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87)
2022(1032)
2021(1071)
2020(915)
2019(2350)
2018(2190)
2017(4766)
2016(2553)
2015(2929)
2014(3040)
2013(2968)
2012(2741)
2011(2607)
2010(2515)
2009(2617)
2008(2781)
2007(2504)
2006(2404)
2005(2484)
2004(2370)
作者
(7155)
(5792)
(5626)
(5611)
(3728)
(2818)
(2758)
(2431)
(2227)
(2113)
(2064)
(2010)
(2007)
(1937)
(1897)
(1833)
(1804)
(1691)
(1662)
(1553)
(1492)
(1492)
(1402)
(1389)
(1334)
(1315)
(1306)
(1287)
(1263)
(1210)
学科
(13900)
银行(13755)
(12568)
(10492)
业务(8619)
(7656)
制度(7655)
银行制(7522)
(7244)
经济(7237)
(6374)
金融(6374)
(5241)
(4654)
企业(4654)
管理(4004)
方法(3544)
数学(3174)
数学方法(3163)
(3051)
体制(2830)
(2169)
中国(2062)
组织(2060)
业经(1822)
(1634)
(1615)
经营(1517)
农业(1364)
(1351)
机构
大学(35091)
学院(32500)
中国(17332)
(16003)
银行(15338)
(14911)
经济(14547)
(14189)
研究(12160)
管理(12070)
理学(9093)
理学院(9006)
管理学(8960)
管理学院(8890)
(8501)
(8201)
(7833)
金融(7749)
(7043)
中心(6711)
财经(6488)
人民(6352)
(6199)
(6075)
(5916)
国人(5652)
中国人(5643)
北京(5637)
农业(5581)
中国人民(5563)
基金
项目(16433)
研究(13002)
科学(12793)
基金(12326)
(10056)
国家(9954)
科学基金(8331)
社会(8218)
社会科(7875)
社会科学(7872)
教育(6257)
基金项目(6019)
资助(5599)
编号(5399)
(5299)
成果(5265)
(4940)
自然(4788)
自然科(4656)
自然科学(4654)
自然科学基金(4578)
(4295)
(3991)
教育部(3895)
重点(3634)
人文(3578)
课题(3518)
国家社会(3456)
大学(3453)
(3448)
期刊
(21240)
金融(21240)
(17224)
经济(17224)
研究(16350)
中国(7436)
(6768)
(6382)
管理(4600)
教育(4338)
国际(3803)
科学(3729)
财经(3710)
农村(3659)
(3659)
学报(3623)
大学(3222)
(3029)
理论(3020)
农村金融(2877)
农业(2835)
实践(2788)
(2788)
学学(2765)
世界(2635)
(2353)
业经(2351)
(2350)
论坛(2350)
问题(2333)
共检索到66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美国一直以来就是中资银行进军海外市场的主要目标,但其中的过程却经历了很多波折。中国银行是最先在美国设立经营性机构的中资银行,1981年中行纽约分行开业,此后中行又分别在纽约和洛杉矶各开设了分行。紧随其后的是交通银行,1991年交行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海外分行。这两家银行的成功吸引了其他中国大型银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志贤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一度成为“重灾区”,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危机迫使韩国政府加快产业改革进程,不仅对韩国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走向现代化起到积极作用,也进一步增强了韩国大型企业集团对国内关键产业的支配地位,大企业集团主导型经济成为韩国经济的一大特点。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市场主体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金融危机后韩国产业市场的特征,构成中资银行在韩经营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在韩中资银行有必要依据自身实际经营能力,综合考虑风险控制和投资回报,专注于与大型企业集团及其旗下众多深耕韩国支柱产业的子公司进行合作。
关键词: 中资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扬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长,企业境外投资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需要"走出去"的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的配套金融服务。同时,我国银行业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中也迫切需要推进国际化经营。以国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辉  孙乾坤  
当前中资银行正处于国际化的初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政府干预、文化差异、品牌形象差以及商业模式落后等。文章利用13家中资上市银行的数据对国际化经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国际化初期,中资银行受到了负面影响,经营绩效下滑。为缩短海外扩张的"衰退期",文章主张中资银行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人文素质培训、增强品牌建设与管理意识,着力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卜凡松  崔基仟  
韩国经济金融市场具有如下主要特征:金融业在韩国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财阀在韩国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电子及造船等行业位居全球前列,利率和汇率波动大,以及债券融资市场相对发达。中资银行在韩经营面临信用供给上限、负债资金来源、资金投向及韩元资产拓展困难的障碍,同时中国对韩直接投资低、母行对在韩分行的经营授权谨慎也是中资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文章从积极抓住人民币区域化的历史性机遇、寻求债券承销机会、增强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的能力、择机并购本地银行和加强有效的内外联动等5个方面提出在韩中资银行发展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宁  邵兴全  刘佳  
加入WTO进一步消除了中国与全球市场之间的阻碍,在借鉴国际主要贵金属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逐步形成了商业银行贵金属业务、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业务和上海期货交易所贵金属期货业务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中资银行在贵金属市场中的重要地位逐步显现。本文在评述中资银行贵金属业务现状与总体格局基础上,总结前期发展的经验,并结合国际大型银行成功经验,就中资银行创建全球一流贵金属投资和管理银行的战略目标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谢臻  魏刚  李钢  
近年来,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开始积极参与跨国经营,实现全球布局。展望未来,"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必将是我国银行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但同时,银行海外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葛庆元  杨扬  
本文通过建立静态的银行利润率模型分析中资银行经营效率(用利润率衡量)受银行规模、年前利润率、存款余额占总资产的比重、贷存比、股权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市场份额及HHI指标等指数的影响程度,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找出银行利润率与这些影响因素的线性函数关系并分析造成中资银行经营效率低下的原因。最后针对模型结论,本文提出了入世后如何提高我国银行经营效率的几点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臻  魏刚  丁佳  
2009年6月,建行纽约分行开业,成为继招行、工行后一年内第三家在美国开业的中资银行,加上原有的中行和交行,在美国设有经营性机构的中资银行数目已达到五家。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发展事业明显提速,纷纷在世界各地增设机构,进行全球化布局。应该注意的是,设立机构毕竟还只是第一步,之后中资银行将面临当地经营的各种挑战,首先就是当地的金融监管政策。尤其是在美国这个全世界金融市场最发达的国家,金融监管的强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国内,一旦违反将面临严重后果。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曾因为经营违规,先后两次被处以巨额罚款,金额超过千万美元。因此,中资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严丽琴  方华  
商业银行的跨国境经营,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的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追随客户理论、内部化优势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区位优势理论出发对中资银行跨国经营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于中资银行加快发展跨国经营的策略和建议,从整体上优化中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远亮  张华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具有代表性的14家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入股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还不明显;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对我国银行的绩效影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远亮  张华  
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具有代表性的14家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就外资银行进入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外资银行入股对中资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还不明显;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对我国银行的绩效影响显著。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波  范小洁  
香港中资银行始终是中国银行业跨境发展的"桥头堡"和实现全球化布局的战略依托,拥有雄厚的客户资金优势,同内地有着更为密切的业务往来。论文明确了香港中资银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战略定位和主要优势,并立足发挥香港中资银行的独特作用,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跃  闵亮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宣布我国将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次日,中国人民银行易纲行长表示年内将推动11项金融开放措施落地。随后,"一行两会"相继发布多项金融领域开放政策的具体落地措施,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已经正式拉开帷幕。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及金融业深化改革总体要求背景下,金融业新一轮对外开放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