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8)
2023(6928)
2022(6261)
2021(5784)
2020(5221)
2019(12419)
2018(12361)
2017(24366)
2016(13531)
2015(15713)
2014(16063)
2013(16057)
2012(15251)
2011(13912)
2010(14033)
2009(13262)
2008(13729)
2007(13040)
2006(11268)
2005(10446)
作者
(41817)
(34986)
(34769)
(33448)
(22295)
(16814)
(16283)
(13700)
(13193)
(12660)
(11921)
(11706)
(11294)
(11248)
(11092)
(11084)
(10911)
(10427)
(10177)
(10106)
(8706)
(8690)
(8661)
(8023)
(7999)
(7956)
(7903)
(7867)
(7193)
(7115)
学科
(57258)
经济(57211)
(38221)
管理(36776)
(31599)
企业(31599)
方法(29258)
数学(25619)
数学方法(25275)
(18245)
银行(18100)
(17206)
(16779)
(14992)
中国(14055)
(13757)
(12104)
(11867)
贸易(11858)
(11716)
金融(11714)
业经(11422)
(11370)
地方(11368)
(10947)
制度(10938)
业务(9866)
农业(9828)
(9409)
(8952)
机构
大学(201715)
学院(200833)
(81995)
经济(80001)
管理(76928)
研究(68435)
理学(65051)
理学院(64289)
管理学(63078)
管理学院(62693)
中国(58212)
(43727)
科学(42686)
(38189)
(37772)
(36318)
研究所(33047)
中心(32936)
(32030)
业大(30710)
农业(30543)
财经(30199)
北京(27876)
(27128)
(26018)
(25576)
师范(25319)
经济学(24882)
(23977)
(22616)
基金
项目(126588)
科学(97838)
研究(90826)
基金(90289)
(78739)
国家(78089)
科学基金(65720)
社会(54890)
社会科(52029)
社会科学(52007)
(49587)
基金项目(47201)
自然(43530)
自然科(42503)
自然科学(42490)
(42407)
教育(42274)
自然科学基金(41735)
资助(39150)
编号(38158)
成果(31657)
重点(28785)
(28373)
(27426)
课题(26333)
(25794)
科研(24783)
创新(24146)
计划(23799)
教育部(23771)
期刊
(89448)
经济(89448)
研究(59658)
中国(38655)
(33955)
学报(32277)
(30879)
金融(30879)
(29743)
科学(29146)
管理(27420)
大学(23500)
学学(22134)
农业(21350)
教育(19673)
技术(17645)
财经(15105)
业经(14895)
经济研究(13970)
(12811)
(11950)
问题(11945)
统计(11613)
理论(11186)
技术经济(11032)
(10596)
图书(10278)
实践(10269)
(10269)
(10212)
共检索到307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雍海英  李学丽  蒋飞  
商业方法专利是国际立法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我国应积极与国际立法接轨。在立法上肯定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并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方法专利标准及程序。同时中资银行还应当构建与外资银行相抗衡的商业方法专利战略,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叶茜茜  卢庆华  
目前中资银行战略引资运动正在全方位地展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不同银行机构均选择了不同的引资合作模式。战略引入尽管作用巨大,但引资过程中也存在着控制权争夺、定价分歧、文化冲突等许多问题,只有从全局和发展的角度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保证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有序性和稳健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茜茜  
目前中资银行战略引资运动正在全方位的展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不同银行机构均选择了不同的引资合作模式。战略引入尽管作用巨大,但引资过程中也存在着控制权争夺、定价分歧、文化冲突等许多问题,只有从全局和发展的角度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保证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有序性和稳健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明坤  
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显著加快。目前人民币已具备了贸易支付结算、融资、投资等功能,但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仍存在进出口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不平衡、境外对人民币的实体需求尚不高、人民币投资和回流途径尚缺乏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政策方面需要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期的有利时间窗口,增强人民币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则包括扩大、加强现有业务;渐进性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展;创新、开发多元化的人民币产品以及争取能够成为人民币产品交易的做市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盈盈  李平  曾勇  何佳  
金融创新是中资银行提高盈利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中国银行业2002年至2008年的面板数据,选取中间业务收入作为银行创新能力的度量指标,实证检验了战略引资这种"以开放促改革"的模式对中资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中资银行的创新能力。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战略引资影响中资银行创新能力的渠道和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扬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长,企业境外投资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需要"走出去"的商业银行提供相应的配套金融服务。同时,我国银行业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中也迫切需要推进国际化经营。以国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霄震  李宾  
2010年以来,欧美经济逐渐复苏,国外金融机构渐渐恢复了元气,新一轮海外扩张蓄势待发。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对中资银行而言,拓展海外业务、提高本外币一体化服务水平、增强银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及其话语权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必将成为中资银行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志敏  
一、中资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现状分析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允许国外资本参股国内银行以来,外资参股中资银行有了迅速的发展。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承  
近年来,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中资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兼并收购或是设立分支机构中资商业银行不断在海外进行扩张。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资商业银行海外发展步骤的分析,透析当前中资银行境外拓展所呈现出的特征及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凌  曹瑜强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不断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大量境外战略投资者开始入股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究竟有没有改善中国银行业的绩效?是否增强了中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能力?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否得到提高?文章通过选取78家中资银行,利用2002~2011年非平衡银行面板数据,探讨了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及金融创新能力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乃武  张海峰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速,外资银行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面对对手竞争态势,中资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强化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意识,突出了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目标,在客户结构调整上也相应贯彻"二八定律",淘汰劣质客户,加大对优良客户的倾斜力度,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国内的优势企业,自然受到了各家银行的青睐。与此同时,进入中国市场不久的外资银行凭借文化背景、经营理念、操作惯例等方面的相似性,也把外资企业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客户。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多少外资企业客户流向外资银行?中资银行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借助美联储的一项研究成果对此作了一个粗略的估计,并相应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几条应对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敬新  吴光伟  
介绍国际商业银行近年来在全球借助资本市场扩张的理论背景与现状,分析国际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与并购原因,就中资银行今后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洁芳  
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和集约化发展模式等诸方面的成熟尚需时日。只有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现状的分析研究 ,提高其资产质量 ,才能更好地支持当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规避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文静  亦思  
在银行IT外包决策研究中有众多理论,本文选取其中的"交易成本"理论来研究IT外包,通过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据此分析我国商业银行IT外包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IT外部供应商提供的生产费用强烈影响银行的IT外包决策,而交易费用对其影响程度小于生产费用因素。与此同时,受国内IT外包市场规范程度较低的制约,IT外部供应商的信誉也显著影响着银行的IT外包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