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4)
2023(3110)
2022(2520)
2021(2311)
2020(1806)
2019(4246)
2018(3877)
2017(8241)
2016(4214)
2015(4821)
2014(4771)
2013(4799)
2012(4351)
2011(3951)
2010(3795)
2009(3757)
2008(3965)
2007(3768)
2006(3655)
2005(3416)
作者
(11977)
(9986)
(9966)
(9552)
(6407)
(4760)
(4670)
(3992)
(3763)
(3683)
(3535)
(3425)
(3273)
(3218)
(3173)
(3107)
(2972)
(2904)
(2863)
(2744)
(2646)
(2507)
(2352)
(2344)
(2301)
(2270)
(2244)
(2178)
(2077)
(1964)
学科
(14868)
经济(14853)
(14853)
银行(14708)
(14491)
(14216)
(13530)
(12949)
企业(12949)
管理(12298)
业务(8978)
(8456)
制度(8453)
银行制(7829)
(7326)
金融(7326)
(6463)
方法(6459)
体制(6125)
数学(5618)
数学方法(5562)
(5439)
中国(4648)
(3977)
贸易(3969)
(3902)
(3774)
业经(3597)
(3407)
财务(3395)
机构
大学(58911)
学院(57912)
(25345)
经济(24789)
管理(22950)
中国(22828)
理学(18728)
研究(18623)
理学院(18568)
管理学(18394)
管理学院(18282)
(17785)
银行(17079)
(15880)
(14796)
(12323)
财经(11467)
(10461)
中心(10240)
(10014)
(10005)
(9873)
金融(9714)
科学(9200)
(9009)
财经大学(8812)
(8416)
人民(8403)
经济学(8334)
农业(7980)
基金
项目(34169)
科学(27194)
基金(25762)
研究(25539)
(21840)
国家(21658)
科学基金(19054)
社会(16821)
社会科(16026)
社会科学(16022)
基金项目(12863)
(12347)
自然(12060)
教育(11922)
自然科(11792)
自然科学(11791)
自然科学基金(11605)
资助(11168)
(10565)
编号(10099)
成果(8424)
(7981)
重点(7630)
教育部(7240)
(7186)
国家社会(7171)
(7032)
(6989)
课题(6977)
人文(6950)
期刊
(28050)
经济(28050)
(23930)
金融(23930)
研究(22415)
中国(12531)
(12045)
管理(9200)
(8956)
学报(7352)
科学(7191)
财经(6297)
大学(6018)
学学(5719)
(5264)
教育(4846)
经济研究(4582)
农村(4326)
(4326)
业经(4241)
国际(4234)
理论(4010)
技术(3990)
(3881)
农业(3832)
实践(3631)
(3631)
问题(3488)
农村金融(3243)
(2819)
共检索到103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齐春宇  孙云奋  
要实现并购的协同效应,一个关键步骤是选择好适当的目标企业。根据中资银行海(境)外并购的动机理论,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可以选择业已熟悉的市场上的中小型银行和发达国家(地区)市场上的专门银行或产品线作为控股型并购的具体目标,也可以选择高速成长市场上管理优秀的银行和发达国家(地区)的全球性优势银行作为参股型并购的目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潇叶  张延良  
本文整合2006-2018年的中资银行跨境并购案例,基于短期市场价值与长期财务状况两个视角,围绕并购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资银行跨境并购可以改善银行的短期绩效,并购方盈利能力、并购规模、并购后持股比例和相对人均GDP对短期并购绩效均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效应;长期研究中,从盈利能力、风控能力、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构建并购绩效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发现跨境并购在长期内有助于提升银行的财务绩效。最后提出优化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汉  
2006年以来,中资银行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海外收购计划,目的是为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能够通过收购跨出国际化经营的第一步,实施中资银行的国际化战略。从中资银行的出发点上来讲,是非常好的选择。但是,由于次贷危机爆发引发的资产价格缩水远远还未见底,因此,在收购部分海外银行的股份后,国际市场金融产品价格暴跌不止,使得原本看好的收购变得亏损越来越大。中资银行海外收购缘何遭受亏损,文章将通过几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剑锋  罗春华  
一、双重因素驱动海外并购行为(一)外部环境影响: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金融改革逐步深化,外国金融机构被允许在我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不受顾客、地域和币种的限制,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大银行进行全球扩张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在来势汹汹的外资银行面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晶  冯晶  
本文选取2007~2011年期间中资银行的四起海外并购案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中资银行开展海外并购的市场价值进行分析。在事件窗口为[-20,20]、估计窗口为[-210,-21]的区间下,发现在并购公告发布的前后41天内并购方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仅有4天为负值,并且呈明显的上涨趋势,这说明并购公告后,并购方的股价呈显著上涨态势,由此,可以得出并购对市场价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的结论,这与中资银行积极开展海外并购的行为相符。这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的跨国并购行为及中资银行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中资银行应积极开展海外并购。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正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刁莉  赵伊凡  宋思琪  
我国中资银行海外并购与改革开放40年多年来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国许多非金融企业开始涉足境外,这就带来了大量的跨国金融服务需求。从1984年中国银行作为中国的外汇代办银行,现金收购澳门大丰银行的股权开始,中资银行海外并购之旅就此开启。整体上,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呈现控股为主参股为辅的特点。其中并购方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并购对象地域逐步扩大,并购领域逐渐拓宽。现阶段,跟随客户寻求海外一体化发展、配置过剩资金、实现业务多元化、更好更快地完善全球化战略布局、分散金融风险成为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主要动因,"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资银行的海外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遇。但在并购过程中仍然存在海外投资经验不足和具备能够参与海外并购事件的人才匮乏等问题。关于中资银行并购的战略选择,提出制定更加清晰的国际化战略,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设置好对赌条款和退出机制,合理选择并购对象,选择合适的并购时机,重视并购后的整合,组建专业国际化团队。最后,提出了对银行海外业务政策支持的政策考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肖建军  
本文以汇丰集团为例,通过分析其资产规模与经营业绩、股东收益之间的关系来探讨汇丰集团的并购绩效。实证研究表明,汇丰集团并购行为与集团经营业绩、股东收益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购对提升集团经营业绩、增加股东收益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升集团经营业绩,并购在增加股东收益方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汇丰集团并购成功带给中资银行的启示主要有四点:一要注重集团资本运作,二要借助资本市场,三要注重客户基础的相似性,四要具备先进的经营理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帆  
近年来,在国家扩大对外开发、企业寻求转型发展和全球资源配置优化调整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中国跨境并购市场发展迅速,为金融机构带了业务机遇,也对其服务能力、服务模式提出了挑战。论文从中国跨境并购市场概况和特点出发,结合内外部驱动和影响因素,对中资企业跨境并购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金融机构面临的机遇、挑战、市场格局和业务差异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型商业银行跨境并购业务发展策略和服务模式的选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忠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中资银行如何根据战略发展计划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跨国并购,提高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程度,提升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成为当前中资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同时给出了中资银行面对挑战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茵  李向群  
2 0 0 2年 11月 5日 ,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将进一步加速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凭借资本市场平台发展业务创造了空间。本文阐述了商业银行作为托管银行在QFII制度中的地位及面临的托管、结售汇、资金结算、同业存款等业务机会 ,分析中资银行在争当QFII托管行的优势 ,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申玲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国家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主要指导方针,消费信贷业务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能否迅速强占市场份额,争夺优质客户将直接决定商业银行在未来私人业务的市场位置。如何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业务成为各家中资商业银行研究的课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萍  
本文选择中国工商银行的系列海外并购案例,研究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策略及效应,具体包括:在分析工商银行并购实力的基础上,研究工商银行如何合理选择并购地域、并购业务以及具体的并购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并购行为窗口期的股东财富效应;通过对相关财务指标的横向与纵向分析,研究并购行为对工商银行拓展海外市场的长期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伯银  
近年来,中资银行国际化步伐加快,海外收购增多。银行海外收购涉及面较宽,要求条件较高。目前中资银行海外收购有利条件增多,但仍不很充分,因而面临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中资银行国际化应坚持新设机构为主,有重点有策略地开展海外收购活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谢臻  魏刚  李钢  
近年来,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参与跨国经营,实现全球布局。展望未来,"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必将是我国银行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同时,银行海外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