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7)
- 2023(11894)
- 2022(9649)
- 2021(8738)
- 2020(7099)
- 2019(15979)
- 2018(15725)
- 2017(30029)
- 2016(16315)
- 2015(18165)
- 2014(18387)
- 2013(18203)
- 2012(16872)
- 2011(15013)
- 2010(15665)
- 2009(14660)
- 2008(15022)
- 2007(14045)
- 2006(12729)
- 2005(12053)
- 学科
- 济(80642)
- 经济(80552)
- 业(79690)
- 企(73783)
- 企业(73783)
- 管理(64039)
- 业经(29663)
- 方法(27458)
- 财(26143)
- 农(25124)
- 中国(21950)
- 务(20616)
- 财务(20589)
- 财务管理(20560)
- 地方(20041)
- 企业财务(19512)
- 数学(19083)
- 数学方法(18957)
- 农业(18696)
- 技术(18136)
- 制(16347)
- 理论(15061)
- 策(14882)
- 和(14834)
- 划(13858)
- 贸(12559)
- 贸易(12544)
- 体(12543)
- 发(12213)
- 企业经济(12203)
- 机构
- 学院(239786)
- 大学(229806)
- 济(102458)
- 经济(100346)
- 管理(95139)
- 理学(79201)
- 理学院(78437)
- 管理学(77518)
- 管理学院(77060)
- 研究(76414)
- 中国(62969)
- 财(50556)
- 京(49297)
- 科学(42386)
- 江(40390)
- 财经(38430)
- 所(38425)
- 农(36425)
- 中心(35229)
- 经(34513)
- 研究所(33466)
- 州(32602)
- 北京(31800)
- 业大(29960)
- 经济学(29571)
- 范(29191)
- 师范(28929)
- 农业(27863)
- 商学(27737)
- 院(27737)
- 基金
- 项目(140976)
- 科学(112217)
- 研究(110467)
- 基金(99517)
- 家(83524)
- 国家(82564)
- 科学基金(73189)
- 社会(70038)
- 社会科(66378)
- 社会科学(66362)
- 省(58555)
- 基金项目(52216)
- 教育(50059)
- 编号(46492)
- 划(46150)
- 自然(44658)
- 自然科(43648)
- 自然科学(43640)
- 自然科学基金(42923)
- 资助(40202)
- 成果(37041)
- 发(35842)
- 业(33775)
- 创(32853)
- 课题(32691)
- 重点(31186)
- 部(30223)
- 发展(29819)
- 创新(29635)
- 展(29286)
- 期刊
- 济(132846)
- 经济(132846)
- 研究(76063)
- 中国(54723)
- 财(44783)
- 管理(43408)
- 农(35810)
- 教育(29040)
- 科学(28574)
- 学报(26993)
- 融(26907)
- 金融(26907)
- 技术(26131)
- 业经(24578)
- 农业(24474)
- 大学(21913)
- 学学(20529)
- 财经(19572)
- 经济研究(19504)
- 经(17028)
- 问题(16485)
- 技术经济(15354)
- 业(15121)
- 财会(14172)
- 贸(13392)
- 现代(13260)
- 商业(12969)
- 国际(12441)
- 世界(12407)
- 会计(12190)
共检索到391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德才
跨国企业境外投资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水电能源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结构中将呈持续增长的态势。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项目运作经验,立足中资企业境外水电投资存在的问题,从CDM机制的概念、开发条件、项目公司的机构配置及挑战、与非政府组织的相处等方面展开论述,讨论了如何依托CDM的额外性支持,提升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
海外投资 清洁发展机制 开发与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2013年5月28日,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与在俄中资企业代表在莫斯科举行座谈会,40余家中资企业的代表参加,涉及能源、商会、工程、机械制造、交通运输、汽车及汽车配件、商贸、矿山、金融机构、通讯及IT、电器等诸多领域。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别利亚科夫表示,中国的国有投资和私人投资都对俄罗斯具有战略性意义,希望中资企业加大对俄投资,俄罗斯各个政府部门将在各个方面做出努力,包括改善税收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等,保护中国投资者在俄罗斯境内的合法权益,吸引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目前,俄方已经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坤洪
本文以境内中资企业直接到境外发行外币债券为例,分析境内发行企业在债券付息环节代扣代缴所得税、增值税金及其附加时,因发行协议约定境内税费由发行人承担而产生的一系列税收风险问题,包括税收优惠备案不及时、滥用税收优惠政策触及一般反避税管理、代扣代缴并实际承担的税款未能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等风险。提出发债企业应加强税收筹划、政府加大税收扶持力度以及按高比例返还所缴税金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境外债 代扣代缴 税收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工孟 俞欣 寇祥河
本文考察中资企业在不同市场上市时风险投资的参与是否影响首次公开发行折价。研究发现,在大陆中小板和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的中资企业中,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折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支持声誉效应假说,即风险投资机构以IPO折价来提早退出投资项目,以此来建立自己的声誉,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在美国市场风险投资的参与对IPO折价则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业时间短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参与投资的公司上市时的历史也较短;风险投资进入企业的时间越长,IPO折价水平也越高。这两个检验都验证了风险投资机构通过IPO折价提早退出投资项目,进一步支持了声誉效应假说。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首次公开发行折价 声誉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宝贡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海外中资企业迅速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的一些较大的企业,逐步发展成了跨国公司的雏形,有的甚至成了名符其实的跨国公司。随着投资、管理体制的转换,海外中资企业的发展道路,已经由“等”、“靠”、“要”完全集中计划型发展道路,转变为以企业自主发展为主的,以学习利用经济、技术、管理规律,创造竞争优势,强化竞争能力为基础的开拓发展道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佐县
页岩气革命在美国发生后,美国能源自给程度显著提升,2012年能源自给率已达82%,美国因此重新拾起能源独立梦想。作为美国的近邻,加拿大和墨西哥在这场革命中也深受影响,纷纷加快了本国页岩气开发步伐。在这场席卷北美的页岩气革命中,中资企业通过并购美国和加拿大页岩气资产成功进军北美油气产业。当前美国页岩气产业发展面临天然气价格低迷,投资收益空间小的挑战。加拿大页岩气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外资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墨西哥是理论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本 刘俊敏
近年来,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许多大型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在境外投资设厂,设立贸易公司或售后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努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随着中资企业海外项目的建成投产,如何扩大产品销售规模,尽快实现投资收益、确保投资项目在东道国落地生根,是众多"走出去"企业特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刘华 丘琼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赴美投资步伐加快,并购交易成为主要投资方式,能源、房地产和高附加值制造业是主要投资领域。但由于中美缺乏双边投资政策框架、中美法律和投资规则尚存较大差异、国内行政审批流程过长以及海外融资渠道不畅,中资企业赴美投资增长仍面临较多的障碍。克服这些障碍,需要进一步加强两国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快推动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签署,鼓励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吕东明
津巴布韦以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于世,是世界上黄金、铬、石棉、金刚砂等矿种的重要生产国,目前投入商业化开采的矿产品有40多种,主要有黄金、铬矿、镍、石棉、铜和煤等,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投资者。一、中资企业在津巴布韦投资情况目前,在我国驻津巴布韦使馆经商处注册的中资企业有45个,另外还有近100家中国个体企业以家庭为单位在津巴布韦经营餐饮业和零售业。据津巴布韦投资局统计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金成 利寒俏 田源
2015年3月,《中国保监会关于调整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有关政策的通知》发布,进一步拓宽了保险资金的境外投资渠道,中资保险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探讨了中资保险企业进行境外投资的必然性,阐述了发达国家保险境外投资的特色及经验,分析了中资保险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与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中资保险企业境外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阳
随着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通过跨境投资、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开拓市场。德国作为"一带一路"欧洲地区重要沿线国家,也因其在工业装备业和机械制造业的传统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投资。据德国各联邦州经济促进局统计,截至2017年上半年,在德中资企业约有2 500家,在德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然而在对德投资过程中,面对着与国内截
关键词:
跨文化管理 受访者 中资企业 企业跨文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妮莎
在我国政府"走出去"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出国门谋求发展,德国以其独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成为中资企业"走出去"的热点投资地。尽管中资企业在德整体发展势头向好,但中德两国在政治、经济、法律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给中资企业在德经营发展带来诸多挑战。本文从中资企业在德投资经营现状出发,分析德国的营商环境给中资企业在德运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和管理能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中德双方的深度融合与合作共赢。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郑艳艳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首次引入了税收居民企业的概念,并以注册地和实际管理机构两个标准作为税收居民身份判定标准。部分境外注册的中资企业被认定为中国税收居民后所遇到的相关涉税后续管理问题,已引起境内外投资者、境外注册中资企业及税务机关的高度关注。因此,制订被认定为中国税收居民企业后续税收管理配套法规迫在眉睫。
关键词:
境外注册中资企业 居民企业 税收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