财经(25331)
(24481)
科学(23850)
(23738)
银行(23527)
中心(23221)
(22980)
(22409)
(21926)
研究所(20874)
经济学(19961)
北京(19053)
财经大学(18806)
(18287)
(18230)
经济学院(17932)
(17689)
基金
项目(79114)
科学(63291)
研究(62900)
基金(58215)
(48485)
国家(48059)
科学基金(41756)
社会(40692)
社会科(38733)
社会科学(38726)
基金项目(28982)
(28701)
教育(28656)
编号(25988)
资助(25128)
自然(24879)
(24653)
自然科(24289)
自然科学(24285)
自然科学基金(23885)
成果(22852)
(18679)
课题(18287)
(17732)
(17669)
重点(17565)
教育部(16736)
国家社会(16694)
(16582)
人文(16440)
期刊
(76407)
经济(76407)
研究(51529)
(34692)
金融(34692)
中国(28437)
(25413)
管理(22471)
(16810)
科学(15197)
教育(14460)
国际(13676)
学报(13395)
财经(13041)
经济研究(12566)
(11875)
业经(11558)
大学(11420)
(11087)
技术(10770)
学学(10612)
问题(9791)
农业(9762)
世界(8456)
理论(7861)
(7703)
论坛(7703)
现代(7405)
实践(7006)
(7006)
共检索到236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敬新  吴光伟  
介绍国际商业银行近年来在全球借助资本市场扩张的理论背景与现状,分析国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与并购原因,就中资银行今后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程实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地缘政治动荡评价体系,从政治冲击、经济冲击和金融冲击三个维度衡量地缘政治动荡的风险等级。其中,政治冲击的等级取决于政治脆弱性、地缘政治动荡所属长期冲突的级别、地缘政治动荡的危险性和重要性;经济冲击的等级取决于经济脆弱度、经济影响力、资源影响力和经济冲击传染性;金融冲击的等级取决于金融脆弱度、市场影响力、金融冲击传染性以及动荡带来的市场恐慌度。本文还以2013年泰国政治动荡为例,介绍研究框架的实际应用,并从集团、境外机构和相关业务部门三个层面提出中资银行应对不同风险等级地缘政治动荡的框架性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扬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长,企业境外投资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需要"走出去"的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的配套金融服务。同时,我国银行业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中也迫切需要推进国际化经营。以国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隋洋  白雨石  
本文简要研究以流动性覆盖率为代表的巴塞尔Ⅲ流动性监管对银行业的影响以及银行的对策。以流动现金流匹配模型为工具,本文将流动性覆盖率等监管指标的各项假设参数纳入模型中,测算出各项资产负债业务的流动性和利率风险中性价格,以及各业务的流动性风险溢价或成本,从而推断出监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盈亏和经营导向的影响。主要结论:流动性覆盖率等巴塞尔Ⅲ流动性指标将促使银行争揽个人和小企业存款,降低对同业存款的依赖;引导银行更重视活期结算类存款,降低吸收定期存款的积极性;提高对国债、央票、政策金融债的市场需求,相对减少金融机构债(包括CD)的需求;给予存放和拆放同业更多的风险成本优势,抑制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中资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关志玲  
自我国金融体制开放以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中资银行的高端客户已出现向外资银行转移的趋势,而且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外资银行的资源争夺战将愈演愈烈。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银行业于2006年12月1日全面开放,这意味着这场争夺战将进入白热化阶段。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优质客户,能否赢得更多的高端客户资源,是制胜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中资银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乃武  张海峰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外资银行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面对对手竞争态势,中资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强化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意识,突出了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在客户结构调整上也相应贯彻"二八定律",淘汰劣质客户,加大对优良客户的倾斜力度,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国内的优势企业,自然受到了各家银行的青睐。与此同时,进入中国市场不久的外资银行凭借文化背景、经营理念、操作惯例等方面的相似性,也把外资企业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客户。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多少外资企业客户流向外资银行?中资银行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借助美联储的一项研究成果对此作了一个粗略的估计,并相应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几条应对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明坤  
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显著加快。目前人民币已具备了贸易支付结算、融资、投资等功能,但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仍存在进出口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不平衡、境外对人民币的实体需求尚不高、人民币投资和回流途径尚缺乏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政策方面需要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期的有利时间窗口,增强人民币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则包括扩大、加强现有业务;渐进性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展;创新、开发多元化的人民币产品以及争取能够成为人民币产品交易的做市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祥功  张丽丽  
银行国际化是我国新一轮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际化经营,构建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任务之一。文章通过分析中资银行面临的经济金融政策形势以及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不利因素,指出在经济新常态下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方式、业务、人力资源以及文化建设等策略选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詹向阳  邹新  马素红  
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在华外资银行已在市场份额、客户营销、业务经营及人才吸引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经营形成挑战。中资银行只有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从容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改制过程,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即通过与外资银行的业务及股权合作来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市场应变力,通过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跃  闵亮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宣布我国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次日,中国人民银行易纲行长表示年内将推动11项金融开放措施落地。随后,"一行两会"相继发布多项金融领域开放政策的具体落地措施,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已经正式拉开帷幕。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及金融业深化改革总体要求背景下,金融业新一轮对外开放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国平  
与互联网金融的其他推进主体相比,电商金融利用电商平台在数据积累、渠道、客户等方面的优势,给传统金融特别是商业银行业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互联网金融的推进主体角度,深入分析电商金融的运作模式和比较优势,并针对电商金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经历百年一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阵痛之后,全球金融体系面对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世界经济基本格局,开始了危机后的秩序重构与整合。英国《银行家》杂志近期公布的2010年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显示,全球银行业呈现"西方既白东方更亮"、新兴经济体银行快速崛起的特点,特别是中国银行业的表现引人注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辉  孙乾坤  
当前中资银行正处于国际化的初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政府干预、文化差异、品牌形象差以及商业模式落后等。文章利用13家中资上市银行的数据对国际化经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国际化初期,中资银行受到了负面影响,经营绩效下滑。为缩短海外扩张的"衰退期",文章主张中资银行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人文素质培训、增强品牌建设与管理意识,着力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浩  
随着中国经济迈向全面开放的新阶段,近年来中资银行纷纷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境外网络布局日趋完善,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全球竞争实力不断提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监管机构不断加强金融监管,提升全球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性,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的节奏和方向都产生了新的影响。新形势下,中资银行业需要准确认识全球金融监管演变趋势,明确未来银行国际化发展方向,努力提升自身全球竞争力,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